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结构和分子的耦合体系中电荷转移对其光学响应的调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50439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2.凝聚态物质力热光电性质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coupled metal-nanostructure and molecular system is the idea system to build up many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t nanoscale. The optical response of this type of systems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metal plasmons and molecular excitons. Within the strong coupling regime, the change transfer plays a vital role on this coupling. In this project, 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plasmonics with both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nd the effective Hamiltonians analysis, we propose to carry out a systematic study for the effect of the charge transfer on the characteristic optical response of the systems. We will adopt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to find the scale for the charge transfer to happ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 state of the system; We will build up an effective Hamiltonian to describe the coupling system, and qualitatively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charge transfer on the peak position of the resonances and nonlinear response of the systems; Based on those understandings, we will further study the possibility to control the optical response of the systems by tuning the energy and lifetime of the plasmons. Successful execution of 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enrich our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for coupled systems, and will als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relevant materials.
金属纳米结构和分子的耦合体系是实现各种纳米光电子学器件的理想载体。这类体系的光学响应受到由金属等离激元和分子激子两类重要的元激发相互作用的调制。而在强耦合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电荷转移对于等离激元和分子的耦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项目结合我们前期在等离激元光子学中通过第一性原理和有效哈密顿量分析的研究,围绕电荷转移对耦合体系光学响应的影响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我们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来确定电荷转移发生的空间及时间尺度及其对耦合系统电子态的影响;通过建立基于二次量子化的有效哈密顿量来定性讨论电荷转移发生时系统光吸收谱的共振频率位移以及非线性等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量子尺度的计算通过对金属等离激元的共振频率和寿命的比较和筛选,实现对耦合体系光学响应的有效操控。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此类耦合体系在纳米光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并拓展其应用前景。

结项摘要

金属纳米结构和分子的耦合体系是实现各种纳米光电子学器件的理想载体。本项目重点研究了这类耦合体系中的能量转移行为,光谱学特性,以及与电子转移有关的光学现象。我们研究了将耦合体系用于太阳能电池结构中,从而通过对耦合的调控达到优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我们研究了耦合体系吸收谱的不对称性和金属以及分子各自光吸收强度间的关系。结合我们前期从第一性原理计算中了解到的等离激元的量子描述方法,我们建立了描述耦合体系的全量子模型,系统的揭示了不对称性的微观原理。通过研究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分子构成的耦合体系,我们了解到STM激发分子发光中,可能存在的不同微观机制,以及由不同激发方式导致的特殊光学现象。同时我们还研究了STM针尖处于不同位置,对分子和纳腔的耦合体系发光光谱的影响。本项目的实施为此类耦合体系在纳米光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并拓展其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Nano-imaging of an edge-excited plasmon mode in graphene
石墨烯中边缘激发等离子体模式的纳米成像
  • DOI:
    10.1039/c8nr04623a
  • 发表时间:
    2018-09-14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Cheng, Guanghui;Wang, Dongli;Zeng, Changgan
  • 通讯作者:
    Zeng, Changgan
Plasmon-Exciton Coupling in Complex Systems
复杂系统中的等离子激子耦合
  • DOI:
    10.1002/adom.201800275
  • 发表时间:
    2018-09-18
  • 期刊: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9
  • 作者:
    Li, Xiaoguang;Zhou, Li;Wang, Qu-Quan
  • 通讯作者:
    Wang, Qu-Quan
Plasmon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and plexcitonic solar cell
等离子共振能量转移和有机硅太阳能电池
  • DOI:
    10.1039/c6nr02633h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Nan, Fan;Ding, Si-Jing;Wang, Qu-Quan
  • 通讯作者:
    Wang, Qu-Quan
Strongly Asymmetric Spectroscopy in Plasmon-Exciton Hybrid Systems due to Interference-Induced Energy Repartitioning
由于干扰引起的能量重新分配而导致等离子激子混合系统中的强不对称光谱
  • DOI:
    10.1103/physrevlett.119.1774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Ding Si-Jing;Li Xiaoguang;Nan Fan;Zhong Yu-Ting;Zhou Li;Xiao Xudong;Wang Qu-Quan;Zhang Zhenyu
  • 通讯作者:
    Zhang Zhenyu
Role of nanocavity plasmons in tunneling electron induced light emission on and near a molecule
纳米腔等离子体激元在分子上及其附近隧道电子诱导光发射中的作用
  • DOI:
    10.1063/1674-0068/31/cjcp1802024
  • 发表时间:
    2018-06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fang Wang Hui;Chen Gong;guang Li Xiao;chao Dong Zhen
  • 通讯作者:
    chao Dong Z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形状记忆合金手指系统的输出力自适应控制
  • DOI:
    10.7641/cta.2020.0002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控制理论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光;张弼;张道辉;赵新刚;韩建达
  • 通讯作者:
    韩建达
血管生成素基因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2.07.015
  • 发表时间:
    2012-07
  • 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漳钰;邹漳钰;刘明生;刘明生;李晓光;李晓光;崔丽英;崔丽英
  • 通讯作者:
    崔丽英
GNSS数据质量分析
  •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17.007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测绘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光;程鹏飞;成英燕;万军
  • 通讯作者:
    万军
C57BL/6小鼠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肌梭解剖学分析
  •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2.02.010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解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连文玺;段红梅;郝飞;郝鹏;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 通讯作者:
    李晓光
脊髓损伤恒河猴下肢残留跨步能力的评估
  •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0.06.00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璨;魏瑞晗;赵文;季润;饶家声;杨朝阳;李晓光
  • 通讯作者:
    李晓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晓光的其他基金

叠层二维狄拉克电子体系中的等离激元光子学
  • 批准号:
    1227430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叠层二维狄拉克电子体系中的等离激元光子学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等离激元与激子耦合体系中发光现象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187426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