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城市园林及其配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7075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612.园林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Rely on air pollution removal function of urban green such as retention, capture and adhesion which effectively decreases the PM2.5 and other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 thereby reducing aerosol (Haze-fog) hazard should be studied in depth in current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Scientifically selecting a reasonable tree species and optimizing the urban green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alleviate the urban air pollution. This project relies on outlook, new ideas and achievements discovered from previous NSFC project,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of Urumqi will b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urban green space towards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will be studied.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greening type’s (tree/shrub/grass, deciduous/coniferous trees) and its combination structure towards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such as PM2.5 will be analyzed and their reduction func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will be quantified by integrating the field observation with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hrough model simulation,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and different green type’s removal of different particulate matter(PM2.5/PM10/TSP)will be predicted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urban green space will be estimated. Selecting best green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effectively and optimizing urban green plant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which w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reating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urban development in arid oasis cities.
借助园林植物的滞留、附着和黏附等吞污清除功能,有效降低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从而减少雾霾危害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科学选择合理树种、优化绿地配置结构是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本项目依托前一项基金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新思路及成果,选取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绿地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机制为研究主线,野外观测、室内测试和模型模拟方法相结合,对比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乔/灌/草,阔叶/针叶树)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节能力;量化城市绿地不同配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通过模型预测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不同绿地类型对大气颗粒物(PM2.5/PM10/TSP)的清除量,估算城市绿地净化空气的生态服务价值,从而筛选出有效降解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最佳绿地配置模式,优化绿洲城市园林植物选配与管理方案,为干旱区城市生态建设以及营造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城市植被可通过其茂密枝叶和配置结构(种植布局、空间层次、斑块大小形状)截留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量化绿地不同配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能力,筛选滞尘效率高、削减能力强的配置模式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鉴于乌鲁木齐市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加之燃煤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排放,致使雾霾治理异常艰难。探索城市园林及其配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机制,科学筛选绿地最佳配置模式,可为干旱区绿洲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居民福祉改善提供支撑。.本项目面向极端干旱环境和快速城市化双重压力下绿洲城市面临的环境挑战与现实问题,将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研究靶区,以不同绿地配置结构与大气颗粒物相互作用为研究主线,使用大气颗粒物检测仪、便携式气象站、叶面积测定仪、空气负离子检测仪、花粉捕捉仪、降尘收集仪、物候观测相机、扫描电镜等设备仪器,结合室内测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精度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获取了主要乔灌木的叶片滞尘量、叶面形态参数、叶面尘重金属含量、粒度分布、生理生态参数、PM2.5/PM10/TSP“年-月-日-时”浓度以及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采用地学统计、GIS与遥感分析、问卷调查法、历史回顾/资料收集法、利益相关者对话等方法手段,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乔/灌/草,阔叶/针叶树)对大气颗粒物的调节能力,量化了城市不同功能区不同树种叶片特性、不同配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借助遥感反演手段,评估了不同绿地类型对大气颗粒物的清除量,估算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步阐明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及植物自身特征对不同绿地类型调节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机制,确定了最佳绿地配置模式,为干旱区城市绿化树种选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依托本项目,已发表论文36篇(其中SCI/EI论文11篇),作报告13次,参加学术会议30余人次,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13名,获批新项目2项,派出4名博士生赴德国研修一年,圆满完成了项目各项任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mparison of water consumption of three urban greening trees in a typical arid oasis city, northwest China
西北典型干旱绿洲城市​​三种城市绿化树木耗水量比较
  • DOI:
    10.12854/erde-2018-35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Die Erde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Berl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aierdang Keyimu;Ümüt Halik;Zongshan Li;Abdulla Abliz;Martin Welp
  • 通讯作者:
    Martin Welp
基于DPSIR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城市扩张与生态效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璐迪;史磊;玉米提·哈力克;田奥磊
  • 通讯作者:
    田奥磊
新疆绿洲防护林土壤盐分与离子含量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北方园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美合日阿依·希尔亚孜旦;玉米提· 哈力克;祖皮艳木·买买提;买尔当· 克依木
  • 通讯作者:
    买尔当· 克依木
Spatiotempor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coerc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 arid northwestern China
西北干旱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交互胁迫关系时空调查
  • DOI:
    10.1002/ldr.3946
  • 发表时间:
    2021-04-25
  • 期刊: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Shi, Lei;Halik, Umut;Welp, Martin
  • 通讯作者:
    Welp, Martin
工业园区 SO2大气环境容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DOI:
    10.13568/j.cnki.651094.2018.04.01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稚祯;何秉宇;陈 瑞
  • 通讯作者:
    陈 瑞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输水影响下胡杨胸径生长量时空变化
  • DOI:
    10.13324/j.cnki.jfcf.2016.02.00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森林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买尔当·克依木;玉米提·哈力克;Florian Betz;古力比亚·乌买尔;古丽卡玛尔·迪力木拉提
  • 通讯作者:
    古丽卡玛尔·迪力木拉提
阿克苏市城郊林10种果树叶面形态与滞尘量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迈迪娜·吐尔逊;玉米提·哈力克;祖皮艳木·买买提;阿衣古丽·艾力亚斯
  • 通讯作者:
    阿衣古丽·艾力亚斯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其保护对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 通讯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Dust retention effects of 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 (Bunge) in arid oasis cities, Northwest China
西北干旱绿洲城市​​白杨的滞尘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Tayierjiang Aishan;Abdulla Abliz;Aygvl Elyas
  • 通讯作者:
    Aygvl Elyas
生态输水干扰下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幼龄胡杨树高变化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阿不都拉·阿不力孜;塔依尔江·艾山;艾克热木·吾不力
  • 通讯作者:
    艾克热木·吾不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玉米提·哈力克的其他基金

多重胁迫下胡杨林衰退及个体死亡驱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26028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多重胁迫下胡杨林衰退及个体死亡驱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4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林窗干扰对胡杨荒漠河岸林更新与演替的影响
  • 批准号:
    31860134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荒漠生态修复区风蚀过程及天然河岸林防风阻沙效应研究
  • 批准号:
    3136020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52.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干旱区绿洲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滞尘效应及耐尘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27074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