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第四纪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Proboscidea)的系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201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As the last terrestrial giant, Proboscidean fossils from Late Cenozoic have received a good deal of attention because of fast evolution rate and abundan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 a valid genu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Gomphotheriidae, Sinomastodon is the only brevirostrine trilophodont gomphotheriid known from the Old World. With a brevirostrine, elephant-like skull, no lower tusks, and simple bunodont molars, Sinomastodon is distinct from other gomphotheres. Sinomastodon mainly occurs in East Asia especially China, ranging in age from early Pliocene to middle Pleistocen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liocene Sinomastodon ranges from northwest to southwest China, while the Pleistocene Sinomastodon is limited to the Oriental. It is questionable that all Sinomastodon remains from Quaternary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only one species S. yanziensis. Newly discovered Quaternary Sinomastodon finds, including skull, mandible, teeth and skeleton, from Anhui, Guangxi and north Thailand will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on revising 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The systematic study based on the new materials is of great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pattern, speciation event and dispersal process of Sinomastodo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urnished by cladistic analysis, dental enamel microwear analysis and dental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s significant for discuss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inomastodon dispersal event, and Quaternary biostratigraphy of South China.
因演化速率快且富含环境指标信息,晚新生代长鼻类化石的研究一直倍受瞩目。近年在安徽繁昌、广西崇左和泰国北部第四纪地层中发现了中华乳齿象的头骨、下颌骨、牙齿及肢骨等新材料为厘定该属的系统分类将提供新机遇和新视角。中华乳齿象属于嵌齿象科,是迄今旧大陆发现的三棱齿象中唯一的短颌类代表。它以真象型的头骨和下颌、无下门齿、结构相对简单的丘型齿等特征区别于其他嵌齿象类,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其时代从早上新世延至中更新世。上新世的中华乳齿象主要发现于我国西北及西南地区;然而,第四纪以来该属化石分布仅限于东洋界,都归于扬子中华乳齿象一种,遭质疑。通过新材料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揭示该属的演化模式、成种事件与扩散过程,同时引入分支系统学、牙齿釉质微观结构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新方法,验证属种的系统分类位置,探讨上新世-更新世转型时期古气候环境变迁与中华乳齿象扩散事件的耦合关系,为建立华南第四纪生物地层序列提供基础信息。

结项摘要

中华乳齿象是迄今旧大陆发现的嵌齿象科成员中唯一的短颌代表,是我国晚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地层对比和生态环境的指示性化石之一。近年,在中国南方各地晚新生代的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不同地质时代、保存完好的头骨、下颌骨等中华乳齿象化石,经系统研究:1)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更新世初期(2-2.4Ma)的江南中华乳齿象(新种)是该属第四纪最原始的种类,也是该属头骨化石在我国第四纪地层中的首次发现,在成年和幼年个体上均反映了中华乳齿象从新近纪向第四纪演化在形态特征上的过渡性;2)通过对早更新世中期(1.2Ma)广西崇左三合大洞与巨猿共生的扬子中华乳齿象新材料的研究,系统修订了该种的种征,并将我国第四纪中华乳齿象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据此修订我国南方早更新世的动物群为“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3)对产自云南昭通最晚中新世的中华乳齿象头骨的系统研究,把该属的化石记录又向前推进了约一百万年,为中华乳齿象的亚洲起源说提供了新证据。.此外,通过对广西崇左4处早更新世不同时期的动物群开展的生物地层学和古地磁年代学的综合研究,将广西左江流域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的演化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更新世早期(2.6-1.8 Ma)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如巨猿、大熊猫、獏类、独角犀、巨颌虎等动物体型均较小,中期(1.8-1.2 Ma)上述种类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早更新世晚期(1.2-0.8 Ma)巨猿、大熊猫、獏类等臼齿增大趋势非常显著,并频繁发生属种演替的生物事件。.上述这些重要的新发现对于探讨晚新生代尤其是上新世—更新世转型时期古气候环境变迁与中华乳齿象及伴生动物群演化、扩散的耦合关系,为建立华南第四纪生物地层序列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广西扶绥岩亮洞早更新世独角犀年龄结构的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昌柱;朱敏;刘毅弘;刘进余
  • 通讯作者:
    刘进余
Paly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late Early Pleistocene sediments from Queque Cave in Guangxi, South China
广西却雀洞早更新世晚期沉积物的孢粉学分析
  • DOI:
    10.1016/j.quaint.2014.01.053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David Kay Ferguson;Nai-Wen Wang;Xi-Xian He;Jian-Xin Yao
  • 通讯作者:
    Jian-Xin Yao
Early Pleistocene large-mammal fauna associated with Gigantopithecus at Mohui Cave, Bubing Basin, South China
华南布兵盆地磨灰洞与巨猿相关的早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群
  • DOI:
    10.1016/j.quaint.2014.06.036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Wei Wang;Wei Liao;Dawei Li;Feng Tian
  • 通讯作者:
    Feng Tian
Pleistocene lizards (Squamata, Reptilia) from the karst caves in Chongzuo, Guangxi, southern China
来自中国南部广西崇左溶洞的更新世蜥蜴(有鳞目、爬行纲)
  • DOI:
    10.1016/j.quaint.2014.03.047
  • 发表时间:
    2014-12-15
  • 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Mead, Jim I.;Moscato, David;Yan, Yaling
  • 通讯作者:
    Yan, Yaling
The Early Pleistocene water buffalo associated with Gigantopithecus from Chongzuo in southern China
与中国南方崇左巨猿相关的早更新世水牛
  • DOI:
    10.1016/j.quaint.2013.12.054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Wei Dong;Jin-yi Liu;Li-min Zhang;Qin-qi Xu
  • 通讯作者:
    Qin-qi X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神经浸润与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DOI:
    10.13390/j.issn.1672-1861.2017.05.0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美;李婧;齐晓薇;刘秋利;邱海峰;余进进;王元
  • 通讯作者:
    王元
辽宁大连骆驼山地点的大斑鹿新材料
  •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7.04.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骆驼山地点; 辽宁大连; 更新世; 大斑鹿; 新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思昭;董为;王元;李宏龙;刘丽;刘金远;金昌柱
  • 通讯作者:
    金昌柱
黑龙江青冈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 披毛犀动物群生存的环境背景
  •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0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海涛;赵克良;王元;周新郢;李小强;丁襟友;杨帅
  • 通讯作者:
    杨帅
江西地区低云-辐射-气温变化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科学,26(6),612-61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喻迎春;王元
  • 通讯作者:
    王元
国产海底地震探测装备技术研发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天珧;游庆瑜;王元;郭永刚;丘学林;黄松;徐亚;赵春蕾;张妍;徐锡强
  • 通讯作者:
    徐锡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元的其他基金

中国北方猛犸象的起源、演化和扩散事件及其对晚新生代环境变迁的响应
  • 批准号:
    4187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