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大潮汐不对称沉积中心在河口演变中的迁移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100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1.地貌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Change of maximum tidal asymmetric depocenter can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decadal-centurial scale estuarine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especially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which adjoin to Shanghai city with 24 million population. Although nowadays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sediment process between the maximum tidal asymmetric depocenter of the North Branch and that of the South Branch, people actually is not clear the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maximum tidal asymmetric depocenter in the North Branch and South Branch during the estuarine evolution process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Pb-210 and Cs-137 dating, this project try to measure the maximum sedimentary rate of every layers of sediment cores, and then illustrate the migration path of maximum tidal asymmetric depocenter in the North Branch and South Branch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 In addition, through MIKE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project plan to simulate the historical migration of maximum tidal asymmetric dynamic center in the North Branch and South Branch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Furthermore, the project want to find the relation of the annual maximum tidal asymmetric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f "floc sedimentation-erosion resuspension- silt consolidation" by super resolution measuring in-site. . Last, this project try to improve understand of different time-scale estuarine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by linkage of annual maximum tidal asymmetric depocenter.
年最大不对称沉积区是河口地貌变化最显著的区域,其变化决定了河口地貌演变趋向。现在长江口北支、南支的年最大不对称沉积中心时空差异巨大:北支深入口门内70km,沉积模式为“洪冲枯淤”,南支却在口门外20-30km;沉积模式为“洪淤枯冲”。然而人们并不清楚河口演变中汊道的年最大不对称沉积中心的时空差异的大小及其迁移规律。本项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Pb-210、Cs-137测年等方法,确认150年的长江口北支、南支年最大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用MIKE数学模型研究150年的最大不对称动力中心的变化。通过对底形、水文、泥沙高精度测量,将年最大不对称沉积过程分解到洪枯季大小潮的“悬浮泥沙沉积—冲刷再悬浮—淤泥固结”沉积过程,将小尺度的动力沉积过程与大尺度地貌演变联结起来,最终构建汊道年最大沉积中心时空差异变化驱动河口演变的模式,为河口动力地貌研究提供新视角。

结项摘要

年最大不对称沉积区是河口地貌变化最显著的区域,其变化决定了河口地貌演变趋向。现在长江口北支、南支的年最大不对称沉积中心时空差异巨大:北支深入口门内70km,沉积模式为“洪冲枯淤”,南支却在口门外20-30km;沉积模式为“洪淤枯冲”。然而人们并不清楚河口演变中汊道的年最大不对称沉积中心的时空差异的大小及其迁移规律。也不清楚伴沉积中心迁移带来的河势变化对整个河口沉积、地貌、资源、生态的影响。.本项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实测高精度水文、泥沙资料、沉积物粒度和Pb-210、Cs-137测年资料,追踪长江感潮河段,长江口北支、南支和三角洲的沉积地貌的变化规律。发现1)150年来,长江口北支最大沉积中心由E122o上移到E121.5o,上移约60km;南支最大沉积中心由E122.15o下移到E122.3,下移约15km。同时北支河槽面积和体积分别萎缩68%和82%。2)流域减少已经导致长江感潮河段沉积由总体淤积转为总体冲刷。3)伴随着河口河势变化与流域减沙,河口三角洲沉积由进积转为退积。成果系统回答了150年来,强烈人类活动干扰背景下,长江河口沉积地貌的转变特征。.利用高精度水沙测量资料和MIKE数学模型探究河口最大不对称动力中心(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理和差异。发现1)南支最大沉积与浑浊带的形成主要与盐水楔强度控制;而北支最大沉积与浑浊带的形成主要与河槽潮汐变形强度控制。2)同时定量揭示了河口汊道、潮滩大小潮、涨落潮过程中冲淤的不对称特征。结果为河口不对称沉积机制及差异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利用河口沉积物生源要素指标、河口盐度与上海淡水资料,探究河口最大不对称沉积中心演化以及流域物质变化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1) 河口沉积性TOC和BSi呈现上升趋势,但BSi/TOC却呈现下降趋势,河口藻类结构发生显著演变。2)伴随着长江口北支的萎缩,北支的盐水楔远深入河口内部80km,并在冬季高概率入侵南支,造成南支盐度异常,严重威胁上海水资源安全。成果回答了河口最大沉积中心演化及流域变化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长江分汊河口涨、落潮悬沙不对称特征及季节性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乔立新;张国安;何青;张卫国;李茂田
  • 通讯作者:
    李茂田
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枯季大小潮悬沙峰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艾威;李茂田;刘晓强;李为华;牛淑杰;同萌
  • 通讯作者:
    同萌
Sedimentary transition of the Yangtze subaqueous delta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Inspiration for delta response to future decline of sediment supply
长江水下三角洲百年沉积转型:三角洲应对未来沉积物供给减少的启示
  • DOI:
    10.1016/j.margeo.2020.10627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Marine Geology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Zhan Qing;Li Maotian;Liu Xiaoqiang;Chen Jing;Chen Zhongyuan
  • 通讯作者:
    Chen Zhongyuan
埃及Burullus潟湖沉积生源要素变化: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0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沉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麻福伟;李茂田;刘演;赵小双;陈中原;AlaaSalem;AbuShamaA.M;MohamedM.Elhossainy
  • 通讯作者:
    MohamedM.Elhossainy
三沙湾水质分布特征对陆源污染、湾内养殖的响应
  • DOI:
    10.13634/j.cnki.mes.2021.01.00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淑杰;李茂田;同萌;刘晓强;林沐东;尹国宇
  • 通讯作者:
    尹国宇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三峡建坝后长江宜昌-汉口河段水沙与河床的应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茂田;陈中原;尹道卫;韦桃源
  • 通讯作者:
    韦桃源
长江河口南港枯季沙波对安全航行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测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为华;陈建勇;付桂;程和琴;李茂田;李九发
  • 通讯作者:
    李九发
中全新世以来杭州湾古气候、环境变迁及对良渚文化的可能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湖泊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演;李茂田;孙千里;陈中原
  • 通讯作者:
    陈中原
中国4.0kaBP前后气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史前文明变迁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亚君;孙千里;陈静;李茂田
  • 通讯作者:
    李茂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茂田的其他基金

长江中下游典型大坝水库泥沙淤积过程中溶解硅滞留行为探究
  • 批准号:
    4127152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