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白冠长尾雉遗传多样性与分布区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67231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405.动物资源与保护
- 结题年份:2020
- 批准年份:2016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7-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张风春; 胡理乐; 兰存子; 银森录; 杜金鸿; 刘方;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owards the end of the Quaternary, climate has been a major driver of population change in the North Hemisphere. Coupling phylogeography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endangered animals to the Quaternary climat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conservation. However, the response of genetic signature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reas of the Syrmaticus reevesii, which distributed across the regions in the Qinling, Dabashan (Shennongjia) and Dabie Mountains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o climate change is still unknown. By coupling species distributed models and multi-locus molecular data, we aim to investigate how climate changes affected species dynamics at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scales of Syrmaticus reevesii. It woud be helpful to protect the species more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we will provide case of the evolutionaly pattern and related mechanism of species across these studied areas.
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化对北半球动物的影响及其机制是探讨动物演变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运用分子谱系地理学和物种分布模型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动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已成为了解珍稀濒危动物受胁机制与保护对策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珍稀特有雉科鸟类白冠长尾雉分布在秦岭—大巴山(神农架)—大别山区域,近期分布区缩小且片段化严重,因此探讨气候变化对白冠长尾雉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区的影响对于全面了解该物种受胁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研究尚未开展。本研究拟综合利用多基因分子标记和多模型集成的物种分布模拟方法,探讨气候变化对白冠长尾雉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区的影响,阐明白冠长尾雉的濒危机制,以期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对白冠长尾雉进行保护。同时,也为深入了解秦岭—大巴山(神农架)—大别山区域的物种进化历史和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案例。
结项摘要
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化对北半球动物的影响及其机制是探讨动物演变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综合运用分子谱系地理学和物种分布模型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鸟类白冠长尾雉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白冠长尾雉目前仅分布在秦岭—大巴山(神农架)—大别山区域,近期分布区缩小且片段化严重,因此探讨气候变化对白冠长尾雉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区的影响对于全面了解该物种受胁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利用了线粒体DNA和核基因DNA等多基因分子标记和多模型集成的物种分布模拟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白冠长尾雉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区的影响,揭示了白冠长尾雉历史种群分布较为稳定和历史种群较大的特征,并阐明了人类活动而非气候变化对白冠长尾雉造成的濒危机制,期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对白冠长尾雉进行保护。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patial patterns and conservation of 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life in China.
中国野生动物遗传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与保护
- DOI:10.1126/sciadv.abd5725
- 发表时间:2021-01
- 期刊:Science advances
- 影响因子:13.6
- 作者:
- 通讯作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种基于相关曲线斜率的多径范围检测算法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军事通信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颂;吕晶;肖勇;常江
- 通讯作者:常江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中国矿业
- 影响因子:--
- 作者:常江;刘巷序
- 通讯作者:刘巷序
隆尧地裂缝活动特征的定量分析
- DOI:10.13544/j.cnki.jeg.2019-046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工程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常江;马润勇;潘爱芳;王林清;万阳;王志浩;孙长明;尚合欣
- 通讯作者:尚合欣
资源型城市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中国软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余慕溪;王林秀;袁亮;常江;罗萍嘉
- 通讯作者:罗萍嘉
基于TAM的新媒体特性与建筑遗产保护参与意愿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城市发展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坦;常江
- 通讯作者:常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