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新奇藻华生防功能菌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与应用基础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611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5.海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Aimed at the scientific frontier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ecological safety in coastal waters" and based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erious problems of harmful algae blooms(HABs) in China, we will take advantage of the combination with new technologies of multi-sciences and the features of bioremediation driven by marine microbes to investigate how they regulate and control HABs, especially the algicidal effect of a special microorganism which was newly isolated by our research group and was suspected to be parasitic and non-viral but with high algicidal activity. All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cquisition of axenic culture of HAB-causing algae and the frontier of bio-control studies of HABs. For this special algicidal microorganism, these aspects below will be concerned. Firstly, to illustrate what is it and which Taxonomic status should it be in? Then to find out its optimum algicidal conditions and algicidal rules,especially the algicidal process and mechanism. At last, to carry out relative ecolog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o study its effectivity and safety for HAB control. It is expected to obtain new and of our own property microorganisms and gene resources with regulatory functions on HABs specie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bioremediation ways for HAB control by marine microorganisms.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one to expand and improve algae-microbe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develop relative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s which means a lot for marine ecology security, ma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human health.
本申请项目应对国家高度关注的近海环境演变与生态安全问题,瞄准有害藻华生物调控的国际前沿研究,整合多学科技术优势,采用本课题组新分离到的一株疑似寄生性、非病毒性、高效溶藻性的新奇微生物为实验材料,以自主发明的对藻细胞无菌化技术处理获得的无菌、真核藻华藻为模式生物,进行该特殊微生物强效杀灭有害藻华藻的一系列研究。首先确定其生物学本质及分类地位;进而查明其作用条件、作用规律与生态特点,尤其注重该特殊微生物对有害藻华原因种作用的关键过程与机制的阐释;再者进行利用该特殊微生物作为生防工具的相关生态模拟实验及其应用技术探讨。预期获得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对有害藻华生物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新的微生物资源及其基因资源,拓展并完善海洋生态学理论,提供海洋微生物有效调控有害藻华的科学依据与生物防治技术。

结项摘要

本研究应对国家高度关注的近海环境演变与生态安全问题,瞄准有害藻华生物调控的国际前沿研究,整合多学科技术优势,从三角褐指藻平板上直径为2 cm的溶藻斑中分离得到一株特殊溶解微生物,荧光显微镜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该微生物在溶藻环境当中的数量相当稀少,在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后,我们终于分离得到一株对三角褐指藻具有溶藻效果的微生物,命名为KD531,经鉴定,它属于红杆菌科的Labrenzia属。KD531的溶藻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的影响,但对光照不敏感。同时KD531对多种藻类,尤其是绿藻,具有良好的溶藻活性。在KD531的破坏细胞壁作用下,目标藻的总蛋白、总磷脂及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均发生变化。趋化实验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KD531可以直接向目标藻细胞移动并与藻细胞直接接触,这种菌株与藻细胞的直接接触是菌株KD531溶藻机制的基础。上述研究成果帮助我们拓展了“菌-藻”关系理论,促进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对海洋生态安全、海洋渔业发展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ell death in a harmful algal bloom causing species Alexandrium tamarense upon an algicidal bacterium induction
杀藻细菌诱导后,有害藻华中的细胞死亡导致塔玛亚历山大藻物种死亡
  • DOI:
    10.1007/s00253-014-5886-1
  • 发表时间:
    2014-06
  • 期刊: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Zhang Huajun;Lv Jinglin;Peng Yun;Zhang Su;An Xinli;Xu Hong;Zhang Jun;Tian Yun;Zheng Wei;Zheng Tianling
  • 通讯作者:
    Zheng Tianling
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含海水污水中的硝化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洁;熊小京;郑天凌;黄凌风
  • 通讯作者:
    黄凌风
Combination of uniform design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coupling genetic algorithm: an effective way to obtain high yield of biomass and algicidal compound of a novel HABs control actinomycete.
均匀设计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相结合:新型HABs防治放线菌生物量和杀藻化合物高产的有效途径
  • DOI:
    10.1186/1475-2859-13-75
  • 发表时间:
    2014-05-24
  • 期刊: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Cai G;Zheng W;Yang X;Zhang B;Zheng T
  • 通讯作者:
    Zheng T
Mameliella phaeodactyli sp.. nov., a member of the family Rhodobacteraceae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algae Phaeodactylum tricomutum
Mameliella phaeodactyli sp.. nov.,从海洋藻类 Phaeodactylum tricomutum 中分离出来的红细菌科成员
  • DOI:
    10.1099/ijs.0.000146
  • 发表时间:
    2015-05-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Chen, Zhangran;Zhang, Jingyan;Zheng, Tianling
  • 通讯作者:
    Zheng, Tianling
Erythrobacter luteus sp nov., isolated from mangrove sediment
从红树林沉积物中分离出的藤黄红杆菌新种
  • DOI:
    10.1099/ijs.0.00028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Lei Xueqian;Zhang Huajun;Chen Yao;Li Yi;Chen Zhangran;Lai Qiliang;Zhang Jingyan;Zheng Wei;Xu Hong;Zheng Tianling
  • 通讯作者:
    Zheng Tianl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模拟潮汐和植被对湿地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涛;杨小茹;郑天凌
  • 通讯作者:
    郑天凌
运用双层平板技术评估海水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芘的污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蕴;郑天凌
  • 通讯作者:
    郑天凌
环境中放线菌及其抑藻活性物质研究的若干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新丽;郑天凌;傅丽君
  • 通讯作者:
    傅丽君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蕴;郑天凌;胡忠
  • 通讯作者:
    胡忠
几株新鞘氨醇杆菌的趋化性及其相关基因组成特点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晓敬;杨璐溪;Hetharua Buce;周梦凯;郑天凌;田蕴
  • 通讯作者:
    田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天凌的其他基金

高效直接杀藻菌LY03对有害赤潮硅藻的趋化特性与致死机制
  • 批准号:
    41576109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一株海洋高效抑藻活性肽产生菌的研究与利用
  • 批准号:
    3107044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生物在有毒赤潮藻产毒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30940002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我国近海海洋细菌的生态过程及关键菌群影响赤潮生消的机理
  • 批准号:
    4093084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海洋病毒调控有害赤潮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87606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海洋环境中高分子量PAHs降解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利用
  • 批准号:
    4057605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海洋抑藻基因的高效筛选及其在赤潮调控中的应用
  • 批准号:
    30370276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生物在海洋污染环境中的生物修复作用研究
  • 批准号:
    30070157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生物在海洋污染沉积环境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49676302
  • 批准年份:
    1996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生物对沿岸水域的污染及其对贝虾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 批准号:
    48900039
  • 批准年份:
    1989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