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在浅层地下水-沉积物中的微界面迁移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17706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4.水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入渗迁移是涉及水-气-沉积物-土壤等多相多介质的复杂环境微界面过程。环境激素类物质的广泛使用将严重威胁地下水体与水质安全,而地下环境污染的隐蔽性、复杂性以及环境激素类物质测试的困难性容易造成此类问题被忽视。本项目选择典型环境激素类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从建立基于电致化学发光(ECL)的新型测试方法结合其他现代水质分析技术入手,对比研究具有手性环境激素类物质在沉积物-浅层地下水微界面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立体选择性特征,着重剖析渗流速度和多孔介质性质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并从界面角度解释多孔介质对环境激素的吸附规律。同时尝试解释混沌对流、碳质吸附剂(CG)的调控作用与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相关性,从而为进一步的环境激素生态风险评估、沉积物、地下水及包气带土壤的污染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环境激素双酚A(BPA)、多环芳烃(PAHs)、手性农药联苯菊酯等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壳聚糖-Fe3O4纳米材料的BPA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扫描得到氧化峰电流与BPA的浓度在5.0×10 -8 mol/dm³~3.0×10 -8 mol/dm³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检测限为8.0×10 -9 mol/dm³(S/N=3),实现了痕量双酚A的检测;用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二维有序的金、银球腔阵列,以碗状银球腔阵列(BSSC)结构为拉曼表面增强散射活性基底,组装构建了AgNPs/PAHs/BSSC三明治结构用于PAHs分子的检测;建立并优化了手性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分离丙溴磷、马拉硫磷、乙草胺、氯氰菊酯及联苯菊酯对映体,分离度均大于1.5。项目研究发现联苯菊酯等典型环境激素在土壤中是能量不等的非单层吸附,拟合结果显示Freundlich模型相关度最高,有机质、温度、酸碱度及土壤中物质组成等条件对吸附行为均有影响。功能材料如碳质吸附剂GC、纳米材料等能显著增加环境激素的吸附,减少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可利用性。环境激素的降解也与温度、投药量、含氧量等密切相关,微生物的定量化研究是可以实现的,以联苯菊酯为例,缺少微生物作用的降解量会降低50%以上;运用PCR-DGGE法分析了污泥与土壤中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发现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是构成土壤和污泥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种群,变形菌门是其中的优势细菌类群。探讨了手性环境激素降解过程中对映体间的立体选择性差异,生物降解带来的立体选择性是明显的,研究中ER值在1.2~3.0之间,EF在0.2~0.5之间,并随着生物等级的不同差异程度也不同。在多孔介质的渗流研究中发现,土壤黏粒增加会引起弥散系数下降,由细砂的2×10-3cm2/s降低到掺土样品的3×10-4~4×10-4cm2/s左右,且弥散系数会随着容重的减小而减小,由1.25×10-2cm2/s减小为3.87×10-4cm2/s,有机质含量对弥散系数有影响。流体雷诺数越高传质效率越高,混沌流态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对于提高浅层地下水等封闭水体自净能力有借鉴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1)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水源水膜处理与常规处理技术的遗传毒性指标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健;吴明;许志珍;王东升
  • 通讯作者:
    王东升
氯氰菊酯在土柱淋滤实验中的迁移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彦;邹开云;杨存满;高尚
  • 通讯作者:
    高尚
二维银球腔阵列的制备及其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健;江国庆;姜国民;田澍
  • 通讯作者:
    田澍
Using a silver-enhanced microarray sandwich structure to improve SERS sensitivity for protein detection
使用银增强微阵列夹心结构提高蛋白质检测的 SERS 灵敏度
  • DOI:
    10.1007/s00216-013-7587-5
  • 发表时间:
    2014-03-01
  • 期刊: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Gu, Xuefang;Yan, Yuerong;Tian, Shu
  • 通讯作者:
    Tian, Shu
流体混合态对微生物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工业安全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健;胡雨婷;凌浩;张超
  • 通讯作者:
    张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PACl-Al30絮凝剂研究现状和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长青;杨玉环;石健
  • 通讯作者:
    石健
小鼠胫骨中段1/3 不同缺损直径单层骨皮质缺损模型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军;沙勇;石健;赵万秋
  • 通讯作者:
    赵万秋
新型含取代吡唑环结构的吡唑肟醚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有机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红;姚炜;孙思宇;李玲;施磊;钱宏炜;李春建;石健;石玉军
  • 通讯作者:
    石玉军
Reliabilit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redundant vehicle management computer network
冗余车辆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石健
  • 通讯作者:
    石健
OFDM光纤通信中非线性补偿技术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半导体光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园;胡贵军;石健
  • 通讯作者:
    石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