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西段西山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的成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项目摘要

Fayalite-bearing felsic rocks are a special type of granitic rocks, and these rocks are extremely rare in nature. The special rocks provide us with a window into the processes that occur in the deep crust or deep within granitic plutons. However, the current study on deep magmatic processes of controlling their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s weak, restricting th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n genetic mechanism of fayalite-bearing felsic igneous rocks. A suite of fayalite-and ferrosilite-bearing felsic porphyroclastic lava, with abundant ultramafic enclaves, are outcropped in the Xishan granitic complex, which is situ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Nanling region. This provide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solving the foregoing scientific question. In this work, we carry out petrography, mineral micro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analysis, whole-rock chemical and isotopic analysis,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texture analysis comprehensively study the source,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he Xishan fayalite-bearing granitic rocks. We aim to interpret the petrogenetic mechanisms of such mafic minerals as fayalite, ferrosilite and ultramafic microenclaves, and reveal th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yalite-bearing granitic rocks, and further intensively discuss their deep magmatic processes. This work will shed new lights 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volutionary research of the Late Mesozoic deep lithosphere in inland area of South China.
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在自然界非常稀少。该类岩石为揭示地壳深部或花岗岩体成因过程提供了重要窗口。然而,目前该类岩石还缺乏对控制其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岩浆过程的深入研究,限制了对其成因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位于南岭西段的西山花岗质杂岩体产出了含铁橄榄石、铁辉石等铁镁质矿物以及超镁铁质微型包体的长英质碎斑熔岩,为解决上述科学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项申请拟运用岩相学、矿物微区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定量化结构分析等方法,对西山含铁橄榄石长英质碎斑熔岩的源区、成因及其演化进行综合研究,查明岩石中铁橄榄石、铁辉石等铁镁质矿物以及超镁铁质包体的成因机制,揭示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的源区特征,探讨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的深部岩浆过程,为深入研究华南内陆地区晚中生代深部岩石圈特征及其演化提供新约束。

结项摘要

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该类岩石为揭示地壳深部硅质岩浆作用以及花岗岩的成因过程提供了重要窗口。然而,究竟是怎样一种深部岩浆过程控制了该类岩石的产生仍不十分清楚。本项目选择南岭西段西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中产出的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微区元素-同位素化学以及定量化结构分析等研究。.本研究发现,西山杂岩体中除黑色碎斑熔岩以外,在灰白色碎斑熔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也含有铁橄榄石。通过岩相学、矿物化学以及同位素分析,揭示出岩石中的铁橄榄石、铁辉石晶体种群和结构具有多样性,且它们在源区和成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岩相学证据、矿物化学以及斜长石Sr同位素研究表明,西山黑色碎斑熔岩中发育的微型包体与岩浆房的晶粥活化作用有关,推测它们是来自深部晶粥储库的堆晶体碎块。各类岩石具有相似的全岩Sr-Nd同位素((87Sr/86Sr)i=0.719456~0.720918;εNd(t)= -8.14~-7.38)和锆石O同位素组成(δ18O=8.04~10.46‰)。岩石的锆石εHf(t)主体介于-7~-5之间,磷灰石εNd(t)主要介于-10~-7之间。各类同位素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西山各类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源于相同的壳源源区。此外,岩石中发育的暗色微粒包体的Sr-Nd同位素(((87Sr/86Sr)i=0.712100~0.7125946;εNd(t)=-3.50~-3.08))及斜长石Sr同位素((87Sr/86Sr)i=0.7075~0.7088)组成均与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87Sr/86Sr)i(pl)=0.7176~0.7178)明显不同,表明在西山含铁橄榄石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有幔源岩浆的加入。综合各类研究,我们提出西山各类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形成于晶粥体系,且该体系经历了深部和浅部等多个岩浆储库的演化以及晶体-熔体分离、晶粥再活化作用等。这一研究揭示出晚侏罗世时华南内陆地区存在复杂的同源穿地壳岩浆系统。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我们提出高温、低-中H2O含量、低氧逸度以及高分异熔体是含铁橄榄石长英质岩石产生不可或缺的条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探寻神秘的地下河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当代旅游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丽雪;李堃;卢友月
  • 通讯作者:
    卢友月
南岭金鸡岭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05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剑锋;付建明;马昌前
  • 通讯作者:
    马昌前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华北克拉通南缘蓝田和牧护关花岗岩体:LA-ICPMS 锆石U-Pb 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丽雪;马昌前;李建威;王连训;陈玲;佘振兵
  • 通讯作者:
    佘振兵
番茄根特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植良;徐小万;丁丽雪;王永飞
  • 通讯作者:
    王永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