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型核聚变装置器壁清洗的辉光放电相似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7709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5.高电压与放电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Glow discharge cleaning (GDC) is the main means for cleaning wall impurities of nuclear fusion devices. It is very difficult, even impossible, to directly generate large scale glow discharge or research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rototype equipments (such as ITER device which is being built). Therefore we hope to simulate and test the glow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n a smaller device instead of on the large device; however, the glow discharges occurring between two geometrically similar devices are similar or not remains to be studied. For this reason, this project proposes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similarity of glow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main tasks include: ① By simulating a number of geometrically similar systems in different sizes, the discharge voltage-current characteristic 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field, charge density, current density, and other parameters will be obtainbed. Meanwhile, the discharge conditions ( gas pressure, applied voltage ) and the basic physical parameters ( such as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coeffiecient, recombination coefficient, etc ) will be examed how to affect the similarity of discharge. ② Base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 appropriate scaled coefficient will be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geometrically similar small experimental device of the prototype system. ③ The glow discharge formation and discharge parameters diagnostic tests will be carried out on the small and large system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can identify that whether or not the large scale uniform glow discharge can form and the glow discharge will comply with the similarity of discharge.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s of gas pressure, surface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of electrical electrode on the similarity of discharge will be studied.
辉光放电清洗法是清洗各种大型核聚变装置器壁杂质的主要手段。直接在原型机上(如建造中的ITER装置)进行大尺寸辉光放电的产生和放电特性研究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希望能在小装置上模拟、预测大装置的辉光放电特性,但是大、小装置的辉光放电是否具有相似性还有待研究。为此本课题提出开展辉光放电相似性及适用条件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对多个不同尺寸的几何相似系统进行辉光放电数值模拟,获取放电伏安特性以及电场、电荷密度、电流密度等参量的时空分布,研究放电条件(气压、外加电压)和基本物理系数(如碰撞电离系数、复合系数等)对放电相似性的影响规律;②基于模拟结果,选择合适的缩比系数搭建原型机的几何相似小型实验装置;③基于大、小装置,进行辉光放电的产生和放电参数诊断实验,通过实验判断能否产生大尺寸均匀辉光放电及辉光放电是否符合放电相似性,并实验研究气隙气压p、电极表面形貌及温度等对放电相似性的影响规律。

结项摘要

辉光放电清洗法是清洗各种大型核聚变装置器壁杂质的主要手段,希望能在小型缩比装置上模拟、预测大型装置的辉光放电特性,但是大、小装置的辉光放电是否具有相似性还有待研究。本课题开展辉光放电相似性及适用条件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在不同气隙长度d、电极半径r和放电管半径R 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分别改变气隙的电场分布参数d/r和径向扩散参数d/R,对低气压下帕邢曲线分离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电场分布的差异是导致大小气隙帕邢曲线分离的主要原因。发现并研究了低气压下帕邢曲线的“交叉”现象。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气隙长度相同但电极半径明显不同的帕邢曲线将在低气压区产生交叉现象,这是由汤森放电击穿条件以及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f(E/p)决定的。.2)对板-板、棒-板、棒-筒电极模型,分别采用一维、二维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多个缩比模型的辉光放电相似性及适用条件。获取了各缩比模型的放电外特性(电压U、电流i)以及E/p、电荷密度、电流密度等的时空分布,研究了放电条件(气压、外施电压、杂质)对放电相似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缩比系数k增大,放电相似性偏离增大。气压过高或过低,相似性也会发生偏离。随气隙场强增大,不符合相似规律的某些反应过程影响增大,从而使相似性偏离增大。.3)构建了用于放电相似性研究的实验装置,极限真空达10-5Pa,配置了相应的外加电源、气路、流量控制以及气压测量系统。.4)实验研究了板-板、棒-板几何相似气隙的辉光放电相似性。实验结果也表明:随着缩比系数k 的增大,几何相似气隙中的辉光放电相似性会被逐渐破坏。.5) 对于低气压氦气的辉光放电,当缩比气隙的氮气杂质含量相同时(例:同为0.47%,气隙气压:100Pa/200Pa),V-A特性曲线基本重合;而当杂质含量偏差越大时,气隙的伏安特性曲线差别越大;当杂质含量偏差从1.5倍增长到3倍时,电压相对差从4.6%增长到9%左右。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athode fall thickness of abnormal glow discharges between parallel-plane electrodes in different radii at low pressure
低压下不同半径平行平面电极间异常辉光放电的阴极降厚度
  • DOI:
    10.1063/1.4907660
  • 发表时间:
    2015-02
  • 期刊:
    Physics of Plasma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Fu Yangyang;Luo Haiyun;Zou Xiaobing;Wang Xinxin
  • 通讯作者:
    Wang Xinxin
Validity of the similarity law for the glow discharges in non-plane-parallel gaps
非平面平行间隙中辉光放电相似定律的有效性
  • DOI:
    10.1088/0963-0252/23/6/065035
  • 发表时间:
    2014-10
  • 期刊:
    Plasma Sources Science &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Fu Yangyang;Luo Haiyun;Zou Xiaobing;Wang Xinxin
  • 通讯作者:
    Wang Xinxin
棒-板电极下缩比气隙辉光放电相似性的仿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付洋洋;罗海云;邹晓兵;王强;王新新
  • 通讯作者:
    王新新
Using fast moving electrode to achieve overvoltage breakdown of gas switch stressed with high direct voltages
利用快速移动电极实现高直流电压下气体开关的过压击穿
  • DOI:
    10.1063/1.491439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Zou X. B.;Shi H. T.;Xie H.;Wang Xinxin;Zhang Guixin
  • 通讯作者:
    Zhang Guixin
低气压He/N2 混合气体的辉光放电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晓兵;杨新婷;付洋洋;罗海云;杨硕;王新新
  • 通讯作者:
    王新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水中放电预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9043001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童得恩;朱鑫磊;邹晓兵;王新新
  • 通讯作者:
    王新新
基于Helmholtz模型的流注放电过程光电离快速计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新新;邹晓兵;孙悦;鲁志伟.
  • 通讯作者:
    鲁志伟.
基于脊波变换的三维工业CT图像空间距离测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晓兵;曾理;刘勇
  • 通讯作者:
    刘勇
电爆金属丝质量密度分布的演变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鑫磊;邹晓兵;赵屾;张然;罗海云;石桓通;王新新;叶尚凌;史宗谦
  • 通讯作者:
    史宗谦
抗强电磁干扰的高电压同步控制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新新;马蕾;蔡新景;邹晓兵;江伟华;王鹏
  • 通讯作者:
    王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邹晓兵的其他基金

重复频率气体火花开关的绝缘电中性恢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237714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水中电爆炸金属丝阵形成强汇聚冲击波的研究
  • 批准号:
    5177711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小型X箍缩的辐射特性及优化研究
  • 批准号:
    51177086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体中电爆金属丝制备纳米粉体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0677034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