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断点监测功能的BOTDA传感性能提升方法及其传感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30709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 (BOTDA) based on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SBS) is one of the key distributed sensing technique. BOTDA with its high performance is widely used in the structure health monitoring (SHM). A fatal drawback in traditional BOTDA is the requisite of access to both fiber-ends. This implies that the BOTDA doesn't work when a break occurs along the fiber under test. Moreover, the Brillouin gain spectrum(BGS) reconstruction in sequence makes it only static and nonreal-time measurement. In this project, we propose a novel hybrid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 combined the Rayleigh and Brillouin scattering. In this hybrid sensor system, the coherent detection,pulse coding and double sideband(DSB)probe techniques would be applied to bestow BOTDA with the capacity of break interrogation,long distance and high accuracy sensing. In this project, we would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model to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BOTDA combined the coherent detection, pulse coding and the DSB probe technique; Furthermore, the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s and key technologies would be explored systematically;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proposed configuration can offer a novel multifuction long distance and high accuracy Brilloui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with long sensing distance and high accuracy, which would provide some key technological supports and academic accumulation for our country in the structure health monitoring.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是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高性能的BOTDA在大型结构健康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BOTDA双端接入方式意味着当光纤链路中出现断点时,BOTDA将不能工作;此外,传统BOTDA采用布里渊增益谱(BGS)逐点重构的方式使其仅限于温度/应变非实时静态测量。本项目旨在提出一种融合瑞利和布里渊散射的新型混合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该技术融合了相干探测、脉冲编码技术和双边带探测技术,使得BOTDA系统具有断点监测功能和长距离、高精度传感能力;另一方面,针对该技术,建立融合相干探测、脉冲编码和双边带探测的BOTDA的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其传感特性、内在机理及关键技术。本项目的研究有望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新型长距离、高精度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为我国自主构建高效结构健康监测新体系提供部分关键技术的支持和学术积累。

结项摘要

高性能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大型结构健康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项目实施以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理论和实验研究了一种基于相干探测和双边带探测的,能进行动态应变和温度同时传感的BOTDA传感技术,对工作频率点的选择做了理论模拟分析,实验上对双参量同时传感做了充分的研究,最终在10.6km的传感光纤上实现了一个温度事件和两个应变引起的振动事件(振动频率为7.00Hz 或 10.00Hz)的同时传感测量,同时系统获得了3m的空间分辨率,1.2°C温度精度和0.67Hz 频率测量分辨率;设计了一种同时采用了光差分参量放大、三频探测光和相干探测三种技术的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保证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具有较长传感距离的同时,还能实现次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测量精度;设计了一种单端结构动态测量的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该方案采用测量布里渊相移的方式代替传统扫描布里渊增益谱的形式作为测量依据,并利用传感光纤末端的端面反射光作为探测光,实现单端动态参量的实时测量,解决了传统BOTDA出现断点不能测量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同时采用了布里渊增益谱双斜率频点辅助法和相干探测两种技术的动态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 克服了传统布里渊增益斜率频点辅助法中泵浦脉冲光功率波动对测量精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光子探测器的布里渊分布式温度传感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系统以瑞利散射/反斯托克斯功率比作为温度的信号,系统获得了18dB的动态范围(对应90km的传感距离),在42.5 km 传感光纤末端获得了1.2 m 的空间分辨率和1.7 °C的温度测量精度;对采用正交偏振态脉冲对的相位OTDR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该方法能有效压制传统方案中的偏振相关噪声,同时还对带有超弱光栅列阵的相位OTDR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方面的实验研究,在光栅间隔为50m,传感光纤5km的实验中实现了4m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和三点弯曲测试法测量金属梁杨氏模量的新方法,并实验测量了铁梁和铜梁的杨氏模量;理论模拟和研究了微纳米颗粒尺寸对其毛细力和范德华力的影响,为下一步进行光纤微纳传感做基础研究。. 项目研究期间,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5篇,1篇中文核心,申请了5项专利,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授权,2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中,参加了4次学术会议,协助培养了3名硕士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apillary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between micr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in humid air
潮湿空气中不同尺寸微粒之间的毛细管力和范德华力
  • DOI:
    10.1080/01694243.2015.1111834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Yang, Li;Hu, JunHui;Bai, Kezhao
  • 通讯作者:
    Bai, Kezhao
Polarization dependence of phase-sensitive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and its sup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orthogonal-state of polarization pulse pair
相敏光时域反射计的偏振依赖性及其基于偏振脉冲对正交态的抑制方法
  • DOI:
    10.1117/1.oe.55.7.074109
  • 发表时间:
    2016-07-01
  • 期刊:
    OPT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Zhang, Yixin;Xu, Yemian;Zhang, Xuping
  • 通讯作者:
    Zhang, Xuping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金属梁杨氏模量的测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全文文;康娟;阳丽;胡君辉
  • 通讯作者:
    胡君辉
Strain-induced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BOTDA system combined frequency sweeping and slope-assisted techniques
应变引起的振动和温度传感 BOTDA 系统结合了扫频和斜率辅助技术
  • DOI:
    10.1364/oe.24.01361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Jun Hui Hu;Lan Xia;Li Yang;Wenwen Quan;Xuping Zhang
  • 通讯作者:
    Xuping Zhang
Enhanced Phi-OTDR system for quantitative strain measurement based on ultra-weak fiber Bragg grating array
基于超弱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的增强型Phi-OTDR定量应变测量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Opt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Shan, Yuanyuan;Sun, Zhenhong;Fu, Siyi;Zhang, Yixin
  • 通讯作者:
    Zhang, Yix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教育改革形势下高校物理实验虚拟仿真教学发展趋势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广西物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桂媚;李锋;沈洪涛;王力虎;潘福东;胡君辉;梁维刚
  • 通讯作者:
    梁维刚
由覆杯实验引申的压强问题研究
  • DOI:
    10.19655/j.cnki.1005-4642.2019.04.01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物理实验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庄党;张帆;张立娜;胡君辉;杜婧;全文文;阳丽
  • 通讯作者:
    阳丽
基于SPS光纤结构的高灵敏度曲率传感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杭林;胡君辉
  • 通讯作者:
    胡君辉
波长扫描型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晓东;路元刚;胡君辉;李密;张旭苹;Zhao Xiaodong Lu Yuangang Hu Junhui Li Mi Zhang Xu
  • 通讯作者:
    Zhao Xiaodong Lu Yuangang Hu Junhui Li Mi Zhang Xu
A BOTDA wth break interrogation function over 72 km sensing length
具有超过 72 公里传感长度的中断询问功能的 BOTDA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胡君辉;张旭苹
  • 通讯作者:
    张旭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君辉的其他基金

基于多模光纤的大应变动态范围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
  • 批准号:
    6216500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6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新型动态和双参量测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和机理的研究
  • 批准号:
    6156500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