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和代谢的分子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7064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611.经济林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酯型儿茶素合成代谢基因的挖掘,是开发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树资源的基础。酯型儿茶素合成分子机理尚未明晰。我们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次从酶学角度证实了酯型儿茶素的合成和水解途径。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利用蛋白质分离纯化、质谱鉴定等技术,对酯型儿茶素合成与水解相关酶UGGT、ECGT和GCH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其酶学和结构信息;采用功能克隆和同源克隆策略,从茶树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与酶基因及其调节基因的候选EST和ORF序列;利用qRT-PCR技术研究候选基因的表达与儿茶素合成代谢的相关性,进一步确定与酯型儿茶素合成代谢相关的基因;克隆基因全长;通过原核表达、体内过量表达和RNAi干扰、酵母双杂交等技术,验证基因功能。本研究对于探明酯型儿茶素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我国茶树优质基因资源的挖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结项摘要

根据项目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本项目开展了以下工作:①首先采用酶蛋白分离-纯化-蛋白质胶条MS/MS测序-转录组筛选的策略,从茶树和葡萄中获得了若干个ECGT和GCH 候选基因。②利用候选基因信息,依托课题组和依托单位已经构建的茶树基因组全长ORF数据库和转录组cDNA数据库,比对、筛选与酯型和非酯型儿茶素合成和水解相关的候选基因,并从中筛选到63个与茶树类黄酮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和73条MYB和49条bHLH转录因子基因,59条茶树SCPL基因和130条茶树UGT基因,大量的GCH 相关候选基因。③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其中与茶树酚类物质合成相关的结构及调节基因(大多数基因正在进行功能分析,因此暂时没有登录)。④利用qRT-PCR和转录组测序、代谢组UPLC-3QMS/MS测试技术,系统研究了这些基因在茶树不同器官、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环境因子诱导的表达模式与茶树酚类物质合成与积累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茶树酚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具有组织器官和发育特异性,诱导表达特异性。⑤利用酸水解和硫解技术,结合RP-HPLC-TOF-MS、NP-HPLC 、UPLC-QQQ-MS/MS、MALDI-TOF-MS、13C-NMR, 和 1H-NMR分析鉴定技术,对茶树不同器官的缩合单宁PAs(聚合态儿茶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茶树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的确存在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差异,即茶树叶片中是以游离的B环三羟基的没食子酰基化儿茶素合成积累为主,其中EGGT和F3’5’H酶是关键酶;而在根中则以聚合的B环二羟基的非没食子酰基化儿茶素合成积累为主,即主要积累聚合的儿茶素PA,在根中缺少EGGT和F3’5’H酶,推测存在涉及PA合成的儿茶素聚合酶类。⑥利用原核表达、酵母真核表达体系、烟草和拟南芥转基因体系,验证了绝大多数结构基因和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本项目基本完成了项目任务书预定的研究内容,明确了酯型儿茶素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明确酯型儿茶素生物合成和水解的生化及分子机制。本项目达到了项目立项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6名。在国外期刊上发表7篇文章,国内期刊发表13篇,授权专利3项,正在申请专利5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nalysis of accumulation patterns and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densation mechanism of proanthocyanidins in the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茶树原花青素积累规律分析及缩合机制初步研究
  • DOI:
    10.1038/srep08742
  • 发表时间:
    2015-03-04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Jiang X;Liu Y;Wu Y;Tan H;Meng F;Wang YS;Li M;Zhao L;Liu L;Qian Y;Gao L;Xia T
  • 通讯作者:
    Xia T
Light-induced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tic pathways in callus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茶愈伤组织中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光诱导表达(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 DOI:
    10.1016/j.scienta.2011.10.017
  • 发表时间:
    2012-01
  • 期刊:
    Scientia Horticulturae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YunSheng Wang;LiPing Gao;ZhengRong Wang;YaJun Liu;MeiLian Sun;DongQing Yang;ChaoLing Wei;Yu Shan;Tao Xia
  • 通讯作者:
    Tao Xia
Tissue-specific, development-dependent phenolic compounds accumulation profile and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in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茶树组织特异性、发育依赖的酚类化合物积累谱和基因表达模式[Camellia sinensis]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2315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Jiang X;Liu Y;Li W;Zhao L;Meng F;Wang Y;Tan H;Yang H;Wei C;Wan X;Gao L;Xia T
  • 通讯作者:
    Xia T
茶树类黄酮3’,5’-羟化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和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磊;刘亚军;王云生;夏涛
  • 通讯作者:
    夏涛
Characterisation of anthocyanidin reductase from Shuchazao green tea
树茶枣绿茶花青素还原酶的表征
  • DOI:
    10.1002/jsfa.4739
  • 发表时间:
    2012-05-01
  • 期刊: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Zhang, XianLin;Liu, YaJun;Xia, Tao
  • 通讯作者:
    Xia, T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超声组织定征技术进展及其在肿瘤热消融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赫;夏涛;宋爽;周著黄;吴水才
  • 通讯作者:
    吴水才
滑坡灾害输电塔易损性评估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司鹄;张艳艳;李伟;夏涛
  • 通讯作者:
    夏涛
白及有效部位中militarine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的代谢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昌权;夏涛;陈浩;郑林;巩仔鹏;李月婷;李勇军;黄勇
  • 通讯作者:
    黄勇
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丽萍;夏涛
  • 通讯作者:
    夏涛
氟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细胞NCAM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爱国;何卫红;何平;张明;夏涛
  • 通讯作者:
    夏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夏涛的其他基金

高海拔环境下茶树重要品质性状的变化及调控研究
  • 批准号:
    U21A2023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59 万元
  • 项目类别:
茶树酚类物质生物合成分支途径调控的分子机理
  • 批准号:
    3147068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茶树类黄酮化合物合成和积累的器官、组织及细胞特异性研究
  • 批准号:
    3097240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茶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与调控研究
  • 批准号:
    30771755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