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集成电路的电磁问题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37103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19.电磁场与波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which is aligned with our national strategy to foster first-class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key challenging electromagnetic problems facing a new wave of frontier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ies, i.e., 3D-IC-SI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circuit and its system integration).In this project, the multi-physics modeling algorithms will be developed, which encompass: 1) multi-scale method for the modeling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silicon carrier; 2) thermal-electrical/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method. The above modeling methodologies will b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multiple coupling mechanism and identify coupling paths through which electromagnetic waves propagate to and affect the micro/nano structures and devices in 3D integrated circuits.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carry on the novel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3D 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 Moreover, we will develop multi-layered and multi-modal vertical interconnect to achieve low loss for high speed signals, and perform electromagnetic-thermal co-design to develop novel hybri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s for 3D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We believe that the achievements from this project, including proprietary core technologies, novel designs, and manpower training will contribute fundamentally to our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in the 3D integrated circuits in specific and microelectronic industries in general.
本项目围绕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微电子业中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关键技术,借助模拟和实验手段系统并深入地分析其所面临的复杂电磁问题。首先将重点研究三维集成电路系统封装中的电磁波与半导体器件中的载流子、电磁与热耦合机理及建模方法,并开展基于硅通孔的系统级封装电磁特性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而研发多层、多模垂直互连结构实现高频信号的低损耗传输,同时设计新型的电磁屏蔽-散热多功能一体结构,综合改善三维集成系统封装内的电磁环境及热分布。为三维集成电路设计提供系统级封装的电磁理论、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结构优化设计工具,最终为我国三维集成电路发展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及设计理论。

结项摘要

随着晶体管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互连线性能的瓶颈效应,以及摩尔定律对尺寸极限的制约,呼唤一种新的集成电路系统架构的出现,以垂直互连为基础三维集成电路。三维集成电路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微电子业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前沿技术,而硅通孔结构作为三维集成电路核心技术,更是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本项目针三维集成电路封装存在的关键电磁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重要成果为:.1)开发了三维集成电路系统封装中的电磁波与半导体器件中的载流子的耦合机理及建模方法,得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数据包括硅通孔周围耗尽层电容随偏压变化关系、金属-半导体欧姆接触的应用条件和对应的等效模型、利用重掺杂环构造地硅通孔-硅欧姆接触的阈值与该结构的屏蔽效能,以及利用金属-半导体欧姆接触在“再布线层”上应用的屏蔽效能,并获得实验数据,其科学意义在于为给硅通孔建立精细模型、设计及使用基于金属-半导体欧姆接触的屏蔽结构提供了详尽的科学依据;.2)开发了电磁与热耦合机理及建模方法,得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数据包括应用新型热界面材料的封装性能的实验数据,以及应用机器学习进行电、热性能优化的计算时间成本与优化效果,其科学意义在于为三维集成电路的电磁与热协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3)开展了基于硅通孔的系统级封装电磁特性试验研究,得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数据包括使用“L-2L”的去嵌入方法测量多端口硅通孔电特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加入屏蔽硅通孔对测试结构的影响以及最终获得的较为准确的多端口硅通孔的电特性测试结构和实验数据,其科学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的多端口硅通孔电特性的测试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4)
会议论文数量(22)
专利数量(4)
Graphene Assisted TE/TM-Independent Polarizer Based on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石墨烯辅助 TE/TM 独立偏振器
  • DOI:
    10.1109/lpt.2015.2408375
  • 发表时间:
    2015-05-15
  • 期刊: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Hao, Ran;Du, Wei;Chen, Hong-Sheng
  • 通讯作者:
    Chen, Hong-Sheng
Frequency-Response-Oriente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N plus Diffusion Guard Ring in Lightly Doped CMOS Substrate
轻掺杂CMOS衬底中N+扩散保护环的面向频率响应的设计与优化
  • DOI:
    10.1109/temc.2016.261367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Zhang Le;Li Er-Ping;Yu Xiao-Peng
  • 通讯作者:
    Yu Xiao-Peng
Highly efficient graphene-on-gap modulator by employing the hybrid plasmonic effect
利用混合等离子体效应的高效间隙石墨烯调制器
  • DOI:
    10.1364/ol.42.001736
  • 发表时间:
    2017-05-01
  • 期刊: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Peng, Xiliang;Hao, Ran;Li, Erping
  • 通讯作者:
    Li, Erping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Maximum Radiated Emission From PCBs With Dominant Radiators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方法,用于预测具有主导辐射器的 PCB 的最大辐射发射
  • DOI:
    10.1109/temc.2015.2414174
  • 发表时间:
    2015-04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Xiang Fang-Pin;Li Er-Ping;Wei Xing-Chang;Jin Jian-Ming
  • 通讯作者:
    Jin Jian-Ming
Design of the Addressable Test Structure for S-Parameter-Based RF Device Characterization
基于 S 参数的射频器件表征的可寻址测试结构设计
  • DOI:
    10.1109/tmtt.2016.264295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Yu Xiao-Peng;Zhang Le;Shi Zheng;Li Er-Ping
  • 通讯作者:
    Li Er-P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速电路倒装互连结构的不连续性分析
  • DOI:
    10.14183/j.cnki.1005-6122.20180501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微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研博;李尔平;王蒙军;郑宏兴
  • 通讯作者:
    郑宏兴
一种低剖面轮廓的超宽带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
  • DOI:
    10.11990/jheu.20190512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志伟;李尔平;郑宏兴;王蒙军
  • 通讯作者:
    王蒙军
考虑器件损耗的 DAB 变换器最大输出功率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墨尘;李永建;李珊瑚;李尔平
  • 通讯作者:
    李尔平
先进电子器件封装中键合引线的电磁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半导体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盼盼;王蒙军;郑宏兴;李尔平
  • 通讯作者:
    李尔平
一种具有超宽禁带的S-CSRR 新型电磁带隙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盼盼;宋涛;王蒙军;郑宏兴;李尔平
  • 通讯作者:
    李尔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尔平的其他基金

人工智能激发式类脑芯片电磁完整性关键技术基础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车联网移动电磁环境效应宽带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先进三维集成系统级封装的电热问题与高速信号传输特性研究
  • 批准号:
    6157139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