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海底峡谷群侵蚀—沉积作用与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7604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3.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submarine canyons could cause the leakage of hydrocarbon-baring fluids, and furthermore make the hydrates suffering dynamic adjustment from the destruction to reformation to re-stabi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bmarine canyons and marine hydrates have been documented around the world. The submarine canyons system (SC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s the first area for marine hydrate exploration in China was drilled in 2007.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hydrates affected by submarine canyon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re still unclear. Resorted to geological-geophys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basis of core samples,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ough describing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internal architectures of the SCS, this study will reveal the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SCS. By coup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CS, favorable depositional system and hydrates, the destruction exerted by the SCS on the hydrates and the resulting leakage of hydrocarbon-bearing fluids would be discussed. Through simulating hydrates accumulation and comparing with the drilling results, this study will find out the key parameters including migrations of the base of hydrate stability zones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thickness of hydrate-bearing layer and hydrates saturation. Eventually, the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hydrates dominated by the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SCS would be built up, helping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hydrat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will not only enrich the researches on accumulation of marine hydrates developed in the canyons context, but also provide definite references for the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hydrate i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海底峡谷的侵蚀—沉积作用将诱发含烃流体渗漏,并导致水合物矿藏经历破坏-改造-再稳定的动态过程,二者的相关性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珠江口盆地海底峡谷群的发育区域是我国首个海域水合物钻探区,然而峡谷群形成演化影响下的水合物分布及动态成藏过程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岩心-测井-地震资料,采用地质-地球物理-数值模拟综合研究的方法,以峡谷群的形态和沉积建造为切入点,刻画峡谷群与有利沉积体分布和水合物产出的配置关系,分析峡谷群对水合物矿藏的破坏;解剖峡谷群与含烃流体渗漏之间的耦合关联和响应机制。将不同尺度下数值模拟结果与水合物钻探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查明稳定带底界的迁移,讨论含水合物层厚度和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揭示峡谷群侵蚀—沉积作用控制下的水合物动态成藏过程,深化该区水合物的成藏机理。研究成果对于南海北部陆坡相似背景下的水合物勘探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将为南海北部水合物资源的远景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开展的一系列水合物钻探(GMGS1 & GMGS3)结果表明,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水合物资源,但水合物藏分布呈斑点状散布,其分布特征可能受海底峡谷群的侵蚀—沉积演化过程控制。为厘清神狐海域海底峡谷群侵蚀-沉积演化、水合物运聚体系(GHMAS)与水合物成藏分布之间的关系,本项目主要开展了3个方面的研究:①海底峡谷群侵蚀—沉积作用精细刻画及对水合物矿藏的破坏;②海底峡谷群侵蚀—沉积作用与含烃流体渗漏的相互作用机制;③海底峡谷群侵蚀—沉积作用与水合物动态成藏。基于上述研究,本项目主要在5个方面取得主要认识:.①对比前人针对神狐海域晚中新世地层提出的两种层位划分方法,基于高精度3D地震数据以小型侵蚀水道为重要界面特征重新厘定了第四纪界面(T1),厘清了神狐海域晚中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过程;.②对3D地震工区内限制型海底峡谷(C9-11)海底地形展开半定量-定量研究与特征刻画,将海底峡谷划分为4段,并分别描述了各区段的峡谷充填类型与地震反射特征;.③识别出3D地震工区内一共存在59个气烟囱构造,气烟囱大致沿海底峡谷脊部分布且平面长轴方向一致,根据气烟囱内部反射特征及其与断层发育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将气烟囱划分为3类,其中断层、峡谷形态对气烟囱类型有较大影响;.④识别出GMGS1 & GMGS3区块含水合物层均为细粒浊积体,两个区块含水合物细粒浊积体分别对应于北部小型水道成因和海底峡谷浊积充填,在具有相同的物源的情况下,尽管沉积过程存在差异,其沉积物物性条件仍然相似;.⑤通过ANSYS—Fluent软件建立了流体运移数值模拟模型,初步认识了热量随流体运移过程的扩散效应及冷却效应,当粒度小于0.1 mm时降温效应较为明显,而当粒度增大(0.5 mm)时降温效果不明显。.截至目前,在本项目的支持下,共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7篇,另有4篇论文在投SCI;参加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会议5次;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神狐海域海底峡谷群脊部细粒浊积体分布范围及意义
  •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8.05.0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衡;苏明;雷新华;匡増桂;吴能友;刘丽华;杨睿
  • 通讯作者:
    杨睿
地震资料中柱状流体运移通道形态参数及其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伯达;雷振宇;郑文义;李政坤;蔡达仰;张金锋;苏明;杨睿
  • 通讯作者:
    杨睿
富生烃凹陷背景下热成因气对水合物成藏的贡献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丛晓荣;苏明;吴能友;乔少华;沙志彬;卢海龙;苏丕波
  • 通讯作者:
    苏丕波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s of Migrating Pathways of Gas-bearing Fluids in the Shenhu Area,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含气流体运移通道类型、特征及意义
  • DOI:
    10.1111/1755-6724.1307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u Ming;Sha Zhibin;Zhang Cuimei;Wang Hongbin;Wu Nengyou;Yang Rui;Liang Jinqiang;Qiao Shaohua;Cong Xiaorong;Liu Jie
  • 通讯作者:
    Liu Jie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GMGS01区块细粒浊积体的识别特征及意义
  •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7.05.01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衡;苏明;邬黛黛;沙志彬;匡増桂;吴能友;雷新华;刘杰;杨睿;丛晓荣
  • 通讯作者:
    丛晓荣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UFM化修饰在心肌肥厚小鼠中的变化及泛素折叠修饰因子1结合蛋白的筛选
  • DOI:
    10.16563/j.cnki.1671-6272.2022.12.01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景泓;赵晓涛;杨子瑶;孙媛媛;苏明
  • 通讯作者:
    苏明
神光Ⅲ主机装置内爆中子和伽马辐射特性的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建华;晏骥;苏明;赵宗清;江少恩;马彦;付元光;李刚;张宝印;邓力
  • 通讯作者:
    邓力
移动终端内置天线技术及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黎淑兰;刘元安;苏明
  • 通讯作者:
    苏明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沉积演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石油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明;解习农;王振峰;姜涛;张成;何云龙
  • 通讯作者:
    何云龙
可调式高速轧辊磨床液体滑动轴承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机床与液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令狐克均;吴怀超;孟祥杰;陈诗陶;苏明
  • 通讯作者:
    苏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