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电化学还原界面构筑及还原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7500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2.电分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based on Au-S bond, modified electrode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ordered structure, adjustable function, convenient preparation etc. At more negative potential (lower than -1.0V), the modified membrane will be destructed because of Au-S bond restoring. However, Au clusters and thiol compounds can form more stable structure under negative potential.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construct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interface by self-assembly pyridine, pyrazine, porphyrin molecular to Au clusters, forming a more stable structure than the conventional Au-S bond in the negative potential. Meanwhile, we will develope an in-situ IR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method - infrared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cyclic Voltabsorptometry based on ATR(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model.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n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Combined with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cyclic Voltabsorptometry, the CO2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mechanism will be analyzed. It will be explored that the effect of reducing medium, tempera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on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To develop the new interface for CO2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2 electrochemistry,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prepar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fuel)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Au-S键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具有结构有序、功能可调、制备方便的特点。在较负电位下,Au-S键将被还原,破坏修饰膜。而Au团簇与巯基化合物可以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本项目拟将吡啶、吡嗪、卟啉等分子自组装至Au团簇表面,利用这种在负电位下更加稳定的结构,构建CO2电化学还原界面。开展基于ATR(衰减全反射)模式的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法研究。探究吸附、脱附对CO2电化学还原的影响,同时结合全反射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法,开展CO2电化学还原机理。探讨还原介质、温度及电化学技术对还原机理、还原产物的影响。为构建CO2电化学还原新界面、体系提供理论基础,为CO2电化学还原制备有机原料(燃料)提供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和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的影响,对CO2进行回收和转化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和研究方向。与化学合成法相比,CO2电化学还原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本项目基于电化学、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开展CO2电化学还原研究。基于Au团簇构建电化学还原界面,结合衰减全反射、镜反射红外光谱电化学开展CO2还原机理研究。利用多种电化学技术(电位阶跃、循环伏安、差分脉冲等)研究不同环境中(质子溶剂、非质子溶剂、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1、Au25团簇金修饰电极可有效催化CO2电化学还原生成CO-.,降低还原过电位;而在金团簇表面修饰2-吡嗪基乙硫醇,电化学还原机理发生改变,进一步降低还原过电位。2、研究发现在离子液体溶液中,CO2的电化学还原过电位显著降低200-400mV;构筑的离子液体修饰电极,同样可以有效催化CO2的电化学还原。研制一种低温电化学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研制,可降低电子转移速度及化合反应速度,方便利用红外光谱观察电化学过程中间体。3、醌类化合物是优良的电子载体,研究发现醌电化学还原同时,可高效固载CO2。有趣的是,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CO2的固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机理。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构建CO2电化学还原新界面,揭示CO2还原、固载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vestigation on PCET-accompanied Dimerization of 5-hydroxy-1, 4-naphthoquinone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by In Situ FT-IR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
原位FT-IR光谱电化学和密度泛函计算研究电化学还原过程中PCET伴随5-羟基-1、4-萘醌的二聚
  • DOI:
    10.1016/j.electacta.2014.03.049
  • 发表时间:
    2014-06
  • 期刊:
    Electr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Li, Dan;Cheng, Longjiu;Jin, Baokang
  • 通讯作者:
    Jin, Baokang
一种低温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的制作和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慧;张海峰;章学华;金葆康
  • 通讯作者:
    金葆康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Hydrogen Bond in the Redox Process of Polyaniline
聚苯胺氧化还原过程中氢键的温度依赖性
  • DOI:
    10.1149/2.1591707jes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Yan Ruiwen;Jin Baokang;Li Dan;Qian Cheng;Tan Xingnan
  • 通讯作者:
    Tan Xingnan
纳米金溶液中表面增强红外研究(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凌婧;金葆康
  • 通讯作者:
    金葆康
Electrochemical Redox of Benzoquinone in Ionic Liquids
离子液体中苯醌的电化学氧化还原
  • DOI:
    10.7503/cjcu20130724
  • 发表时间:
    2014-04
  • 期刊: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Tong;Jin Baokang
  • 通讯作者:
    Jin Baok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红外伏吸法研究抗坏血酸在水溶液和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中的电化学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葆康;闫玉丽
  • 通讯作者:
    闫玉丽
碱性介质中甲醇氧化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傅东祺;金葆康
  • 通讯作者:
    金葆康
离子液体中对苯醌的电化学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彤;金葆康
  • 通讯作者:
    金葆康
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金电极表面上CO2的还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0.7
  • 作者:
    陈晨;金葆康;CHEN Chen JIN Bao-Ka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Anhui Universi
  • 通讯作者:
    CHEN Chen JIN Bao-Ka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Anhui Universi
两种二茂铁巯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修饰金电极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梅;金葆康
  • 通讯作者:
    金葆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金葆康的其他基金

离子液体调控CO2作为C1源的卤代芳烃电羧化研究
  • 批准号:
    2237600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芳香硝基化合物电化学还原捕获CO2的机理探索及其产物调控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质子耦合电子转移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
  • 批准号:
    2117500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二茂铁基五元杂环分子和单原子桥联双二茂铁分子电子转移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0775001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低温时间分辨光谱电化学研究及其在多核桥联配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0475001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