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菌群构成及复发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140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410.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与感染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Bacterial vagi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The recurrences and sustained infection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ffect the health of women severely. After standardized treatment with antibiotics, the common recurrence rate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re still very high. Our early work has found that patients who are considered to be cured according to Amsel and Nugent criteria have various microbiome composition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fter 7-14 days treatment of metronidazole. All these microbim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lusters. The recurrence rates of these three clusters are different. Therefore, stratified diagnosis, predicting recurrence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can be fulfilled clinically unless we conduct the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changes of vaginal flora after treatment. This project will discuss further and test and verify the correlation among metabolic changes and recurrences of species within different microbial composition. It will use metagenomics and metabolomic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combined with 16s rDNA high-throughput technique. It will provide foundation in theory for stratified diagnosis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for the recurrence of BV after standardized antibiotics treatment in clinic.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相关,其复发和持续性感染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甲硝唑治疗后远期的有效性低,复发率高。后续的治疗失败可能与某些特殊菌群的持续存在及其耐药性相关,但目前国内外缺少对BV菌群结构及复发机制的系统性研究。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经甲硝唑规范治疗后7-14天,Nugent评价为治愈的患者,高通量测序显示其阴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菌群大致可分为3簇且各簇的复发率存在差异。因此只有对BV的菌群结构及复发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在临床上实现预测复发及精准治疗。本课题将在高通量测序基础上,结合宏基因组及代谢组学,进一步探讨BV时阴道内的菌群结构,以及经甲硝唑、氯洁霉素规范治疗后阴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菌种功能及代谢环境变化与复发的相关性,探讨BV的发病机制,为临床上实现对BV复发患者的分层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复发和持续性感染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但目前国内外缺少对BV菌群结构及复发机制的系统性研究。因此只有对BV的菌群结构及复发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在临床上实现预测复发及精准治疗。..本研究收集了30名健康女性,132名BV患者经甲硝唑和克林霉素1:1治疗后0天、7天、1个月后的阴道分泌物,并进行菌群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①与健康女性相比,BV患者菌群构成及代谢产物有明显不同。BV组存在低浓度的氨基酸和二肽代谢物和较高浓度的氨基酸分解代谢物及多胺;②甲硝唑和克林霉素治疗BV后7天,两组阴道菌群和代谢产物无显著差异;③复发与不复发组患者停药后7天菌群和代谢产物有显著差异(P<0.05);④人型支原体对于BV的复发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明确了中国健康女性阴道内乳杆菌和厌氧菌的构成情况,了解了BV患者的阴道菌群构成、微生物基因及代谢功能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从BV的复发人群中,明确了复发状态时的菌群构成与BV初始状态是一致的(FDR > 0.05),是BV初始菌群的再次定植。我们也发现了停药后7天时,相应的差异菌群和差异代谢产物将能预测复发。同时人型支原体对于BV的复发存在一定的影响。以上结果为开发新的BV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或预防BV复发的新方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已经分离了阴道常见菌群,下一步将在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类器官模型中进行BV菌群和代谢产物与阴道上皮共培养,对BV治病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验证。..本课题进行中:①优化了引物对27F-338R的上游引物27F(27F'),优化后的引物对能更加客观地评估阴道加德纳菌和乳杆菌的构成及丰度,从而为准确研究BV状态时阴道菌群的变化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②分离培养阴道菌群,已得到132株人源乳杆菌以及阴道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星座链球菌、咽峡链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等,后续将用于阴道菌库建立及BV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③将宏基因组数据进行拼接整理,建立中国女性阴道微生物基因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R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
  • DOI:
    10.13283/j.cnki.xdfckjz.2020.05.00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锐;冯岩岩;吕涛;张蕾;王颖;冯宗昊;廖秦平
  • 通讯作者:
    廖秦平
甲硝唑和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 DOI:
    10.14109/j.cnki.xyylc.2019.03.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琼琼;刘瑛;文佳;陈锐;陶址;张蕾;廖秦平
  • 通讯作者:
    廖秦平
不同16S rDNA高变区选择对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研究差异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瑛;张琼琼;张蕾;王颖;吕涛;陶址;黄振宇;廖秦平
  • 通讯作者:
    廖秦平
Effect of ozonated water on normal vaginal microecology and Lactobacillus.
臭氧水对正常阴道微生态和乳酸菌的影响。
  • DOI:
    10.1097/cm9.000000000000021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Zhang Qiong-Qiong;Zhang Lei;Liu Ying;Wang Ying;Chen Rui;Huang Zhen-Yu;Lyu Tao;Liao Qin-Ping
  • 通讯作者:
    Liao Qin-Ping
Deep Neural Networks Offer Morphologic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深层神经网络提供细菌性阴道病的形态学分类和诊断。
  • DOI:
    10.1128/jcm.02236-20
  • 发表时间:
    2021-02-01
  • 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9.4
  • 作者:
    Wang, Zhongxiao;Zhang, Lei;Xu, Wei
  • 通讯作者:
    Xu, W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健康女性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冰冰;廖秦平
  • 通讯作者:
    廖秦平
ADAM 1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诚;廖秦平;欧奇志;董颖;于丽;张岩
  • 通讯作者:
    张岩
基于Ras-ERK信号通路探讨LOH发生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男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亮;徐阳;左文莉;杨慧霞;廖秦平;辛钟成;郭应禄
  • 通讯作者:
    郭应禄
阿司匹林对宫颈癌细胞系Caski 的生长抑制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毅;赵健;曹泽毅;廖秦平;周玲
  • 通讯作者:
    周玲
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感染细菌谱及敏感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秦平
  • 通讯作者:
    廖秦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