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沉积物趋磁细菌的多样性和进化起源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613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eamounts are the ubiquitous and unique topography in the deep-sea environment. It has also been suggested that seamounts are biodiversity hotspots. This notion has given rise to several hypotheses which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Heretofore, most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diversity of seamount fauna and microbial component associated with seamount hydrothermal vent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known on microbial diversity in the seamounts sediment. Magnetotactic bacteria (MTB) represent a morphologically, phylogenetically, and physiologically diverse group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that biomineralize intracellular membrane-enveloped magnetosomes. Although the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ediment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f MTB in seamounts sediment is still limited. In this program, through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technique, phylogenetic and metagenomic analyses, we will show the distributio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MTB in seamounts sediments. The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versity of MTB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ill be discussed. Meanwhile,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special MTB will also be studied by the single-cell genomics analysis.
海山(Seamounts)是深海海底普遍又独特的地形之一,已经被广泛认为是一个集高生物量、高物种丰富度的热点区域,因此有关海山多样性物种来源的假说也很多,但还存在很大争议。目前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动物方面,而对海山微生物的研究除了海山热液口之外的区域很少被涉及,尤其是针对海山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更是鲜少被报道。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一类集形态、生理代谢和系统发育多样化,体内还能够合成由膜包裹的磁性纳米颗粒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统称。虽然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但目前在海山这种特殊生境中的分布状况还很匮乏。本项目拟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技术、系统发育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该类细菌在海山沉积物中的分布、种群结构及多样性等特征;并结合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单细胞基因组学方法认识海山趋磁细菌的特殊种类及进化起源。

结项摘要

海山生态系统被认为是“海洋生命绿洲”之一,其蕴藏的物种和群落多样性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难点。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一类集形态、生理代谢和系统发育多样化,体内还能够合成由膜包裹的磁性纳米颗粒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统称。本项目采用显微观察、电镜、显微操作、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系统性地研究了不同海山沉积物中趋磁细菌的丰度、分布、种群结构特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座浅海山(马里亚纳海山M2和卡罗琳海山CM4)的沉积物主要以珊瑚和有孔虫生物砂为主,活体观察发现趋磁细菌丰度较高,最高可达4.4×104个/dm3;形态多样,有球形、水滴状、螺旋状和杆状;磁小体以八面体的Fe3O4居多;鞭毛数目和排列方式特殊,有别于潮间带常见的;两座海山趋磁细菌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其特异性,又有一定的连通性。另外几座深海山(麦哲伦海山和卡罗琳海山M5,M7)的沉积物以有孔虫砂和软泥为主,活体观察几乎未见趋磁细菌,磁收集到的通过电镜观察多数是体内包含镉磷颗粒的杆菌;高通量分析表明趋磁细菌的种群和物种多样性都较前两座海山低,但沉积物中都能观察到磁小体化石,侧面证实趋磁细菌的存在。以上结果暗示了趋磁细菌的分布格局与海山深度、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同时趋磁细菌对海山特殊生境有其适应性进化特征;并在种群结构和多样性方面既有一定的特异性又有一定的连通性。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为深海趋磁细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数据、奠定了牢固基础,同时又为生物对深海生境的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模式生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Observations on a magnetotactic bacteria-grazing ciliate in sediment from the intertidal zone of Huiquan Bay, China
汇泉湾潮间带沉积物中趋磁细菌吸食纤毛虫的观测
  • DOI:
    10.1007/s00343-021-1011-3
  • 发表时间:
    2021-11-01
  • 期刊: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Chen, Si;Cui, Kaixuan;Wu, Long-Fei
  • 通讯作者:
    Wu, Long-Fei
深海趋磁细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天;潘红苗;张文燕
  • 通讯作者:
    张文燕
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荣成月湖潮间带趋磁细菌多样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文燕;潘红苗;董逸;杜海舰;陈一然;吴龙飞;肖天
  • 通讯作者:
    肖天
Characterization and diversity of magnetotactic bacteria from sediments of Caroline Seamoun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西太平洋加罗林海山沉积物趋磁细菌的特征和多样性
  • DOI:
    10.1007/s00343-021-0029-x
  • 发表时间:
    2021-11-01
  • 期刊: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Cui, Kaixuan;Zhang, Wenyan;Wu, Long-Fei
  • 通讯作者:
    Wu, Long-Fei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f magnetotactic bacteria in sediments of the Yellow Sea continental shelf
黄海大陆架沉积物中趋磁细菌的分布及多样性
  • DOI:
    10.1007/s11368-018-1912-8
  • 发表时间:
    2017-12
  • 期刊: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Xu Cong;Zhang Wenyan;Pan Hongmiao;Du Haijian;Xiao Tian
  • 通讯作者:
    Xiao Ti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岛太平湾潮间带趋磁细菌多样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逸;杜海舰;潘红苗;肖天
  • 通讯作者:
    肖天
三亚天涯海角潮间带趋磁细菌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丛;陈海涛;张文燕;陈一然;董逸;潘红苗;杜海舰;王明玲;刘佳;滕兆洁;肖天
  • 通讯作者:
    肖天
青岛海洋趋磁球菌QH-3的鞭毛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克;潘红苗;岳海东;肖天;吴龙飞
  • 通讯作者:
    吴龙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潘红苗的其他基金

趋磁细菌在珊瑚礁沉积物中的环境适应性策略及生态学功能研究
  • 批准号:
    42176123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趋磁细菌在珊瑚礁沉积物中的环境适应性策略及生态学功能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潮间带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和多样性研究
  • 批准号:
    4090606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