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芳烃的手性衍生化及其在超分子催化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10207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10.超分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本课题旨在设计以柱芳烃为平台,结合联萘骨架的新型手性超分子催化体系。拟通过对模板反应的催化效率、选择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发展新型手性凹面氮杂卡宾和含磷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将联萘连接到柱芳烃的上沿,以获得新型的柱芳烃凹面空腔;(2)将NHCs 和含磷亲核中心与手性联萘酚嫁接,再与Pd、Pt、Ru等金属配位,在限定的凹面空腔里发生选择性反应;(3)通过调控柱芳烃平台上手性官能团的数目、位置和柱穴的大小,与相应去除柱穴的模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对比,探索不对称催化的反应机理。

结项摘要

在本基金项目支持下,本课题组在超分子化学领域, 特别是主客体化学以及离子识别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 构筑单脲基修饰柱[5]芳烃主体分子并研究了该主体分子在溶液和晶体中的组装行为。研究中发现,在氯仿溶液中,与脲基相连的烷基可以进入柱[5]空腔形成[1]准轮烷,脲基对于离子的识别能力因此降低。在晶体中则形成雏菊链状二聚体,脲基表现出氧对氧的非正常组装模式。2) 对于二方酰胺修饰的杯芳烃主体分子与各种阴离子的识别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中发现, 受体分子在离子识别时,表现出氢键识别和酸碱识别两种不同的模式。3) 设计合成并进一步研究方酰胺修饰的三脚架类化合物对于各类阴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方酰胺类三脚架型化合物在溶液中与SO42-作用的络合比为1:1,而在晶体中则表现中2:2 的结合模式,形成类分子胶囊结构。4) 设计合成第三个臂接枝有STTF和磷氧骨架的三类新型穴醚,研究了此类穴醚与客体的结合模式以及组装的动态可控性。5) 对于铜盐催化的非苯稠合唑类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以及芳构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希望为超分子催化体系中金属的筛选提供依据。.本项目在主客体化学和离子识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将为构建新型基于柱[5]芳烃和杯芳烃的超分子催化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篇, 包括:Chem. Commun.(4);Org. Lett.(1);Asian J. Org. Chem.(1);Tetrahedron Lett.(1)。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quaramide-based tripodal receptors for 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sulfate anion
基于方酰胺的三足受体选择性识别硫酸根阴离子
  • DOI:
    10.1039/c3cc00196b
  • 发表时间:
    2013-01-01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Jin, Can;Zhang, Man;Wang, Leyong
  • 通讯作者:
    Wang, Leyong
The self-complexation of mono-urea-functionalized pillar[5]arenes with abnormal urea behaviors
具有异常尿素行为的单脲功能化柱[5]芳烃的自络合
  • DOI:
    10.1039/c3cc47823h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Ni, Mengfei;Hu, Xiao-Yu;Wang, Leyong
  • 通讯作者:
    Wang, Leyong
Improved recognition of alkylammonium salts by ion pair recognition based on a novel heteroditopic pillar[5]arene receptor
基于新型异二位柱[5]芳烃受体的离子对识别提高了对烷基铵盐的识别
  • DOI:
    10.1016/j.tetlet.2012.09.043
  • 发表时间:
    2012-11
  • 期刊:
    Tetrahedron Letter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Ni Mengfei;Guan Yangfan;Wu Lin;Deng Chao;Hu Xiaoyu;Jiang Juli;Lin Chen;Wang Leyong
  • 通讯作者:
    Wang Leyong
Novel self-assembled dynamic [2]catenanes interlocked by the quadruple hydrogen bonding ureidopyrimidinone motif
由四氢键脲基嘧啶酮基序互锁的新型自组装动态[2]链烷
  • DOI:
    10.1039/c2sc01004f
  • 发表时间:
    2012-04
  • 期刊:
    Chem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Xiao, Tangxin;Li, Shao-Lu;Zhang, Yajie;Lin, Chen;Hu, Bingjie;Guan, Xinchao;Yu, Yihua;Jiang, Juli;Wang, Leyong
  • 通讯作者:
    Wang, Leyong
Novel calix[4]arene-based receptors with bis-squaramide moieties for colorimetric sensing of anions via two different interaction modes
具有双方酰胺部分的新型基于杯[4]芳烃的受体,通过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对阴离子进行比色传感
  • DOI:
    10.1016/j.tetlet.2012.11.117
  • 发表时间:
    2013-02-01
  • 期刊:
    TETRAHEDRON LETTER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Jin, Can;Zhang, Man;Wang, Leyong
  • 通讯作者:
    Wang, Le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闭路智能胰岛素载药体系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有机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臻益;胡晓玉;强琚莉;张冬梅;肖守军;林晨;王乐勇
  • 通讯作者:
    王乐勇
基于双间苯-32-冠-10穴醚超分子组装体的设计与构筑
  • DOI:
    10.6023/a15090585
  • 发表时间:
    2015-11
  • 期刊:
    Acta 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王其;程明;曹逸涵;强琚莉;王乐勇
  • 通讯作者:
    王乐勇
Biomimetic synthesis for precursor of muscine
蕈毒前体的仿生合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真;强琚莉;李诤
  • 通讯作者:
    李诤
超分子人工光捕获体系的设计、构筑与应用综述(Supramolecular 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System: Design,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冉冉;郝敏;孙广平;胡晓玉;强琚莉;王乐勇
  • 通讯作者:
    王乐勇
麝香酮中间体的仿生合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真;强琚莉;李诤
  • 通讯作者:
    李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强琚莉的其他基金

基于Trӧger 碱大环的超分子组装体可控构筑、手性识别与催化
  • 批准号:
    2187113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动态可控的轮烷超分子催化体系的设计与合成
  • 批准号:
    2147208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