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技术的小学生放学路径与城市空间结构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208162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802.城乡规划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宗本顺三; 宣蔚; 张丰焰; 李卫文; 窦本银; 曹海婴; 张泉; 叶茂盛; 曾锐;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Recently, more and more public attention have been paid to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the evacuation problem in front of primary school,pupils' safety on the way between school and home or on the school buses, and children's safety while staying in activity space during the way. In order to create pupils' safe routes after school and the corresponding urban space, firstly the traffic condition of people and vehicles in front of school (density, trace, and distribution of time series, etc.) when school is over will be made a research via fixed-observation,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pils' behaviors and routes after school (moving path, distance, speed, and staying density, etc.)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using handheld GPS, thirdly the features of main activity space in which children stay during the way home (distribution of the key nodes, spatial factors, children's staying time and behaviors, etc.) will be also discussed. Overall, we will measure and analyze pupils' whole routes from school to home uninterruptedly through quantitative methods, such as technology of Bayesian Networks, data analysis of GPS and image analysis, etc. And on that basis we will put forward the design guidelines of primary schools' front area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pupils' routes on the way home, the planning guidance of the school districts,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pupils' activity space. Finally, the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pupils' routes after school and urban space structure will be set up.
近年全国各地伴随小学生放学活动而产生的学校门前区的疏散、孩子的接送、校车安全及学生放学途中滞留活动空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以营造安全、安心的小学生放学路径及相应的城市空间为目标,首先通过定点行为观察调查小学门前区域放学时的人车流状况(人车流密度及轨迹、时间系列分布等),进而通过手持式GPS调查小学生放学活动路径的特征(移动路径、移动距离、移动速度、停留密度等),最后对途中滞留的主要场所进行调研并分析其特征(节点分布、空间要素、滞留时间及行为等)。研究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GPS行动数据分析、视觉图像解析等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对小学生放学从离校到归家的全程行动路径进行持续无间断的计测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小学校门前区的设计导则、放学路径的优化策略、学区规划指导意见,以及小学生活动场所规划设计评价体系,最终建立小学生放学路径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协同优化策略。
结项摘要
近年,小学生放学途中的安全、游憩场所的选择与学区规划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课题以营造安全合理、有助于小学生成长的城市空间为目标,运用实地考察、行为统计、GPS行动实验等方法,对放学时段小学生的行动特征,以及学校门前区、归家途中的城市空间等环境特征展开全面考察。.首先,研究者对30所小学放学时段门前区的人流状况进行全程摄像观察,运用场所类型化、核密度可视化、优化实验对比等方法,分析人群疏散、行动趋势及空间要素等对人的密度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型校门在疏散时对城市道路影响较小,直线型校门更具有标识性却往往因无缓冲区而导致安全性减弱;分时疏散可避免放学时段人流聚集的现象,分校门疏散则可有效地分流人群。.其次,运用手持式GPS对4所小学学生放学后的行动进行调研,结合空间句法与GIS空间分析,探究小学生行动模式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被调查学区内小学生平均通学时间为13分钟,平均通学距离为1110米;低年级学生多在家长陪同下通学,而高年级则更倾向于结伴而行。道路沿途的景观空间、交通节点、施工及活动场地等易诱发小学生轨迹发生转折、穿行及迂回等变化。小学生停留行为多分布于城市游憩空间中,低速度行为的密度聚集点较多且呈离散状分布,而快速行为密度点则多聚集于沿途交通空间十字路口位置。小学生的滞留受到空间环境及功能属性,儿童行为心理等多要素的影响。.最终,通过对小学生放学后滞留场所及其行动特征进行调研,运用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变量解析方法,探讨了各年龄层小学生行为与环境特征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在滞留空间中游憩和玩耍是小学生的典型行为,平整的铺地与游玩设施引发小学生的聚集行为,水景空间对其吸引程度最强。研究者提出良好的交通管理、合理的商业布局、科学的节点设置、优质的空间品质都可能成为小学生滞留游憩的影响因素。而平整的场地、可控的视野、安全的设施、秩序的交通、和谐的环境与易达的空间,则构成了针对小学生安全场所的表达。.研究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了小学生放学时的行动特征与空间场所的关联性,并从优化门前区设计、完善学区规划及城市空间结构、注重游憩环境设计等方面系统构建了小学生放学路径与城市空间的协同优化策略。研究成果对既有校园场所评价、学区空间结构优化及小学生滞留场所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完善小学周边环境规划导则与放学时段的管理措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8)
会议论文数量(8)
专利数量(0)
旧城区小学生放学疏散与交通空间关联性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早;叶茂盛;陈骏祎;曾锐
- 通讯作者:曾锐
基于不同学年属性分析的小学生放学路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建筑与文化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瑾;朱慧;叶茂盛;李早
- 通讯作者:李早
基于决策树分析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居民满意度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闪晓光;李早
- 通讯作者:李早
疏散模式影响下小学门前区放学后人群行动特征解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建筑与文化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早;陈骏祎;汪强
- 通讯作者:汪强
基于GPS技术的小学生放学路径调查与学区服务半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南方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霞;李早;李瑾;叶茂盛
- 通讯作者:叶茂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環日本海域における土地・海・風の環、能登スーパーサイトが狙うもの
能登超级场地的目标是日本海地区的陆地、海洋和风环
- DOI:--
- 发表时间:2009
- 期刊: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早;宗本順三;牧紀男;牧輝弥・鈴木振二・青木一真・小林史尚・柿川真紀子・小林真理子・長谷川浩・岩坂泰信;山本直彦;家島明彦;宮島喬;岩坂泰信
- 通讯作者:岩坂泰信
変化中的東亜与美国(黄大慧編著)(冷戦後的中美関係:以日本的視角)
改变东亚与Yomi(黄大辉编着)(冷战后的中国与美的关系:从日本的角度)
- DOI:--
- 发表时间:2010
- 期刊: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早;宗本順三;牧紀男;牧輝弥・鈴木振二・青木一真・小林史尚・柿川真紀子・小林真理子・長谷川浩・岩坂泰信;山本直彦;家島明彦;宮島喬;岩坂泰信;牧紀男;高木誠一郎
- 通讯作者:高木誠一郎
立山積雪断面に含まれる黄砂バイオエアロゾルの核酸塩基配列を用いた細菌組成種組成の解析
利用立山雪断面黄沙生物气溶胶核酸碱基序列分析细菌组成和物种组成
- DOI:--
- 发表时间:2009
- 期刊: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早;宗本順三;牧紀男;牧輝弥・鈴木振二・青木一真・小林史尚・柿川真紀子・小林真理子・長谷川浩・岩坂泰信
- 通讯作者:牧輝弥・鈴木振二・青木一真・小林史尚・柿川真紀子・小林真理子・長谷川浩・岩坂泰信
脳波解析法を用いた水景空間と非水景空間の比較研究-中国の住宅団地の外構に対する視聴覚実験による脳波計測-
使用脑电图分析方法进行水族造景空间与非水族造景空间的比较研究-利用视听实验对中国某住宅小区外部结构进行脑电图测量-
- DOI:--
- 发表时间:2010
- 期刊: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 第75巻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早;宗本順三
- 通讯作者:宗本順三
心血管疾病中的蛋白质硝基化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生命的化学,2006, 26(3): 247-249.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早;高中洪
- 通讯作者:高中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早的其他基金
徽州传统建筑群落复合环境的感性评价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3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