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抑郁情绪的认知易感素质多维暴露模式队列研究及其执行功能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269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006.儿童少年卫生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Depression heralds severe adverse health consequences for adolescents. While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and executive function are all causal agent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however, the potential risk of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and the exact executive function mechanisms linking both remain unclear. In this study, multidimensional exposure pattern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exposure content and dose after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including cognitive style,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and ruminat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efei. Two year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ill b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joint exposure to multidimensional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on the risk of depressive symptoms (follow-up 3 times, interval of six months), to confirm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oint exposure pattern to multidimensional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o compare relative risk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different exposure pattern of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which aims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early detection of high risk subgroup. Nested case-control design was added to the cohort study. By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Attention Networks Test (ANT),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and Tower of London (TOL) among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epressive symptoms, possible role of executive function on the association of joint exposure pattern to multidimensional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will be discussed. All these results would provide neuropsychological evidences for the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etiology of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青少年抑郁严重危害该人群的健康状况,认知易感素质及执行功能均与抑郁密切关联,但具有不同认知易感素质特征的青少年发生抑郁的危险性及其执行功能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抑郁情绪与认知易感素质(认知方式、功能失调性态度和冗思)横断面研究基础上,建立中学生抑郁情绪的认知易感素质多维暴露模式;通过对中学生抑郁情绪与认知易感素质多维暴露模式为期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两者的因果关系,比较不同认知易感素质暴露模式导致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性,识别导致抑郁情绪发生的认知易感素质特征与“超高危人群”,为青少年抑郁的病因学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新发抑郁和无抑郁情绪的学生进行ERP、ANT、WCST及TOL测试,探讨认知易感素质多维暴露模式导致中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的执行功能机制及不同暴露模式下执行功能机制的异同点,为青少年抑郁的认知易感素质领域病因学研究提供神经心理学依据。

结项摘要

青少年抑郁严重危害该人群的健康状况,认知易感素质及执行功能均与抑郁密切关联,但具有不同认知易感素质特征的青少年发生抑郁的危险性及其执行功能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抑郁情绪与认知易感素质(认知方式、功能失调性态度和冗思)横断面研究基础上,建立中学生抑郁情绪的认知易感素质暴露模式;通过对中学生抑郁情绪与认知易感素质暴露为期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两者的因果关系;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新发抑郁和无抑郁情绪的学生开展ANT、WCST、TOL、ERP及fMRI等测试,探讨认知易感素质暴露后抑郁情绪发生的执行功能机制。横断面调查显示,高中生中重度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8.1%,3个认知易感素质指标仅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情绪相关联(OR=1.03)。队列研究表明,第一、二、三次随访的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24.7%、21.1%和14.3%,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呈现随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DAS评分在P50、P75、P90及以上的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率基本呈现P90P75P50,提示DAS暴露可预测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且暴露水平越高,抑郁情绪发生的风险越大,但DAS对高中生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在2年后减弱。DAS暴露与抑郁情绪产生的神经心理学机制研究显示,DAS暴露后的抑郁和非抑郁学生在TOL的开始时间、WCST的持续应答数及持续错误数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DAS暴露后产生的抑郁情绪可能与认知灵活性及任务监测能力相关联;同时采用Flanker、Switch任务开展的fMRI和ERP测试结果也从一定程度上提示DAS暴露后产生的抑郁情绪可能与认知灵活性受损、冲突监测能力增强及冲突后适应能力降低有关。本项目研究结果为青少年抑郁的病因学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某校高一学生心理复原力及归因风格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巧红;王君;郭缨;陈圆圆;汪义超;张洪波
  • 通讯作者:
    张洪波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negative attribution style among ke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11.017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Chin J Sch Healt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u, XY;Wang, J;Liu, NP
  • 通讯作者:
    Liu, NP
安徽某高职院校“3+2”大四女护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7.07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护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进;魏锁;王君;王锦;黄平萍
  • 通讯作者:
    黄平萍
重点高中学生强迫症状流行特征及其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
  •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11.00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巧红;王君;刘乃鹏;刘晓宇;张洪波
  • 通讯作者:
    张洪波
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
  •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6.02.01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巧红;王君;郭缨;陈圆圆;汪义超;张洪波
  • 通讯作者:
    张洪波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Interactionandsonodynamicdamageactivityofacridinered(AD-R) tobovineserumalbumin(BSA)
吖啶红(AD-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和声动力损伤活性
  • DOI:
    10.1016/j.jlumin.2014.12.02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Luminesc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君
  • 通讯作者:
    王君
全脑CTP定量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管表面渗透性
  • DOI:
    10.13929/j.issn.1003-3289.2020.05.00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澜;吕晋浩;张荣举;罗春材;马笑笑;韩东山;齐叶青;杨铁;田成林;王君;马林;娄昕
  • 通讯作者:
    娄昕
Preparation of Ag Deposited TiO2 (Ag/TiO2) Composites and Investigation on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ctivity in Magnetic Field
Ag沉积TiO2(Ag/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磁场光催化降解活性研究
  • DOI:
    10.1134/s0036024414120449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0.7
  • 作者:
    王君
  • 通讯作者:
    王君
一种识别动态因子模型的秩条件——基于Gaussian似然函数的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君;韩猛;白仲林;缪言
  • 通讯作者:
    缪言
Livin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凡贺;王立国;王君;范广宇
  • 通讯作者:
    范广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