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激光显微切割和液质联用技术进行中药组织化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7349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2.中药鉴定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中药鉴定,包括药材的基原判定和品质评定,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也是开展中药研究的前提。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是主要的中药鉴定方法。两者具有简便易行、无污染、费用低等优点。然而,这两种鉴定方法均要求经验性,相对缺乏量化指标,急需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构建科学的、便捷的、普适的鉴定平台,以更好的继承并推广中药鉴定,保证中药安全有效。.本研究以祛风湿常用中药青风藤为对象,运用激光显微切割和液质联用技术分析其有效成分在药材显微组织及细胞中的分布,建立青风藤组织特征与有效成分的关系,从而探讨其有效成分的组织分布与动态积累规律,确立其性状、显微特征标准,为建立其他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标准提供参考,为药材或饮片商品规格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药材基原鉴定、品质评定以及安全有效性的判定提供快捷、可靠的新方法。

结项摘要

研究证实中药的外形、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等性状特征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中药横断面的性状特征与内部组织构造的关系密切。本项目突破以往组织化学研究的方法,应用激光显微切割器准确分离中药的不同组织和细胞,并进一步采用超高效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化学成分,从而准确获得有效成分在组织中分布的情况。立足于传统的中药经验鉴别,基于中药外形性状特征、显微组织结构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应用激光显微切割与超高效液质联用技术,实现中药组织与特定细胞内微量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中药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从而科学阐明中药“辨状论质”的内涵。本项目研究将为依据性状特征评价中药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阐明中药传统经验精髓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整理、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建立应用激光显微切割和液质联用技术进行中药组织化学研究的技术平台:以祛风湿常用中药青风藤为研究对象,首次应用激光显微切割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附超高解析质量精确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建立分析其有效成分在药材显微组织及细胞中的分布,建立青风藤组织特征与有效成分的关系,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2, 1248: 93-103)。结果发现青藤碱等生物碱成分主要分布在木质部,从而建立中药青风藤直径较大者,其品质较佳。这个研究结论与我们收集不同外观特征的青风藤样品,测定青藤碱含量的结果一致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5, 28: 105-109),亦与此前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直接定位青风藤横切面中的化学成分分布的结果一致(Analytical Chemistry. 2007, 79: 2745-2755)。上述结果显示,本项目建立的技术平台,可以有效建立中药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运用相似的方法,研究对中药草乌和附子中的毒性生物碱成分以及黄连生物碱、白芍化学成分在不同显微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Whole transverse section and specific-tissue analysis of secondarymetabolites in seven different grades of root of Paeonia lactiflora usinglaser microdisse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ormetry
激光显微切割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七种不同等级芍药根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全横切面和特异性组织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Junling Hou;Shengli Wei;Zhongzhen Zhao;Wenquan Wang
  • 通讯作者:
    Wenquan W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Indian Shodhana and Chinese processing methods for aconite roots by characteriz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通过表征和主要成分测定对印度传统附子与中国附子炮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 DOI:
    10.1186/1752-153x-7-169
  • 发表时间:
    2013-10-25
  • 期刊:
    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aiswal Y;Liang Z;Yong P;Chen H;Zhao Z
  • 通讯作者:
    Zhao Z
Tissue一specific metabolite profiling of alkaloids in Sinomenii Caulis using laser microdisse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一mass spectrometry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Yong Peng;Xia Yao;Hu一Biao Chen;Zhong-Zhen Zhao
  • 通讯作者:
    Zhong-Zhen Zh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何首乌考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鹂;郑金生;赵中振
  • 通讯作者:
    赵中振
槐米显微特征常数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药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鹂;赵中振;李娜;康廷国
  • 通讯作者:
    康廷国
本草著作中紫金牛属药物基原考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61222.02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童家赟;梁之桃;赵中振;邬家林
  • 通讯作者:
    邬家林
唐宋外来药物的输入与中药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孟华;赵中振;曹晖
  • 通讯作者:
    曹晖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珍藏古代中药考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中振;赵凯存;白效龙
  • 通讯作者:
    白效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中振的其他基金

《本草纲目》岭南药物考
  • 批准号:
    81373923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