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然极性纳米复相陶瓷的非铁电压电效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7212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6.功能陶瓷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包含Na0.5Bi0.5TiO3和Bi12TiO20的纳米复合陶瓷具有自然产生的宏观极性,因而不需施加电场极化就具有较强的压电效应。初步研究表明该压电效应的起源与材料是否具有铁电性并无直接联系,而与其呈现的宏观胞状界面及纳米微观结构有关。本项目计划深入研究此类具有非铁电性压电特征的自然极化多晶材料。在xNa2O-yBi2O3-zTiO2原料配比体系中研究不同x, y, z取值的反应合成及相关离子取代改性,确定制备自然极性压电多晶材料的原料配比及材料的具体相结构特征;通过同一样品宏观界面与非界面、相同工艺不同组分样品、相同组分不同制备工艺(温度梯度、热压、气氛烧结;厚膜、薄膜工艺)样品之间微观结构与压电、介电、热释电等性能的对比研究,探索该类材料中与产生这一特殊压电效应有关的各个环节的详细物理机制及有效的性能调控方法,从而推动该类新型自然极性压电材料向潜在的实用方向发展。

结项摘要

传统压电陶瓷属于铁电陶瓷,通常需要经历施加强电场极化使铁电畴取向才能呈现压电特性。然而,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含有Na0.5Bi0.5TiO3和Bi12TiO20的复相陶瓷在不经历电场极化的条件下也可具有较强的压电性。初步研究表明,这一新型压电材料的压电性不依赖于材料的铁电性,因此预测该类压电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了深入揭示该类新型极性材料的极化机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压电性能,本项目系统研究了xNa2O-yBi2O3-zTiO2组分配比体系以及Na0.5Bi0.5TiO3-Bi12TiO20、SrTiO3-Bi12TiO20、CaTiO3-Bi12TiO20、BaTiO3-Bi12TiO20、BaTiO3-Bi2O3、BaSnO3-Bi12TiO20、BaZrO3-Bi12TiO20等相关组分改性体系。确定了xNa2O-yBi2O3-zTiO2体系中具有自然极性特征的复相材料组分,发现含有软铋矿结构的Bi12TiO20是该类自然极性材料的共有特征。通过进一步对组分、压电性能及结构特征的深入对比研究,发现虽然Bi12TiO20在该类自然极性材料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但不同的第二相及相关含量可以明显影响该类极性材料的相关性能。根据X光衍射、拉曼光谱、X光电子能谱、电镜、差热分析、热退火等分析结果,确定了该类自然极性材料中都含有一定比例的非晶态Bi12TiO20,该类Bi12TiO20基复相极性材料中宏观极性的形成主要与材料烧结过程中Bi12TiO20相关非晶相的非均匀塑性形变密切相关。这一类极化现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由温度梯度驱动的塑性挠曲电效应。此外,系统研究了该类新型极性材料的制备工艺,发现选择适合的纳米第二相、适当的温度梯度与合适的烧结衬底材料都能够有效提高该类材料的压电性能。通过各种组分及工艺改性研究,该类材料的压电常数d33已提高到24pC/N,机电耦合系数提高到14%,压电电压常数g33可高达0.047Vm/N,退极化温度可高达860°C,已显示出较为优良的高温压电性能。本项目发展了一类基于形成部分宏观极性非晶相的全新压电材料体系,提出了驱动该类特殊极化形成的机理解释,创新了相关制备工艺,最终获得了材料压电性能的较大提升,为进一步发展类似机理的相关极性功能材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位LiCe复合取代改性对Na0.5Bi2.5Nb2O9陶瓷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01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元元;盖志刚;茹扎.阿巴合;赵明磊
  • 通讯作者:
    赵明磊
Piezoelectricity and excellent temperature stability in nonferroelectric Bi12TiO20–CaTiO3 polar composite ceramics
非铁电 Bi12TiO20-CaTiO3 极性复合陶瓷的压电性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
  • DOI:
    10.1039/c5ra23193k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Zhigang Gai;Chunming Wang;Jichao Li;Jialiang Zhang
  • 通讯作者:
    Jialiang Zhang
The origin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formed in LaGaO3/SrTiO3
LaGaO3/SrTiO3 中二维电子气的起源
  • DOI:
    10.1016/j.apsusc.2015.08.242
  • 发表时间:
    2015-11
  • 期刊: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Wang Funing;Li Jichao;Du Yanling;Zhang Xinhua;Liu Hanzhang;Liu Jian;Wang Chunlei;Mei Liangmo
  • 通讯作者:
    Mei Liangmo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in nanocrystalline Pb0.82La0.18TiO3
纳米晶 Pb0.82La0.18TiO3 中的磁电耦合
  • DOI:
    10.1063/1.4732803
  • 发表时间:
    2012-07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Minglei Zhao;Yongjia Zhang;Hongwei Qin;Liangmo Mei
  • 通讯作者:
    Liangmo Mei
Structural defects and non-ferroelectric piezoelectricity in an unpoled SrTiO3-Bi12TiO20 (ST-BT) composite ceramic
非极化 SrTiO3-Bi12TiO20 (ST-BT) 复合陶瓷的结构缺陷和非铁电压电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Scripta Materialia
  • 影响因子:
    6
  • 作者:
    Lihai Wang;Ji;ang Liu;Minglei Zhao;Bangjiao Ye
  • 通讯作者:
    Bangjiao Y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未极化Bi_4Ti_3O_(12)-Bi_2Al_4O_9-Bi_2O_3复合陶瓷的压电各向异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压电与声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明磊;王力海;李吉超;盖志刚;王春雷;张家良;王春明
  • 通讯作者:
    王春明
Bi改性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温度稳定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臧国忠;王矜奉;吴清早;郑立梅;赵明磊
  • 通讯作者:
    赵明磊
Ba(Zr_(0.055)Ti_(0.945))O_3含量对[(Na_(0.80)K_(0.16)Li_(0.04))_(0.5)Bi_(0.5)]TiO_3陶瓷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硅酸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矜奉;武宏;盖志刚;苏文斌;赵明磊;李茂奎;郑立梅;冯元元;张家良;王春雷
  • 通讯作者:
    王春雷
非铁电压电复合陶瓷SrTiO3-Bi12TiO20 (ST-BT) 的正电子湮灭谱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丽娟;王力海;刘建党;李强;成斌;张杰;安然;赵明磊;叶邦角
  • 通讯作者:
    叶邦角
La3Ga5SiO14晶体压电系数的温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La3Ga5SiO14晶体压电系数的温度特性,人工晶体学报,34(1),65-69,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明磊;王增梅;袁多荣等
  • 通讯作者:
    袁多荣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明磊的其他基金

新型超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
  • 批准号:
    50702030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