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作用下高温地热流体来源砷和硫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226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2.环境水科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iogeochemistry of arsenic and sulfur is important to arsenic trans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in geothermal environments. In this proposal, microbially-mediated arsenic transforma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typical geothermal fields in Tibet and Yunn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geochemistry of As and S in high arsenic geothermal fields will be studied wit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ncluding hydrogeochemistry and microbiomics technologies.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func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volved in As and S in hot springs with different geochemistry will be detected with Illumina, Geochip, gene clone libraries as well as qPCR.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sponded by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will be found out. Pure culture or enrichemnts which can metabolize As and S, as well as thioarsenites will be screened and identified. The processes of arsenic trans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in geothernal environments will be detected with microcosm experiments. These studies will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bially-medicate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rsenic trans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geothernal resources.
微生物作用下砷和硫的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对地热流体来源砷的迁移转化有巨大影响。本研究选取我国藏南和滇西典型富砷富硫的热泉为研究对象,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和微生物组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砷和硫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关系着手,分析在不同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下砷和硫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以及典型含砷、硫热泉环境中与砷和硫相关的功能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分布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解析各功能微生物作用下砷和硫的转化特性,研究地热流体从泉口至环境的排泄过程中,砷和硫各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微生物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探讨在微生物作用下热泉环境中砷和硫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及其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深入剖析高温富砷富硫条件下微生物作用于砷的迁移转化分子机制,为我国地热流体来源砷污染的防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研究以滇藏地热带典型富砷富硫热泉为研究对象,将地球化学和微生物组学相结合,分析了热泉砷和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热泉水化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砷和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相互影响。在高砷高硫热泉中栖息了大量与砷和硫转化相关的微生物群,如Thermus和Sulfurihydrogenibium等,海拔、温度、pH、硫化物、硫酸盐和砷等是控制热泉水化特征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硫代硫酸盐通常在泉眼处浓度最高,从泉口流经过程中,伴随As3+和S2-氧化,硫代硫酸盐快速转化成为亚砷酸盐,再被氧化为砷酸盐。热泉环境中与砷和硫代谢相关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与分布各不相同。砷氧化菌主要栖息在DO、EC和砷偏高的热泉中。不同硫氧化途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关键环境因子各不相同,与硫代硫酸盐氧化相关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SO42-和ORP相对高的热泉,而与硫单质氧化相关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总砷和电导率偏高的碳酸盐型热泉中。进一步对典型嗜热砷氧化菌Thermus的分子机理分析,发现砷氧化阻遏调控子AsoR的缺失是导致菌株砷氧化基因从诱导型表达向组成型表达转变。Thermus类群的砷氧化调控不同于其他砷氧化微生物类群的双组份调控,为AsoR型单组分调控系统。AsoR的缺失不仅上调了aioBA表达,且引起了与砷氧化相关的其他代谢通路表达调控的变化(上调或下调),包括通道蛋白、核苷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能量代谢、群体感应和生物膜的形成以及DNA修复和重组等。通过热泉微生物菌席的代谢特征发现,为适应高砷高温寡营养热泉环境,微生物群采用共代谢模式。菌席中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为共生细菌提供氧气和碳源等,共生菌通过砷氧化/甲基化等为蓝细菌降低砷的毒性;而这些微生物难以独立生存于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不同类型硫氧化菌对热泉砷的迁移转化不同,Anoxybacillus菌能将硫代硫酸盐氧化为SO42-,在50℃中性条件下能促进含砷黄铁矿的溶解并能释放砷并将其氧化。而Sulfolobus菌能在75℃及pH值酸性条件下促进含砷黄铁矿溶解,释放砷并生成黄铁矾、砷酸铁以及单质硫。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wo new selenite reducing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paddy soil and the potential Se biofortification of paddy rice
从水稻土中分离出两种新的亚硒酸盐还原细菌及其潜在的水稻硒生物强化作用
  • DOI:
    10.1007/s10646-020-02273-6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Ecotoxi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Chunlei Huang;Helin Wang;Xinyan Shi;Yanhong Wang;Ping Li;Hanqin Yin;Yixian Shao
  • 通讯作者:
    Yixian Shao
Different Regulatory Strategies of Arsenite Oxidation by Two Isolated Thermus tengchongensis Strains From Hot Springs.
两种分离的温泉栖热菌菌株对亚砷酸氧化的不同调控策略
  • DOI:
    10.3389/fmicb.2022.81789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Yuan C;Li P;Qing C;Kou Z;Wang H
  • 通讯作者:
    Wang H
Diversity and arsenic-metabolizing gene clusters of indigenous arsenate-reducing bacteria in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of the Hetao Plain,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中本土砷酸还原菌多样性及砷代谢基因簇
  • DOI:
    10.1007/s10646-020-02305-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Ecotoxi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Yanhong Wang;Dazhun Wei;Ping Li;Zhou Jiang;Han Liu;Chun Qing;Helin Wang
  • 通讯作者:
    Helin Wang
Arsenic mobilization in a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revealed by metagenomic and Geochip analyses
宏基因组和地理芯片分析揭示高砷地下水中砷的迁移
  • DOI:
    10.1038/s41598-019-49365-w
  • 发表时间:
    2019-09-10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Jiang, Zhou;Li, Ping;Wang, Helin
  • 通讯作者:
    Wang, Helin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arsenic methylating microorganisms in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from Hetao Plain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砷甲基化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
  • DOI:
    10.1007/s10646-018-1958-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Ecotoxi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Wang Yanhong;Li Ping;Jiang Zhou;Liu Han;Wei Dazhun;Wang Helin;Wang Yanxin
  • 通讯作者:
    Wang Yanx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PvuⅡ和XbaⅠ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DOI:
    10.13241/j.cnki.pmb.2018.24.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雯;王霞;李平;马克君;门可
  • 通讯作者:
    门可
全基因组染色质相互作用Hi-C文库制备的优化及其质量控制
  • DOI:
    10.16288/j.yczz.17-15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遗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香媛;何超;叶丙雨;谢德健;师明磊;张彦;沈文龙;李平;赵志虎
  • 通讯作者:
    赵志虎
北山花岗岩细观非均质性对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影响的FDEM数值研究
  • DOI:
    10.13722/j.cnki.jrme.2021.0284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世瑞;邱士利;l李邵军;李平;王旭;胡训建
  • 通讯作者:
    胡训建
国际秩序演化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
  • DOI:
    10.19920/j.cnki.jmsc.2021.08.00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管理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恩;傅宇;李垣;陈方若;井润田;鞠建东;李平;李新春;路江涌;武常岐;魏江;杨百寅;张玉利
  • 通讯作者:
    张玉利
紫丁香花精油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9-014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建燃;李平;铁军;金山
  • 通讯作者:
    金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平的其他基金

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固氮及其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217706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介导的关键氮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 批准号:
    9185111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微生物参与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 批准号:
    4137234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强还原地下水环境中砷迁移转化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
  • 批准号:
    4100208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