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架海重要界面水体动力学特征对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0600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ediment dynamics studies in coastal water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since it have relevance to a broad spectrum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owever, it is also full of challenge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lex and often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mong combined forcing by waves and current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ed, and sediment size and type,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turbulence. Sediment dynamics studies are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we need therefore to obtain simultaneous co-located observations in differing sedimentary and hydrodynamic environments and under a range of forcing condition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coustic method provide an alternative to simultaneously measure current, turbulence, sediment properties in remote and non-intrusive manner. The goals of this project are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ediment resuspension, settling, flocculation processes in different hydrodynamical settings (tide and wave boundary layer) and turbulent mixing levels (i.e., well-mixed, strongly stratified water columns) from a 'macroscale' or 'microscale' perspectiv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spended sediment particles and turbulence eddies/intensity within the tide-wave induced bottom boundary layer and pycnocline will be studied.
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动力学是浅海动力学研究的前沿和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涵盖了波浪、潮流联合边界层,水体层化与湍扩散,沉积物分类与动力响应、海床冲淤演变等多个研究方向的交叉和非线性相互作用。其中,以湍流为根本特征的浪流底边界层是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线。沉积物动力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流速、温盐、湍流参量、悬浮物浓度和粒径的近底层和水体剖面声学同步原位观测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不破坏现场观测环境等优势,显著提升了对该研究领域的认知水平。本课题在前期观测和方法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潮流、波浪等浅海动力要素和水体层结效应与沉积物再悬浮、沉降、絮凝以及垂向扩散等过程的关系,采用近底高分辨率数据从"微观"层面上探寻导致沉积物剥蚀、起动和再悬浮的动力源泉,重点探讨浪流底边界层和水体层结两个浅海重要界面处颗粒物的动力响应及其与湍流强度的相互作用特征。

结项摘要

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动力学是浅海动力学研究的前沿和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涵盖了波浪、潮流联合边界层,水体层化与湍扩散,沉积物分类与动力响应、海床冲淤演变等多个研究方向的交叉和非线性相互作用。其中,以湍流为根本特征的浪流底边界层是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线。沉积物动力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流速、温盐、湍流参量、悬浮物浓度和粒径的近底层和水体剖面声学同步原位观测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不破坏现场观测环境等优势,显著提升了对该研究领域的认知水平。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和观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东海济州岛西南泥质区、黄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近海的海床基观测资料,利用PC-ADP和ADV等高频声学仪器反演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悬浮物分布,采用流速协方差法、惯性耗散法等方法估算了底边界层切应力和沉降速度,重点分析了底边界层内沉积物再悬浮、沉降等过程,定量估算了沉降和再悬浮的临界应力,发现了泥质区沉积物的再悬浮临界应力系统高于沉降的临界应力,对提高东海悬浮颗粒物输运数值模式的精度和预测侵蚀与沉降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浙江北部近海通过声学反演得到悬浮物浓度剖面的时间变化,并结合粒径分析仪研究东海浮游动物垂直迁移及其习性。分析发现了精致真刺水蚤一次昼夜垂直迁移,精致真刺水蚤在夜间进入跃层附近进食,白天蛰伏于底层低温高盐的台湾暖流中,垂向迁移速度达到为50 mm/s左右。同时本次观测使用光学粒径分析仪LISST-100发现观测期间跃层边界处大粒径颗粒物的聚集和100-150μm大小的颗粒物夜间的减少,说明水体中不同粒径的悬浮颗粒物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昼夜差异。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了采用声学观测手段开展沉积物底边界动力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定量揭示了东海典型泥质区沉积物再悬浮和沉降的临界应力,拓展了声学观测手段在浮游生物高时空分辨率监测中的应用,为浅海动力学、沉积动力学和浮游生物学现场观测的融合交叉提供了借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DV-based estimates of sediment settling velocity on the shelf of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evidence of marked seasonal and intra-tidal variations
基于 ADV 的黄海和东海陆架沉积物沉降速度估计:明显的季节和潮内变化的证据
  • DOI:
    10.1007/s00367-014-0386-y
  • 发表时间:
    2015-02
  • 期刊:
    Geo-Marine Letters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Changwei Bian;Xinyan Mao;Wensheng Jiang
  • 通讯作者:
    Wensheng Jiang
Estimation of critical shear stress based on a bottom tripod observation southwest of Jeju Island, East China Sea
基于东海济州岛西南海底三脚架观测的临界剪应力估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Liang Zhao;Yajun Xu;Ye Yuan
  • 通讯作者:
    Ye Yu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井筒信息一体化地层建模及地质导向技术
  • DOI:
    10.16489/j.issn.1004-1338.2021.03.00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测井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才瑞;翟星雨;原野;张福明;张庆勋
  • 通讯作者:
    张庆勋
海洋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原野;何山
  • 通讯作者:
    何山
缓倾斜极薄矿体全面法开采残留点柱回采方案及稳定性分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矿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国权;刘光生;樊川;郭利杰;黄丹;原野
  • 通讯作者:
    原野
中世ヨーロッパにおける排除と寛容
中世纪欧洲的排斥与宽容
  • DOI:
    --
  • 发表时间:
    2005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原野;水田;山代;中尾;地村;四反田
  • 通讯作者:
    四反田
4,4'-二甲氧基三苯胺取代偶氮苯开关分子的设计合成、电化学及光化学性质研究
  • DOI:
    10.6023/cjoc20190201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有机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鄢剑锋;张睿祺;原野;袁耀锋
  • 通讯作者:
    袁耀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