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CO2共电解膜反应器的制备与反应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0229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无机非金属材料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 (SOECs) provide an important approach for clean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H2-CO syngas by simultaneously electrolyzing steam and carbon dioxide (CO2) at high temperatures using renewable electricity from solar or wind energies. In this project, novel and symmetric low-temperature SOECs which consist of thin La(Sr)Ga(Mg)O3 (LSGM) electrolytes and impregnated Sr2FexMnyMo2-x-yO6-LSGM electrodes will be developed. Co-electrolysis of steam and carbon dioxide will be investigate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500-650℃.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project is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the composite electrodes and correlate them with their ionic, electronic, and ambipolar transport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nd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SOECs for electrochemical co-reduction of H2O/CO2 by minimizing the electrode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through process modifications, microstructure improvements, and new materials development.
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s)在高温下利用风能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过剩电力来共电解H2O和CO2制备合成气,是一项低污染、高效率的技术,有望应用于碳氢燃料的生产和CO2减排等领域。本项目拟开发基于Sr2FexMnyMo2-x-yO6电催化剂和锶镁掺杂镓酸镧La(Sr)Ga(Mg)O3电解质的新型对称电极低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实现水和二氧化碳在500-650℃的高效共电解;通过化学液相法制备的电催化薄膜,研究其缺陷结构与离子电子传输性能、多孔纳微结构与气相传输性能、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质等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其科学规律,探讨水和二氧化碳共电解的反应机理,并提高共电解膜反应器的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结项摘要

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s)在高温下利用风能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过剩电力来共电解H2O 和CO2 制备合成气,是一项低污染、高效率的技术,有望应用于碳氢燃料的生产和CO2 减排等领域。.本项目研究了Sr2Fe1+xMo1-xO6系列材料的组成、运行环境与相结构、电荷输运特性的关系,Mo含量较高时,其在空气中难以完全固溶形成杂相,但在还原气氛中时则可以完全固溶,且电导率较高。组成为SrFe1.5Mo0.5O6的电极材料在还原和氧化气氛中均比较稳定、电导率较高(550-600°C氧气气氛下>30S/cm,还原气氛中>10S/cm),是优良的中低温电极材料。b) 采用流延-热压-共烧结的工艺路线制备了多孔LSGM|致密LSGM|多孔LSGM的复合结构,再通过液相镀膜法在多孔LSGM基体中沉积SrFe1.5Mo0.5O6电极活性材料;将该对称膜反应器在电解模式下运行超过400小时,电化学性能没有明显衰减。 对称膜反应器在650℃实现了H2O-CO2的长时间(>100h)稳定共电解,电流密度维持在250mA/cm2没有任何衰减。结合共电解操作条件的变化,初步探讨了H2O-CO2的共电解机理,电解H2O的电化学反应速率明显大于电解CO2的速率,H2O和CO2的反应转化率相差不大。.通过项目的研究,中温对称型膜反应器可稳定电解H2O 和CO2来制备合成气 ,促进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Fabrication of composite cathode by a new process for anode-supported tubula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采用阳极支撑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工艺制备复合阴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Electr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Minquan Liu;Junliang Li;Zhongliang Zhan;Shaorong Wang
  • 通讯作者:
    Shaorong W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凝固型仙草酸奶的研制及保藏特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中国乳品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佺;黄建蓉;蒋爱民;叶晓峰
  • 通讯作者:
    叶晓峰
带变量核的Marcinkiewicz积分交换子的加权Campanato估计
  • DOI:
    10.13603/j.cnki.51-1621/z.2017.10.00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能球;叶晓峰
  • 通讯作者:
    叶晓峰
几类交换子在广义Morrey空间上的估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晓峰;YE Xiaofeng~1 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Information Sci
  • 通讯作者:
    Information Sci
基于聚焦离子束的氮化硅纳米孔的制备和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生物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灵芝;吴宏文;刘丽萍;叶晓峰;刘全俊
  • 通讯作者:
    刘全俊
非齐次空间上几类积分算子的有界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晓峰;胡媛媛;Ye Xiaofeng,Hu Yuanyuan(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East China
  • 通讯作者:
    Ye Xiaofeng,Hu Yuanyuan(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East China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叶晓峰的其他基金

高电负性掺杂的质子导体氧化物中CO2还原机制与高稳定性转化反应器研究
  • 批准号:
    5237224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质子导体型制氢膜反应器的制备与退化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672294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