青藏高原地表感热估算及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中国旱涝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337109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change of the surface sensible heat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East Asia even the global atmospheric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frequent droughts bring serious influence on th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 southwest area of China.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rying to get a better estimation scheme of regional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study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on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activity and the droughts and floods in China. It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calculation that how to apply the surface thermal drag coefficient (Ch) from local values to regional scope. So we will do the following works: (1) Studying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regional scope Ch in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s of Plateau using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field experiment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ata observed by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 (2) Estimating th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in plateau region by the optimal parameter fitting schem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existing multipl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data of plateau. (3) According to the soaking rainfall standar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changes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activity and the droughts and floods in Eastern China. (4) Detailed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thermal transfer anomaly in the plateau on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activity and drought and flood in China, forming a concept model and through the numerical test to verify it. The study results will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plateau climate dynamic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hort-term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prediction research, and als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China.
本项目试图得到青藏高原区域尺度地表感热较准确的计算方案,研究高原感热异常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活动和中国旱涝影响的物理过程。由于地表热力拖曳系数Ch值由“点”到“面”的推广研究是区域尺度地表感热计算的关键。为此,项目将(1)利用较新的青藏高原野外试验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对高原不同下垫面区域尺度Ch值的估算方案进行探索研究;(2)利用得到的最优参数化方程计算高原长时间序列地表感热通量,并与现有多种高原感热资料进行时空变化特征的比较分析;(3)依据透雨量标准,研究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活动的年(年代)际变化与我国东部旱涝分布的关系;(4)重点研究高原地表感热异常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活动和中国旱涝的影响及其途径,给出概念模型,并通过数值试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将为高原气候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信息;为我国短期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国家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利用卫星遥感NDVI资料结合青藏高原野外试验地面观测资料,通过多种试验,确定了针对青藏高原中东部不同草甸下垫面的Ch-NDVI 参数化关系式;给出了各季高原中东部区域尺度地表Ch值的分布;完成了高原中东部地面感热通量的计算,得到了1981年7月至2012年12月历年各月地面感热通量序列;将其与再分析感热资料和阳坤等计算的感热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异常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建立了可以较好表征高原中东部地面热状况的地表感热强度距平指数;研究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爆发、推进和撤退过程和我国东部夏季雨型变化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冬春季地面感热异常的联系和机制:当高原冬、春季地面感热异常偏强(弱)时,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爆发时间异常偏晚(早),推进速度异常偏快(慢),北边缘带位置异常偏北(南),季风在北边缘停滞的时间异常偏长(短),中国东部夏季雨带异常偏北(南),多出现II(III)类雨型。建立了中国东部夏季雨型预测的概念模型,可为我国汛期降水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1971-2011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界线的年代际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然;李栋梁
  • 通讯作者:
    李栋梁
东北地区春季首场透雨的变化特征及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士琦;李栋梁
  • 通讯作者:
    李栋梁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强度指数的建立及其对华南盛夏降水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逸飞;李栋梁;王慧
  • 通讯作者:
    王慧
Onset and retreat dat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onsoon intensity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warming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和消退日期及其与季风强度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蒋元春;张莉萍;王慧;李潇
  • 通讯作者:
    李潇
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对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在准3a周期上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潇;李栋梁;王颖
  • 通讯作者:
    王颖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原气象,2006,25(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栋梁
  • 通讯作者:
    李栋梁
西南低涡活动特征的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气象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金虎;李栋梁;王颖
  • 通讯作者:
    王颖
酸性干湿循环对泥质砂岩强度特性劣化影响研究
  • DOI:
    10.13722/j.cnki.jrme.2015.141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新荣;李栋梁;王震;张梁
  • 通讯作者:
    张梁
含低剂量抑制剂体系气体水合物生成动力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翠萍;戴兴学;杜建伟;李栋梁;臧小亚;杨向阳;梁德青
  • 通讯作者:
    梁德青
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科学进展,2007,18(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杰;李栋梁;何金梅;王小燕
  • 通讯作者:
    王小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栋梁的其他基金

我国干旱区地表感热及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带位置的影响
  • 批准号:
    40875059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