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线态氧预氧化转化的氯代芳香化合物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097704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2.环境分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关乎国家生态安全,而其复杂性对分析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项目拟对氯代酚、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氯代芳香化合物与单线态氧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学发光检测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回答单线态氧是如何与各种氯代芳香化合物反应的,有什么样的作用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选择与控制来提高单线态氧对被测物的转化效率等科学和技术问题。为此,项目首先通过对单线态氧与各种氯代芳香化合物作用的实验研究,找出最佳预氧化转化条件,并建立相应的化学发光和电致发光检测方法。通过实验表征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研究单线态氧与相关物质的反应,推断预氧化转化产物的结构,并提出后续的发光反应机理。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与色谱分离的联用实现方法的实际应用。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提高对此类反应的认识水平,建立重要环境污染物的一系列高灵敏检测新方法,同时本项目提出的原理有望在方法学上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

结项摘要

项目确证了敏化光转化化学发光现象,并通过实验条件的选择与控制研究了提高单线态氧对不饱和化合物底物的的转化效率,建立了多种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通过实验表征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研究单线态氧与相关物质的反应,推断预氧化转化产物的结构,并提出后续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1)比较光源及光辐照剂量对光敏化转化效率的影响。2,4-二氯苯酚,三氯生以及有机农药2,4-二氯苯氧基乙酸等氯酚类物质可以通过可见光或紫外光辐照进行光转化,进而实现化学发光检测;(2)除氯代芳香化合物外,我们对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敏化光转化/化学发光规律研究发现,光转化速率随所含双键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利用量子化学手段,从理论上解释了三种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线态氧发生亲电反应速率的相关性;(3)基于量子点具有荧光强度强及光化学性质稳定等有点,探讨了量子点作为光敏剂进行光转化化学发光的可行性。水相合成了不同粒径的巯基乙酸包覆的CdTe QDs,并通过分子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CdTe QDs存在下,2,4-二氯苯酚光转化生成一种发光前驱体,由NBS引发,可以产生化学发光现象。化学发光光谱显示单线态氧的双聚体(1O2)2*以及激发态的(CdTe QDs)*是最可能的发光体;(4)利用量子化学手段对单线态氧与六种氯酚类物质在液相中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为酮类氢过氧化物,反应速率随着氯原子取代数目的增加而降低;(5)最后,将所建立的敏化光降解方法应用于环境水中合成麝香的去除。以四种应用广泛的合成麝香为研究对象,包括两种多环麝香(佳乐麝香和吐纳麝香), 两种硝基麝香(二甲苯麝香以及麝香酮),选择光降解条件为:室温25 oC,pH 9.0,1.0 mg L-1的RB为光敏剂,光照60 min后,其光降解百分比分别为84.6%,86.1%,77.7%和49.2%。分别对四种合成麝香在纯水体系及天然水环境中的敏化光降解行为进行探索,发现四种合成麝香在天然水环境中的降解百分比高于纯水体系。结果表明,敏化光降解方法运用于天然水环境中合成麝香的去除具有可行性。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为多种不饱和化合物的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建立及环境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敏化光降解去除工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photoluminescent dinuclear phenylquinolyl Ir(II)Ir(II) complex featuring a l-g1:g2-phenylquinolyl bridge and an end-on dinitrogen ligand
光致发光双核苯基喹啉 Ir(II)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琼脂糖性质对凝胶电泳法分离金属性和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静;温晓南;李红波;金赫华;宋启军;李清文
  • 通讯作者:
    李清文
石墨烯负载高活性Pd催化剂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温祝亮;杨苏东;宋启军;郝亮;张校刚
  • 通讯作者:
    张校刚
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musks in the sediment of the Taihu lake by using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ASE) and GC/MS
加速溶剂萃取 (ASE) 和 GC/MS 测定太湖沉积物中的合成麝香
  • DOI:
    10.1080/03067311003782633
  • 发表时间:
    2011-03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碳纳米管修饰分子印迹传感器快速测定沙丁胺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齐玉冰;刘瑛;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测定L-苯丙氨酸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照云;李春阳;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金属性和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凝胶电泳法分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清文;李红波;金赫华;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一种新型铱配合物的固相电致化学发光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胜男;丁照云;丁玉强;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金属性和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清文;李红波;金赫华;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海洛因检测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商哲一;韩超峰;宋启军
  • 通讯作者:
    宋启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宋启军的其他基金

氧化还原性荧光碳点的可控制备及其在活性氧检测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237608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分子印迹识别和铱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毒品的传感器研究
  • 批准号:
    2117506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