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光矢量毫米波信号产生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67504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generation of vector millimeter-wave is a key technology to achieve high capacity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Exploring stable and vector millimeter-wave system, with simple structure which is suitable for diverse optical network,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have become important topic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vector millimeter-wave generation method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performance; adaptive optical frequency multiplying scheme to achieve a stable multi-band millimeter-wave signal;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high sensitivity coherent recep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DSP; dispersion insensitive vector millimeter-wave gener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various multi-dimensionality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e innovative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works above, some aspects aim to have a breakthrough which include: vector millimeter-wave generation method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performance; the new multi-channel vector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joint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equalization and pre-coding technology with algorithm complexity optimization; high sensitivity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in coherent reception; dispersion insensitive vector millimeter-wave generation technology with simple structure; vector millimeter-wav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based on MIMO architecture and algorithms. Expected achievements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large-capacity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矢量毫米波信号的产生是实现大容量毫米波通信的关键技术,探索结构简单、系统稳定和适用于多样化光网络的矢量毫米波信号及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已成为光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项目将重要研究:性能稳定和结构简单的矢量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法;自适应光多倍频方案以实现稳定的多波段毫米波信号;高频谱效率和高灵敏度的基于DSP的相干接收技术;色散不敏感矢量毫米波产生技术以及各种多维复用技术的实现和协调融合。通过以上创新性理论研究工作和科学实验工作,拟在结构简单系统稳定新型矢量毫米波产生、新型的多信道矢量信号传输与联合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均衡预编码技术及算法复杂度优化方法、高灵敏度的相干接收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结构简单的色散不敏感矢量毫米波产生技术、基于MIMO结构光矢量毫米波传输结构与算法处理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预期成果可为未来高速大容量毫米波通信的发展及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主要是研究高速光矢量毫米波信号产生和传输。在光矢量信号结构优化、预编码算法及降低系统算法复杂度方面,我们提出了基于载波抑制调制的(3, 1)矢量信号产生方案,利用(3, 1)信号星座图外围3个点恒模且均匀分布特性,在光电二极管平方律的转换特性作用下,接收端的(3, 1)信号星座图与发送端的(3, 1)信号星座图重叠,只需在接收端DSP处理过程中,改变信号解映射方式。在实验中,通过采用载波抑制技术,实现了载波频率为12 GHz,传输速率为4-Gbaud,单模光纤25 km传输的(3, 1)光矢量信号产生和传输。另外,我们通过四倍频技术,实现了载波频率为88 GHz,传输速率为4-Gbaud,单模光纤10 km传输的(3, 1)光矢量信号产生和传输。以上两种方法皆不需要对信号进行幅度预编码和相位预编码处理,结构简单,算法复杂度低。.为了减少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我们在提出的(3, 1)矢量信号结合概率整形及LDPC编码技术。由于(3, 1)信号中心有一零点,该点可以有效减弱光纤色散效应。此外,利用概率整形技术,提高中心点出现的概率,可以降低系统非线性影响。在以上基础上添加LDPC编码技术,可以再进一步降低传输系统非线性对信号的影响。我们使用载波抑制方案,实现了载波频率24GHz,8 Gbit/s传输速率的PS的(3, 1)矢量信号20 km单模光纤传输。.在MIMO结构的复用结构,传输速率和容量方面,我们利用一对具有双极化方向的天线,同时传输X和Y偏振方向的二路矢量毫米波信号,实现了载波频率100 GHz,速率15-Gbaud无线传输15米的记录,同时传输了QPSK和16QAM信号,优化了MIMO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Delivering Dual Polarization-Division-Multiplexing Millimeter-Wave Signals at W-Band by One Pair of Antennas
通过一对天线在 W 频段提供双偏振分复用毫米波信号
  • DOI:
    10.1109/jphot.2019.2936431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IEEE Photonics Journal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Yifan Chen;Jiangnan Xiao;Ze Dong
  • 通讯作者:
    Ze Dong
wo-Dimensional Optical Metasurfaces: From Plasmons to Dielectrics
双维光学超表面:从等离子体到电介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Bo Liu;Kerui Song;Jiangnan Xiao
  • 通讯作者:
    Jiangnan Xiao
Review on the Millimeter-Wave Gener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Photon Assisted for the RoF Network System
RoF网络系统基于光子辅助的毫米波产生技术综述
  • DOI:
    10.1155/2020/6692941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Jiangnan Xiao;Chuang Zhao;Xingxing Feng;Xu Dong;Jiangli Zuo;Jun Ming;Ye Zhou
  • 通讯作者:
    Ye Zhou
Generation of (3, 1) Vector Signal Based on Probabilistic Shaping Technology without Precoding
基于概率整形技术的无需预编码的(3, 1)矢量信号生成
  • DOI:
    10.1155/2020/2891790
  • 发表时间:
    2020-10
  • 期刊:
    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Jiangnan Xiao;Xu Dong;Bo Liu;Xingxing Feng;Chuang Zhao;Jiangli Zuo
  • 通讯作者:
    Jiangli Zuo
W-band Millimeter-Wave Signal Gener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Quadrupling and Nonlinearities Tolerant Modulation
基于频率四倍和非线性容忍调制的 W 波段毫米波信号生成
  • DOI:
    10.1109/jlt.2020.3040380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Jiangnan Xiao;Xingxing Feng;Mingming Zhao;Bo Liu;Xu Dong;Chuang Zhao;Jiangli Zuo;Jiao Zhang;Li Zhao
  • 通讯作者:
    Li Zh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训练序列进行系统优化的60GHz正交频分复用-光载无线通信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伟刚;王鑫;肖江南;曹子峥;陈林;余建军
  • 通讯作者:
    余建军
抑制OFDM信号峰均比对直接检测光传输系统的性能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电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中鹏;肖江南;李凡;陈林
  • 通讯作者:
    陈林
室内可见光通信中的自适应STBC MIMO-OFDM系统设计(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心悦;李双双;郭阳;肖江南
  • 通讯作者:
    肖江南
直接检测的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彬晖;陈林;肖江南
  • 通讯作者:
    肖江南
离散模糊报童问题的符号距离法及其在旅游时令产品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流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诗远;肖江南
  • 通讯作者:
    肖江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