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有序阵列电极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7617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09.光化学与电化学工程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blocking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fuel cell technology. Array electrode seems to be one of the potential ways to solve the ORR problem.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transportation and polarization loss model for ORR in Pt array electrode, releases its effect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ORR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and finally investigates the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among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migration rate of reactant and the polarization los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key factors to the power output. At the same time,orderly Pt nanorods array electrodes which are fabricated using the template-assisted electrodeposition verifie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consequently an optimized structure of array electrode is put forward.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we prepare the Pt/PANI array orderly by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and provides new trains of thought and theory basi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fuel cell membrane electrode development.
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及其反应所需的贵金属催化剂已成为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制约因素。有研究表明,有序化电极是解决氧还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项目将构建铂有序阵列电极氧还原反应传质模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有序阵列Pt电极表面原子状态并揭示其对ORR催化活性的影响,阐明电极结构参数与反应物产物的传输迁移速率和氧还原极化损失的内在联系规律,确定影响因素及增强传输速率的机制;同时将采用模板法电化学沉积制备有序Pt纳米棒阵列电极,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从而提出适宜的有序化阵列结构参数。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在电化学聚合聚苯胺(PANI)阵列上用电化学沉积Pt的方法,制备有序Pt/PANI阵列电极,为下一代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且绿色环保的能源转化与存储装置。然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受到了阴极侧缓慢的氧还原反应动力学及其催化过程所需贵金属催化剂成本的严重制约。有研究表明,有序化电极的研发有助于解决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因此,本项目构建了铂有序阵列电极氧还原反应传质模型,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有序阵列Pt电极表面原子状态,揭示了在单层Pt原子表面氧气吸附形式与反应机制,同时单层Pt表面的氧气还原反应“分解机制”反应能垒略低于“协同机制”(约0.24 eV)。基于电极过程反应动力学方程和扩散方程,推导出有序膜电极中催化层的氧气极限扩散厚度为40 µm,并且随着铂纳米棒直径增加,产生电流密度 1.5 A cm-2@0.67 V 所需有序膜电极的极限厚度也逐渐增加,阐明了电极结构参数与反应物产物的传输迁移速率和氧还原极化损失的内在联系规律,确定了影响因素及增强传输速率的机制。为了电化学沉积法制备有序Pt纳米棒阵列电极,首先确定了不同沉积电压下铂颗粒粒径与生长时间关系,推导出在沉积电压为300 mV时铂纳米颗粒生长速率超过 10 nm s-1。随着沉积时间增长,成核生长机制由动力学控制向扩散控制转换。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电化学聚合聚苯胺(PANI)阵列上用电化学沉积Pt 的方法,确定了采用阶梯电流法合成PANI纳米阵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高氯酸溶液浓度为 0.6 mol L-1,苯胺溶液浓度为 0.2 mol L-1,电流密度为[20/10] µA cm-2,电聚合时间[1800/3600] s。采用恒电势沉积法制备 PANI-PtED有序纳米阵列的比活性和质量活性分别为718.36 µA cm-2Pt 和 0.0771 A mg-1Pt。Pt 膜电极为阴极的单电池开路电压约为 0.91V,当负载电压为 0.6V 时,单电池电流密度可达 0.7A cm-2。本项目制备的有序 Pt/PANI 阵列电极,为下一代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Polyaniline derived N- and O-enriched high surface area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s as an efficient metal-free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聚苯胺衍生的富氮和富氧高表面积分级多孔碳作为有效的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
  • DOI:
    10.1016/j.electacta.2017.09.175
  • 发表时间:
    2017-12
  • 期刊:
    Electr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Zhou Fen;Wang Guangjin;Huang Fei;Zhang Yue;Pan Mu
  • 通讯作者:
    Pan Mu
Density functional studies of zirconia with different crystal phase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不同晶相氧化锆氧还原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 DOI:
    10.1039/c5ra14731j
  • 发表时间:
    2015-10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Guangjin Wang;Xiaobo Chen;Fei Huang;Sheng Wen;Chunli Gong;Hai Liu;Fan Cheng;Xuan Zheng;Genwen Zheng;Mu Pan
  • 通讯作者:
    Mu Pan
A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igh and Low Pt Loading in Pt/C Catalysts by Rotating Disk Electrode
转盘电极对 Pt/C 催化剂中高、低 Pt 负载量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DOI:
    10.20964/2017.06.91
  • 发表时间:
    2017-06-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Rao, Yan;Zhou, Fen;Pan, Mu
  • 通讯作者:
    Pan, Mu
Simple and fast synthesis of polyaniline nanofibers/carbon paper composites as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简单快速合成聚苯胺纳米纤维/碳纸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
  • DOI:
    10.1016/j.est.2016.05.011
  • 发表时间:
    2016-08
  • 期刊: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 影响因子:
    9.4
  • 作者:
    Guangjin Wang;Yue Zhang;Fen Zhou;Zixu Sun;Fei Huang;Yi Yu;Lei Chen;Mu Pan
  • 通讯作者:
    Mu Pan
二次烧结气氛对La_(0.7)Sr_(0.3)MnO_3氧还原催化活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材料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广进;程凡;徐甜;余意;文胜;龚春丽;刘海;汪杰;郑根稳;潘牧
  • 通讯作者:
    潘牧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自组装合成Fe-N-C-PANI 有序介孔结构催化剂及其在酸性条件下的氧还原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欢;李赏;刘畅;郭伟;潘牧
  • 通讯作者:
    潘牧
质子交换膜击穿电压特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绝缘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尤兰轩;谭金婷;潘牧
  • 通讯作者:
    潘牧
PEMFC动态加载时的内阻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池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斌;余意;华周发;刘震;潘牧
  • 通讯作者:
    潘牧
燃料电池微孔层在反极高电势下的电化学腐蚀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江峰;蔡超;饶妍;谭金婷;潘牧
  • 通讯作者:
    潘牧
微量热法研究碱土金属离子与18-冠6结合的热力学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牧;李曦;刘鹏
  • 通讯作者:
    刘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潘牧的其他基金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局域氧传输机理研究及高通量氧传输电极设计
  • 批准号:
    21875177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无机非金属材料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核心组件催化效率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
  • 批准号:
    50632050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1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自组装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研究
  • 批准号:
    20576106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碳化硅基材料抗氧化腐蚀涂层研究
  • 批准号:
    59602008
  • 批准年份:
    1996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