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MATE基因的表达、定位及其运输活性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175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503.果树生长发育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Blueberries are health fruit in the world and consist of high anthocyanins. From the agricultural,food industry and medical prospect,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new blueberry cultivars which contain high anthocyanins by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Multidrug and toxic extrusion transporters (MATEs) are involved in the transport of various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plant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transport of anthocyanins, proanthocyanidins and flavonols. The blueberry fruit transcriptome allowed us to identify a new MATE gene from blueberry. VcMATE1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berry skin acclumulating the most of anthocyanin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VcMATE1 may associate with anthocyanins accumulation. Taken together,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pattern,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transport activity of VcMATE1 from blueberry. The project will enrich the transport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 and provide a new biotechonology strategy to develop better nutritional blueberry cultivars.
蓝莓含有丰富的花色苷,是世界性的营养保健水果。从农业、食品工业和医疗前景来看,迫切需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培育高花色苷含量的蓝莓新品种。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MATEs)参与多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运输,在花色苷、前花青素和类黄酮运输中起关键作用。通过蓝莓果实转录组测序,我们鉴定出了一个新的蓝莓MATE基因,VcMATE1在花色苷积累最多的果皮中表达量最高,这一结果暗示其可能与花色苷积累相关。综上,本项目拟进行蓝莓VcMATE1的表达情况、亚细胞定位和运输活性研究。本项目将丰富次生代谢物质的运输机理,也为培育营养价值更高的蓝莓品种提供了新的生物技术策略。

结项摘要

越橘是重要的小浆果果树,果实中富含花色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然而,越橘花色苷的种类和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花色苷在ER上的多酶复合体中合成,储存在液泡中,其合成代谢通路研究较为清楚,但花色苷合成后转运、汇集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挖掘花色苷转运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验证对于完善花色苷代谢途径及改良越橘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丛越橘品种‘北卫’为试材,通过染色体步移和RACE技术在越橘果实中克隆了8条高基因丰度、高表达丰度的MAT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VcMATE1、VcMATE2、VcMATE3、VcMATE4、VcMATE5、VcMATE7、VcMATE8和VcMATE9,提交到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KF875433、KF831422、KF875434、KF875435、KF875436、KF875438、KF875439和KF87544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MATE转运蛋白可分为功能不同的5类,越橘中8个VcMATE蛋白分布在其中的两组中。VcMATE2、VcMATE3、VcMATE5、VcMATE7、VcMATE8和VcMATE9与MATE型类黄酮转运蛋白聚为一类,表明它们可能参与类黄酮化合物的转运。而VcMATE1和VcMATE4与一些离子或药物排出蛋白聚为一类,说明它们可能参与次级代谢物质、异源物质或有毒离子的排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8个VcMATEs基因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VcMATE2表达量是8个基因中表达量最高的,表达量最高的部位在富含花色苷的蓝果果皮中,其次是根,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增高的趋势。VcMATE3、VcMATE8和VcMATE9与VcMATE2有相似的表达模式。VcMATE5和VcMATE7主要在根中表达,且在种子中的表达量都高于果皮。VcMATE1和VcMATE4总体的转录水平要比其它基因低很多,且最高的表达部位在果肉。在VcMATE基因表达与花色苷积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cMATE2、VcMATE3、VcMATE8、VcMATE9的表达情况与花色苷积累达到极显著相关,加之,VcMATE2的表达水平最高,因此推测VcMATE2可能是越橘果实中花色苷的跨膜转运的主要基因。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VcMATE2定位在蓝果果皮细胞的外周,VcMATE2::YFP融合蛋白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显示VcMA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越橘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 遗传多样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盖钰卓;刘禹姗;董梅;李亚东
  • 通讯作者:
    李亚东
从头测序和分析蔓越橘转录组鉴别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运输和调节的可能基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BMC Genomic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Hongdi Liu;Limin Kang;Youwen Tian;Yadong Li
  • 通讯作者:
    Yadong Li
基于越橘果实转录组测序WBC型转运蛋白基因发掘及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禹姗;王静;汪立宇;李亚东
  • 通讯作者:
    李亚东
浆果类果树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静;盖钰卓;孙海悦;李亚东
  • 通讯作者:
    李亚东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越橘PDR 转运蛋白基因的发掘及其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立敏;耿金曼;孙海悦;张志东
  • 通讯作者:
    张志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苹果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的分离与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海悦;张志宏
  • 通讯作者:
    张志宏
全光照下覆盖不同颜色薄膜对越橘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DOI:
    10.13592/j.cnki.ppj.2019.025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丽;白瑞雯;汤海昆;车佳俐;霍一乐;田友文;孙海悦;王振兴;李亚东
  • 通讯作者:
    李亚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