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磷循环的生物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37053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311.土壤生态学
- 结题年份:2017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刘世忠; 尹光彩; 程徐冰; 黄文娟; 李义勇; 方熊; 龙凤玲;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Soil phosphorus (P) deficiency has been a serious problem in som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which would become more serious under the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eviously, the studies about plant adaptation to soil low P stress mostly focused on agricultural crops and plantation tree species. And most of the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homogeneous soil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cerned on the adaptation of native species to the low P stress in the heterogeneous soil. Hence, this project aims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adjust and adaptation mechanisms to low P concentrations in natural forest types of southern subtropical areas via some long-term forest plots. The strategy and mechanism of P absorption by the main dominant tree species under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will be analyzed and clarifi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icrobe to P absorption by the trees will be evaluated. Besides, the P cycling mechanism of natural forests and the key factors which affect soil P availability in the heterogeneous soil will also be discovered. I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proof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forest ecosystem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licy making for forest management department.
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缺磷问题严重。在全球变化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变的现实状况下,这种问题或将更为突出。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仅仅对部分农业和林业栽培植物的低P适应机制展开了研究,且这些研究大都在均质土壤中进行,而较少开展自然林植物对高度异质森林土壤环境的低P适应研究。基于目前拥有的长期野外控制实验研究平台,本项目拟研究南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磷循环的生物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阐明全球变化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变状况下南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植物吸收P的策略及其机制;评估微生物对植物吸收土壤P的贡献;了解异质土壤环境的自然林内P的循环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以及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缺磷问题严重。在全球变化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变的现实状况下,这种问题或将更为突出。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仅仅对部分农业和林业栽培植物的低P适应机制展开了研究,且这些研究大都在均质土壤中进行,而较少开展自然林植物对高度异质森林土壤环境的低P适应研究。基目前拥有的长期野外控制实验研究平台,本项目拟研究南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磷循环的生物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本项目主要研究结果为:(1)CO2 浓度升高,使土壤湿度加大,提高土壤无机P含量,促进植物对P的吸收,导致某些树种植物体 N:P 的下降。在 CO2 浓度升高的背景下,相比于非豆科植物,N 添加更有利于降低了豆科植物的 N:P。植物体 N:P 的变化主要与其 P 含量的变化有关。(2)模拟酸雨加剧了南亚热带森林土壤酸化与P限制;当前大气N沉降背景下,豆科树种比非豆科树种有更高的土壤P吸收能力。(3)增温会促进凋落物的分解,使植物生长可利用性P养分含量增加,但是增温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含量释放率的促进程度与凋落物树种有关;增温对植物P含量的影响因生态系统类型和树种的不同而不同。(4)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全年的干旱会降低土壤有机 P 的矿化潜力,而在雨季,降雨量的增加将不利于季风林土壤有机 P 的矿化;干旱处理下,不同树种P的吸收能力不同,同时干旱处理时间和强度也会影响树木对P的吸收能力。(5)南亚热带森林磷循环综合受大气CO2浓度升高、酸沉降、增温及干旱的联合影响,这些影响通过改变微生物组成及磷酸酶活性共同影响着森林磷循环。本项目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以及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目已经发表18篇文章,其中SCI刊物发表14篇。发表的文章全部标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第一或者第二资助。目前,本项目已经超额完成了本项目发表论文的任务要求。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氮添加对南亚热带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龙凤玲;李义勇;方熊;黄文娟;刘双娥;刘菊秀
- 通讯作者:刘菊秀
两种AMF对巨菌草根际土壤Cd 生物可利用性以及Cd积累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姬朋朋;尹光彩;陈志良;周 兵;林亲铁;刘千钧;刘 德玲
- 通讯作者:刘 德玲
不同氮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南亚热带4个主要树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双娥;李义勇;方熊;黄文娟;龙凤玲;刘菊秀
- 通讯作者:刘菊秀
Different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ix Subtropical Tree Species to Warming.
六种亚热带树种对变暖的不同生长和生理响应
- DOI:10.3389/fpls.2017.01511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5.6
- 作者:Li Y;Zhou G;Liu J
- 通讯作者:Liu J
不同铁矿物对水稻土砷的稳定化效果及机制
- DOI:10.13671/j.hjkxxb.2016.0441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钟松雄;尹光彩;何宏飞;黄润林;陈志良;林亲铁;彭焕龙;王文科
- 通讯作者:王文科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降水变率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分布格局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德强;周国逸;邓琦;陈小梅;刘菊秀;褚国伟
- 通讯作者:褚国伟
丘陵林地土壤酸化改良剂的集中施用-自然扩散修复技术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方熊;刘菊秀;尹光彩;赵亮;刘世忠;褚国伟;李义勇
- 通讯作者:李义勇
增温对南亚热带混交林4个树种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的影响
- 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5.005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旭;列志旸;吴婷;黄楚敏;刘世忠;刘菊秀;傅松玲;李义勇
- 通讯作者:李义勇
降水变化、氮添加对鼎湖山主要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方熊;刘菊秀;张德强;刘世忠;褚国伟;赵亮
- 通讯作者:赵亮
CO2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对南亚热带主要乡土树种及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亮;周国逸;张德强;段洪浪;刘菊秀
- 通讯作者:刘菊秀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刘菊秀的其他基金
增温对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氮循环的影响
- 批准号:41977287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1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气温上升影响下南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乡土树种生长差异化原因探究
- 批准号:31570482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6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碳输入变化对南亚热带主要森林土壤碳沉积及过程的影响
- 批准号:31070439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3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南亚热带地区赤红壤C沉积潜力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 批准号:30700112
- 批准年份:2007
- 资助金额:17.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