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肿瘤多靶点作用特征的汉黄芩素衍生物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07223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706.药物化学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研究和开发活性高、毒副作用低的药物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关键问题,汉黄芩素是中药黄芩的有效单体,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多重作用,是一个多靶点的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剂,对其构效关系的探讨和作用机制机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根据其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性质,设计合成一系列多样性的汉黄芩素衍生物,主要是对结构中的7位、4'位及进行结构改造,期望增加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作用时间,并得出此类化合物的初步构效关系,寻找到1-2个高活性化合物,进行体内抗肿瘤试验,研究其作用机制,为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现在总共合成1、2、3、4类新化合物175个(原计划为80-90个),所有化合物均经过核磁,质谱,红外等结构确证,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HepG2 、A549、 BCG-823细胞毒活性试验,发现绝大部分化合物的药理活性比先导化合物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化合物I-6,I-11,III-17,I-3等,并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内外研究。.研究发现,I-3(原编号 GL-V9)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I-3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细胞周期阻滞来抑制细胞生长。。现在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工作,鉴于其良好的活性及成药性,成功申请国家重大医药专项,课题编号2013ZX09103-001-007..在此基础上对汉黄芩素衍生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汉黄芩素衍生物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①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细胞凋亡。②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引起细胞凋亡。③对细胞周期产生阻滞作用。汉黄芩素衍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通路诱导细胞产生周期阻滞作用,例如,化合物I-6可通过p53-p21通路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产生G1/S期周期阻滞作用,化合物I-3可以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例如cyclin B1,CDK1和CDC25将细胞阻滞在G2/M期等。.根据已合成的汉黄芩素衍生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结果,初步总结了汉黄芩素衍生物的构效关系,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汉黄芩素的7位及8位氧原子通过碳链和碱性胺基基团相连,其活性提高,碳链长度以3-4个碳原子为宜;当8位羟基引入碱性胺基时,7位取代以苄基为佳。A环的其他位置取代对活性不利;特别是5位羟基被取代后,活性丧失;B环的3,,4,位吸电子取代基团取代有利于活性提高。 .在课题完成过程中,已申请发明专利5个,获得授权专利2个。已发表SCI论文9篇,已投稿论文2篇,其中1篇正在修改中。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2名硕士研究生在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VI-16, a newly synthesized flavonoid,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 in human hepatoma cells
VI-16是一种新合成的类黄酮,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Oncology Reports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Lu, Na;Wei, Libin;Gong, D;an;Gao, Yuan;Dai, Qinsheng;Li, Zhiyu;Guo, Qinglong
  • 通讯作者:
    Guo, Qinglong
LYG-202 Augments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Apoptosis via Attenuating Casein Kinase 2-Dependent Nuclear Factor-kappa B Pathway in HepG2 Cells
LYG-202 通过减弱 HepG2 细胞中酪蛋白激酶 2 依赖的核因子 -kappa B 通路来增强肿瘤坏死因子 α 诱导的细胞凋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Molecular 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Chen, Fei-hong;Lu, Na;Zhang, Hai-wei;Zhao, Li;He, Li-cheng;Sun, Hao-peng;You, Qi-dong;Li, Zhi-yu;Guo, Qing-long
  • 通讯作者:
    Guo, Qing-long
VI-14, a novel flavonoid derivative, inhibit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VI-14,一种新型黄酮衍生物,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DOI:
    10.1016/j.taap.2012.04.011
  • 发表时间:
    2012-06-01
  • 期刊: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Li, Fanni;Li, Chenglin;Guo, Qinglong
  • 通讯作者:
    Guo, Qinglong
LFG-500, a newly synthesized flavonoid, induced 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itochondria-mediated apoptosis in hepatocarcinoma cells
LFG-500是一种新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诱导活性氧-线粒体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
  • DOI:
    10.1016/j.bionut.2011.02.004
  • 发表时间:
    2011-04
  • 期刊:
    Biomedicine & Preventive Nutr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ian Wu;LeiQiang;Qing-LongGuo*;Zhi-Yu Li*,
  • 通讯作者:
    Zhi-Yu Li*,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7-O-modified oroxylin A derivatives
7-O-修饰的oroxylin A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学评价
  • DOI:
    10.1016/j.bmcl.2011.11.117
  • 发表时间:
    2012-01-15
  • 期刊: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Fu, Wei;Wang, Jubo;Li, Zhiyu
  • 通讯作者:
    Li, Zhi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针对不同靶点的前列腺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旭芳;敦康;孙迎迎;李志裕
  • 通讯作者:
    李志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志裕的其他基金

调控USP8/14-3-3蛋白互作分子胶的发现、成药性结构优化并探索其在库欣病中的应用
  • 批准号:
    82373740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靶向CDK9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结构优化及其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 批准号:
    8187274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突变型雄激素受体结构的新型拮抗剂设计及构效关系研究
  • 批准号:
    2137226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