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子必炒"之科学内涵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360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5.中药炮制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FengZiBiChao”,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bout processing, which is summarized through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theory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the practice of TCM processing. However, it’s easily found that many such theories has their limits 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practice because of lack of the support from modern science, thu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ire discipline. In view of this, five representative Chinese material medicas are selected as object of study, including 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 Semen Lepidii, Semen Vaccariae, Semen Cassiae, Fructus Viticis. Their water extract’s chemical components which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loodstream are chosen as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the study of chemical components, the changes of various indexes of the seeds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are contrasted and analyzed, such as the change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the discrepancy of dissolution rate, the difference of bioavailability, the feature of ultrastructure , the effect of enzymes during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etc.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obtained above,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adopted to conduc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odern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FengZiBiChao” theory.
“逢子必炒”是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总结出的传统中药炮制理论,是对“种子”类中药炮制方法的简单概括,意即“种子”类中药均要通过“炒”才可入药,在中药炮制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中药炮制学科中,很多与之类似理论由于缺少现代科学依据的支持,致使其指导作用具有诸多局限性,进而制约了整个学科的发展。为此,本项目选取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逢子必炒”理论为切入点,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为其寻找现代科学依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 种“种子”类中药:沙苑子、葶苈子、王不留行、决明子、蔓荆子等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水煎液中能够入血的多种成分作为评价指标,在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种子类中药炮制前后药效成分的变化、溶出率的异同、生物利用度的差异、超微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炮制过程中酶的作用等,并依据这些信息,应用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揭示“逢子必炒”现代科学内涵。

结项摘要

本项目选择决明子、沙苑子、葶苈子、王不留行、蔓荆子为研究对象,从化学成分入手,对种子、果实类中药(简称“子类中药”)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子类中药炒制的科学内涵。.首先,对五种子类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考察炮制对子类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物质基础影响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药物代谢技术和方法,研究了五味中药多成分代谢,探讨了炮制对子类中药生物利用度的影响。.采用UPLC-MS检测方法,对五味子类中药的70余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初筛,选出15个能够进入大鼠血液并适宜于定量检测的化合物,作为检测指标,给予大鼠相同量的生、炒子类中药,检测大鼠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不同药味的代谢参数变化规律不尽相同,部分药味炮制品的Cmax值显著提高,AUC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大,Tmax值减小,提示炮制可以增大所测成分的达峰血药浓度,加快达峰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但部分药味只是Cmax值提高,Tmax值减小,而AUC值与生品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生、炒子类中药化学成分及水煎出率的考察,虽然炮制对子类中药的化学成分影响不一,炮制后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但炮制可以增加子类中药的水煎溶出率。因此,对“逢子必炒”之科学内涵进行如下阐释:①子类中药炒制可以增加其水煎出率,提高了药物的综合利用度;②部分子类中药炒制不仅可以通过升高药效成分的含量,还可以促进决明子有效成分吸收,提高药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③部分中药炮制后虽然不能提高生物利用度,但可以缩短达峰时间,增加达峰浓度,促进药效的发挥。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决明子炮制过程化学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80611.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日新;于现阔;张晓;罗寒燕;许梦莹;鲁亚奇;唐力英;王祝举
  • 通讯作者:
    王祝举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seeds of Cassia obtusefolia and their in vitro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决明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抗氧化活性
  • DOI:
    10.1016/j.bmcl.2019.05.00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Luo Han Yan;Guo Ri Xin;Yu Xian Kuo;Zhang Xiao;Lu Ya Qi;Wu Hong Wei;Tang Li Ying;Wang Zhu ju
  • 通讯作者:
    Wang Zhu ju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化学结构修正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8071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国洪;许梦莹;张晓;郭日新;于现阔;唐力英;王祝举
  • 通讯作者:
    王祝举
炮制对葶苈子的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90823.20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现阔;罗寒燕;鲁亚奇;张晓;吴宏伟;唐力英;王祝举
  • 通讯作者:
    王祝举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even Anthraquinone Aglycones of Crude and Processed Semen Cassiae Extracts in Rat Plasma by UPLC-MS/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Comparative Pharmacokinetic Study.
UPLC-MS/MS 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决明子粗提物和炮制决明子提取物中的 7 个蒽醌苷元及其在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 DOI:
    10.3390/molecules22111803
  • 发表时间:
    2017-10-28
  • 期刊: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uo R;Wu H;Yu X;Xu M;Zhang X;Tang L;Wang Z
  • 通讯作者:
    Wang Z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HPLC法测定决明子中三种萘骈吡喃酮苷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力英;周喜丹;周国洪;王祝举
  • 通讯作者:
    王祝举
天南星中脂肪酸成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祝举;龚千锋;汪晓莉;唐力英
  • 通讯作者:
    唐力英
天南星中草酸钙针晶的含量测定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力英;龚千锋;王祝举;汪晓莉
  • 通讯作者:
    汪晓莉
Five new anthraquinones from the seed of Cassia obtusifolia
决明种子中的五种新蒽醌化合物
  • DOI:
    10.1007/s12272-014-0462-x
  • 发表时间:
    2015-06
  • 期刊: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唐力英;周喜丹;周国洪;王祝举
  • 通讯作者:
    王祝举
炮制对决明子中萘并吡喃酮苷及蒽醌苷元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国洪;寇真真;王婷;王祝举
  • 通讯作者:
    王祝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祝举的其他基金

基于成分群与药效相关性的决明子炮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81173552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天南星炮制减毒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0772788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