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8500-7000年先民和动物食物结构及生存环境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300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01.同位素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Huaihe River is the bridge that connecting the cultural areas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and Yellow River, as well as the key areas of prehistor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However, it is unclear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domestication situation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especially the Middle and Lower Huaihe River). Recently, based on using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reveals the diet structure of our ancestors and animal, as well as explore prehistoric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domesti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hotspots of bio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Shunshanji and Hanjing site (8500-7000BP), Sihong County, China unearthed the earliest rice remains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pigs, dogs and other animal bones. It provides a wealth of material to explor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s well as animal domestication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C, N, O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on human and animal bones and teeth from the early and mid- Neolithic site of Shunshanji and Hanjing,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reveal the diet structur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human and animal,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domestic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Huaihe River Basin. By distinguishing the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ild animal, livestock and human, we try to create a new way to study animal domestication.
淮河流域是连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区的枢纽和桥梁,也是史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域,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淮河流域农业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淮河流域(特别是淮河中下游地区)早期农业发展和家畜驯化状况目前尚不明朗。近年来,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先民和动物食物结构,探讨农业起源和发展以及家畜驯化,已成为国内外生物考古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江苏泗洪顺山集和韩井遗址(8500-7000BP)出土了淮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以及大量猪、狗等动物骨骼,为探讨淮河流域农业起源和发展、家畜驯化研究提供了丰富材料。本项目拟对顺山集和韩井等新石器早中期遗址人和动物骨骼及牙齿进行C、N、O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其食物结构和生存环境,探讨淮河中下游早期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家畜驯化,并通过区别野生动物、家畜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差异,尝试建立一个研究家畜驯化的新途径。

结项摘要

淮河流域是连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区的枢纽和桥梁,也是史前农业发展和家畜驯化的关键区域,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本项目从古人类和动物的食物结构和生存环境角度对先民生计方式和动物驯化行为进行了探讨。方法上采用了胶原蛋白稳定同位素分析,结合考古出土生计方式及环境信息相关的遗存,综合探讨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及人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最终来探讨本区域史前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动物驯化的情况。我们发现顺山及遗址,作为淮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史前遗址,也是整个淮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很可能已经有了猪的驯化。作为淮河上游的新时期时代早期遗存,贾湖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家猪,本项目的研究揭示了淮河中下游同时期可能存在的家畜驯化情况。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早期鲜卑人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10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文;陈凤山;孙祖栋;Richards MP
  • 通讯作者:
    Richards MP
拓跋鲜卑殉牲习俗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南方文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文
  • 通讯作者:
    张国文
古食谱分析方法与中国考古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文
  • 通讯作者:
    张国文
浙江塔山遗址人和动物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 DOI:
    10.16143/j.cnki.1001-9928.2015.02.01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夏考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文;蒋乐平;胡耀武;司艺;吕鹏;宋国定;王昌燧;Michael P.Richard;郭怡
  • 通讯作者:
    郭怡
鉴别古代家猪与野猪的方法探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文
  • 通讯作者:
    张国文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压电波动测量的套筒灌浆缺陷检测试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压电与声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乔龙西;肖扬;罗晓生;张国文;许云鹏;许斌;夏颂
  • 通讯作者:
    夏颂
量子比特在两个XY自旋环境中的纠缠动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修兴;张国文
  • 通讯作者:
    张国文
2,4-二氯苯氧乙酸与小牛胸腺DNA的沟槽结合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开心;张国文
  • 通讯作者:
    张国文
麦芽酚与小牛胸腺DNA的沟槽结合作用
  • DOI:
    10.13764/j.cnki.ncdl.2016.03.00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开心;周智圣;付马婉瑶;刘丹;张国文
  • 通讯作者:
    张国文
光谱法研究农药氰戊菊酯与DNA相互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业鹏;张国文
  • 通讯作者:
    张国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