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沙尘循环的卫星定量遥感评估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502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9.大气观测、遥感和探测技术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rans-Pacific transportation of East Asian dust aerosols is the largest scale of the dust transmission process on Earth. It produces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global environment, ecosystem, weather systems, and climate. Therefore, deep understanding of dust cycle associated with them over East Asian area has essential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 study with the core of coupling ocean-land-atmosphere process. In this project, A-Train satellite products, meteorological station records,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reanalysis data, and HYSPLIT trajectory model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omposite analysis of dust transportation pathways over East Asia. The main pathways will be extracted under different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backgrounds. The advantage of lidar-based active remote sensing will be used to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dust and background aerosols and furtherly derive the dust opt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which are required in satellite-based estimation of the dust flux. A new satellite-based retrieval algorithm will be built and applied to derive the dust fluxes of emissi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over East Asia. We will com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ast Asia dust cycl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dust emissi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fluxes on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pathway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ill entirely obtain the satellite-based East Asian dust fluxes of emissi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process, which can provide important observation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跨太平洋输送是地球上最大尺度的沙尘传播过程,对地球环境、生态、天气和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刻理解与之关联的沙尘循环过程,对于目前以海-陆-气耦合为核心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利用A-Train卫星集群主动探测和被动遥感相补充的探测优势,辅以地基遥感探测、气象台站和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轨迹模拟分析,厘清不同环流背景下东亚沙尘的主要传输路径;有效区分沙尘与背景气溶胶,反演沙尘通量遥感评估所需的东亚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构建适用于东亚地区沙尘排放、输送及沉降通量评估的卫星遥感反演算法,进而量化东亚沙尘的排放、输送和沉降通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传输路径上沙尘排放、输送和沉降通量的差异,加深对东亚地区沙尘循环的理解。本项目的实施,将在厘清东亚沙尘主要传输路径的基础上,全面获取东亚沙尘排放、输送和沉降的卫星遥感资料,为提高模式预测精度提供重要的观测依据。

结项摘要

全面理解亚洲沙尘循环过程,有助于评估其对大气环境、人类健康、生态系统、陆地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深远影响。本项目结合多源观测及再分析数据,发展了亚洲沙尘质量浓度及传输通量的星载激光雷达反演算法,建成了亚洲沙尘循环卫星遥感资料集,进而从传输路径、传输通量、沙尘收支、气候影响等多个维度全面定量剖析了亚洲沙尘循环过程。主要代表性成果包括:(1)发现吸光性气溶胶(沙尘、污染沙尘、烟尘)是亚洲地区的主导气溶胶类型,这与北半球沙尘传输带及人类活动息息相关;(2)西风急流的中断以及高空槽的维持和发展,能将南亚沙尘及污染物传输至青藏高原,进而影响高原的水文循环及天气气候;(3)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沙尘气溶胶强迫的辐射加热,能够显著影响大气热力结构,进而对高原冰雪消融产生重要影响;(4)因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形的影响,亚洲沙尘被分裂为南北两条自西向东的远距离传输路径,导致不同沙漠源向下游的最强传输高度、传输路径、以及沙尘传输贡献均存在显著差异;(5)从卫星遥感角度,第一次用观测资料证实了戈壁沙漠沙尘气溶胶对我国下游的传输贡献,显著高于塔克拉玛干沙漠;(6)远距离输送的亚洲沙尘在我国华北地区的沉积显著大于华南地区,在黄海等毗邻海域的沉积显著大于日本海和西北太平洋。项目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6篇,CSCD论文4篇。其中沙尘循环激光雷达反演算法发表在工程遥感类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南亚沙尘向青藏高原传输机理的工作发表在环境类顶级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并被作为研究亮点推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en Years of Aerosol Effects on Single-Layer Overcast Clouds over the US Southern Great Plains and the China Loess Plateau
十年来气溶胶对美国南部大平原和中国黄土高原单层阴云的影响
  • DOI:
    10.1155/2020/6719160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Yan Hongru;Wang Tianhe
  • 通讯作者:
    Wang Tianhe
Climatology of dust-forced radiative heat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s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沙尘强迫辐射加热的气候学
  • DOI:
    10.1029/2020jd03294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Wang Tianhe;Han Ying;Huang Jianping;Sun Mengxian;Jian Bida;Huang Zhongwei;Yan Hongru
  • 通讯作者:
    Yan Hongru
Assessment of dominating aerosol properties and their long-term trend in the Pan-Third Pole region: A study with 10-year multi-sensor measurements
泛第三极地区主要气溶胶特性及其长期趋势的评估:一项 10 年多传感器测量研究
  • DOI:
    10.1016/j.atmosenv.2020.117738
  • 发表时间:
    2020-10
  • 期刊: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Wang Tianhe;Chen Yixuan;Gan Zewen;Han Ying;Li Jiming;Huang Jianping
  • 通讯作者:
    Huang Jianping
亚洲3个AERONET站点沙尘特性及大气含沙量对比分析
  •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1.03.01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乔瀚洋;唐靖宜;崔洋;王天河
  • 通讯作者:
    王天河
敦煌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垂直特征个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华雯丽;韩颖;乔瀚洋;王天河;黄忠伟;闭建荣;周天
  • 通讯作者:
    周天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营养限制与补偿对蒙古羔羊血液生理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天河;杨金丽;吴树清;郇凯
  • 通讯作者:
    郇凯
气溶胶激光雷达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
  • DOI:
    10.11834/jrs.2022138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遥感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忠伟;王雍恺;闭建荣;王天河;李武仁;李泽;周天
  • 通讯作者:
    周天
基于卫星资料的中国西部地区云垂直结构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培龙;王天河;尚可政;吕巧谊;王式功;李景鑫
  • 通讯作者:
    李景鑫
东亚沙尘源区晴空和云上沙尘气溶胶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天河;李积明;韩颖;张北斗
  • 通讯作者:
    张北斗
基于CloudSat的东亚和南亚季风区降水云特征分析
  •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8.03.00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晨蕊;王天河;吕巧谊;李积明
  • 通讯作者:
    李积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天河的其他基金

基于地基和星载激光雷达的丝绸之路气溶胶-云相互作用观测研究
  • 批准号:
    4237513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青藏高原大气沙尘潜在来源及输送特征研究
  • 批准号:
    42075174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西北地区沙尘-云相互作用的地基云雷达和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 批准号:
    4137503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地面MFRSR和激光雷达研究沙尘气溶胶的间接效应
  • 批准号:
    4090500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