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I大鼠局部微环境的改变研究拨法“通经止痛”的效应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349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19.推拿按摩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the main symptom being local or distal limb pain or numbness;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with tuina yields satisfactory results. But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behind this clinical effectiveness stops at the classical theory level, such as "Tongjing Zhitong", etc, mechanism and classical theory have yet to find a meeting point. Our initial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uina can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in muscle, nerve, spinal cord and other tissues, and thereby accelerate neural repair. Recent research also suggests that, interrupted axoplasmic transport hinders neural repair;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pain-producing substances are key causes of inflammatory pain and neuropathic pain. Therefore, this study adopts various techniques including HRP retrograde tracing, myelin staining, electrocardiography, ELISA, immunohistochemistry, Western-blot, etc, and focuses on the key indicator motor proteins (dynein, kinesin, dynactin), expression changes i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1, IL-6, TNF- α, PGE2), and combined eth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internal micro-environment (site of injury, spinal cord, serum) of CCI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 model rat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tuina’s effect of "moving the meridians to stop pain”.
周围神经损伤是以局部或四肢远端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症,运用推拿治疗,效果满意。但临床对其起效的机制阐述,尚停留在经典理论层面,如“通经止痛”等,经典与机理之间尚未找到契合点。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推拿能够通过提高肌肉、神经、脊髓等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近期研究亦表明,轴浆运输的中断阻碍了损伤神经的修复;促炎性因子表达的升高、致痛物质的产生,是导致炎性痛与神经性病理痛发生的关键。因此,本次研究拟采用HRP逆行示踪、神经髓鞘染色、神经电生理检测、酶联免疫、免疫组化、Western-blot等技术,着眼于CCI(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摸型)大鼠体内微环境(损伤点、脊髓、血清)中关键指标马达蛋白(dynein、kinesin、dynactin)、促炎性因子(IL-1、IL-6、TNF-α、PGE2)表达的变化,结合行为学、形态学改变,揭示推拿“通经止痛”的科学内涵。

结项摘要

【研究背景】本课题组通过前期研究证实,推拿作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疾病的常用疗法,效果显著。推拿能够促进外周及中枢神经营养物质的产生,帮助轴浆运输功能的恢复,对受损神经的修复起到积极的影响,最终改善实验动物的行为学表现。.【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CCI(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运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拨法的操作,将神经电生理及形态学作为评价轴浆运输功能的依据,于脊髓中观察马达蛋白表达的变化,探寻拨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通经”机制;将行为学作为疗效评价的依据,于脊髓、血液中观察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探寻拨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止痛”机制。最终从CCI大鼠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探讨拨法“通经止痛”的效应机制,揭示其科学内涵。.【重要结果】本次研究从神经电生理与轴浆运输功能角度探讨拨法对CCI模型大鼠的影响,证实拨法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缓解痛觉功能障碍,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感觉功能的恢复,促进轴浆运输功能的恢复、神经轴突的再生,达到“通经”的作用;从光热耐痛阈、炎症反应角度探索拨法对CCI大鼠的影响,证实拨法可明显上调大鼠光热耐痛阈值,减轻其痛觉过敏状态;同时抑制外周血清、脊髓等局部微环境中炎性因子(IL-1、IL-6、TNF-α、PGE2)的表达,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目的。.【科学意义】本次研究以“穴位-神经-肌肉”结合点作为干预部位,将经络腧穴理论、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理论、解剖学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CCI大鼠不同组织中关键物质含量定性、定量检测,观察、分析其变化原因,并结合组织形态学、行为学的改变,深入探讨概括推拿临床疗效的传统经典理论——“通经止痛”的效应机制。进一步探索了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内在机理,找到传统理论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契合点,为推拿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支撑,并丰富推拿学传统经典的现代理论,为临床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揭示奠定基础,最终推动推拿学科的整体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拨法对CCI模型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以及脊髓中5-HT2A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球中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艳红;姚斌彬;于天源;马驰;鲁梦倩;张林峰;吕桃桃;吴帅
  • 通讯作者:
    吴帅
CCI模型在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性病理痛领域的研究进展
  •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16.039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俞立丰;李家琦;于天源;姚斌彬;马驰;陶艳红
  • 通讯作者:
    陶艳红
拨法对CCI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的影响
  •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17.039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驰;姚斌彬;于天源;陶艳红;鲁梦倩;贾文端;张林峰;郭鑫
  • 通讯作者:
    郭鑫
拨法对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模型大鼠感觉功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医药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晔;秦佳欣;姚斌彬;车蕊
  • 通讯作者:
    车蕊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15.034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鲁梦倩;于天源;姚斌彬;陈国勇;潘璠;冼思彤;吴剑聪;毛颖秋;张林峰
  • 通讯作者:
    张林峰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林峰;于天源;潘璠;鲁梦倩;冼思彤;崔旻珍;姚斌彬;郭鑫;贾文端;陶艳红;马驰
  • 通讯作者:
    马驰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部中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林峰;于天源;潘璠;鲁梦倩;冼思彤;崔旻珍;姚斌彬;郭鑫;贾文端;陶艳红;马驰
  • 通讯作者:
    马驰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及其抗体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琴;于天源;于跃;潘璠;吴剑聪;高玉峰;鲁梦倩;王磊;耿楠;姚斌彬;冼思彤;张林峰
  • 通讯作者:
    张林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