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阱/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机制的高效率白光LED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57514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Recently white light-emitting-diode (LED)-based solid-state lighting is commanding much attention worldwide for its promise of energy savings. The predominant white LED technology under investigation involves the employment of high quantum efficiency blue GaN LEDs and down conversion of blue radiation to yellow/green and red for white light generation by phosphor. However, a number of limi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ose white LEDs due to the phosphor-conversion scheme employed, such as short lifetime,low energy tranfer efficiency etc..Recently, quantum dots (QD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the white LED technology as a new family of phosphor materials to overcome the defail of the phosphor systerm.This project intends to research on the the direct coupling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between the InGaN quantum well and CdSe/(Zn,Cd)S quantum dots.The factors impact on the energy tranfer efficiency such as radiative recombination lifetime of InGaN well, distance between the QW and QDs and distribution of QDs will be researched. Two kinds of high-efficiency white LEDs ( Planar QW-QD LED and Sidewall QW-QD LED respectively)with energy-coupled QD-phosphors will be designed and fabricatinged.Benefit from the high efficiency energy tranfer systerm, the fluoresce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luminous efficiency will reach to 80% and 160 lm/W respectively. This work is targeted at breaking the bottleneck of the low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white LEDs and greatly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LED in solid-state-lighting.
随着节能意识和需求的逐步提高,白光LED固态照明在全世界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目前白光LED主要采用高效率蓝紫光LED激发荧光粉转化为黄、绿和红光混合得到白光,然而基于荧光粉转化的白光LED存在着易老化、转化效率低、色温偏低等诸多缺点。而采用量子点替代荧光粉作为下转换材料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和显色性好等优点。本项目拟在研究InGaN量子阱和CdSe/(Zn,Cd)S量子点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InGaN量子阱辐射复合寿命、量子点与量子阱的间距、量子点分布方式等因素对能量转移效率的影响,设计并制备具有谐振腔的平面型和侧墙型两种高效的量子点白光LED, 测试并优化白光LED的性能,使其能量转换效率达到80%以上,发光效率达到160lm/W,显色指数达到85以上。本项目的研究有望突破白光LED系统中光色转换效率低下的瓶颈,促进白光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

结项摘要

随着节能意识和需求的逐步提高,白光LED固态照明在全世界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目前白光LED主要采用高效率蓝紫光LED激发荧光粉转化为黄、绿和红光混合得到白光,然而基于荧光粉转化的白光LED存在着易老化、转化效率低、色温偏低等诸多缺点。而采用量子点替代荧光粉作为下转换材料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和显色性好等优点。本项目首先通过在蓝光LED芯片表面直接涂覆量子点和硅胶混合物的方式,研究了多种颜色的量子点配比对白光LED发光效果的影响,在绿色:黄色:红色CdSe/ZnS量子点质量配比为5:2:1的条件下制备了光效为118lm/W、显色指数为88.6的量子点白光LED。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纳米孔阵列型量子点白光LED的器件结构及工艺路线,采用Lloyd干涉曝光技术和ICP干法刻蚀技术在GaN基蓝光LED外延片表面制备了孔径和周期均为250nm,且穿透p-GaN直到量子阱有源层的纳米孔阵列,然后在纳米孔阵中旋涂不同浓度和配比的CdSe/ZnS量子点制得纳米孔阵列型量子点白光LED。结果表明:当量子点比例为最佳配比时,得到了显色指数为91.7的白光LED,其最佳光效为93lm/W,色坐标为(0.3681,0.3547),色温为4203K,接近自然光。这种白光LED的显色指数达到了91.7的最高值,远远高于普通的荧光粉白光LED(显色指数小于75),达到了优良级别,这将为量子点白光LED在显示屏背光源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推动并将促进量子点作为荧光转换材料在白光LED中应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利用干涉光刻技术制备LED 表面微纳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俊超;刘宏伟
  • 通讯作者:
    刘宏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导热Si_3N_4陶瓷基片材料的制备研究
  • DOI:
    10.16540/j.cnki.cn11-2485/tn.2016.05.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真空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景贤;段于森;江东亮;陈忠明;刘学建;黄政仁;杨建;李晓云;丘泰
  • 通讯作者:
    丘泰
作物种植变化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能值分析:以湖北省1978—2015年作物种植变化为例
  • DOI:
    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24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琳琳;李晓云;黄玛兰;王娜
  • 通讯作者:
    王娜
农地城市流转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86-18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银莺;李晓云;张安录
  • 通讯作者:
    张安录
河沙载镧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磷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燕华;杨景龙;李晓云;陈思宇;刘壮;勾曦;陈浪
  • 通讯作者:
    陈浪
一种可调谐的单微环三耦合点的SOI微环滤波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鑫;孙宇超;李晓云;白春雷
  • 通讯作者:
    白春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晓云的其他基金

与CMOS工艺兼容硅基PERL结构发光二极管(LED)的研究
  • 批准号:
    60706015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