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展私有区块链关键问题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67207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203.软件理论、软件工程与服务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BlockChain, as a disruptive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reshape the digital society, is a new area of the industry’s most concerned about since 2015. It is a non-tampering, traceable and decentralized distributed ledger database and is becoming future the infrastructure and basic protocol for governance mechanisms of Internet in the future, and it would make the financial, legal and computer industries have a huge change. Since this is a new field, it lack of more systematic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application.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ree main issues of the current constraints to BlockChai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irstly, we put forward a scalable private BlockChain structure and studied the mixed architecture of the combination of BlockChain and cloud computing to support the combination of BlockChain and the existing general applied big data architecture. Secondly, we studied some core algorithms of BlockChain abound the system structure, such as consistency algorithm, interoperability and storage, then we put forward th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formal method of smart contract on the Blockchain to make smart contract to be the basic protocol for the digital intelligent behavior providing protection. Finally, we select a typical banking system as a validation and demonstration, and the purpose is to be the leader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区块链(BlockChain)作为重塑数字社会的颠覆性创新技术,2015年以来成为业界最关注的新领域,它是一种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式数据库,正成为未来互联网治理机制的基础架构和基础协议,将使互联网金融、法律以及公信力等行业产生巨大的变革。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尚缺乏较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课题将重点研究当前制约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私有区块链系统结构,研究了区块链与云计算结合的混合体系架构,以支持区块链和现有普遍应用的大数据架构的融合;其次,围绕这个体系结构,研究了区块链的一致性性、互操作性和存储等核心算法;然后提出研究区块链上智能合约形式化设计与验证的的方法,以支持智能合约未来作为区块链上数字智能行为提供保护的基础协议;最后,选取一个典型的银行系统应用作为验证与示范。目的是引领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结项摘要

区块链(Blockchain)作为重塑数字社会的颠覆性创新技术,2015年以来成为业界最关注的新领域,它是一种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式数据库,正成为未来互联网治理机制的基础架构和基础协议,将使互联网金融、法律以及公信力等行业产生巨大的变革。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尚缺乏较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课题将重点研究当前制约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私有区块链系统结构,研究了区块链与云计算结合的混合体系架构,以支持区块链和现有普遍应用的大数据架构的融合;其次,围绕这个体系结构,研究了区块链的一致性性、互操作性和存储等核心算法;然后提出研究区块链上智能合约形式化设计与验证的方法,以支持智能合约未来作为区块链上数字智能行为提供保护的基础协议;最后,选取一个典型的银行系统应用作为验证与示范。目的是引领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7)
专利数量(7)
众筹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信息安全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洁华;高灵超;许玉壮;白晓敏;胡凯
  • 通讯作者:
    胡凯
HistLock plus : Precise Memory Access Maintenance Without Lockset Comparison for Complete Hybrid Data Race Detection
HistLock plus:无需锁集比较即可进行精确的内存访问维护,以实现完整的混合数据竞争检测
  • DOI:
    10.1109/tr.2018.283222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Yang Jialin;Jiang Bo;Chan W. K.
  • 通讯作者:
    Chan W. K.
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研究
  • DOI:
    10.13328/j.cnki.jos.00523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软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维德;郁莲;王荣;刘娜;邓恩艳
  • 通讯作者:
    邓恩艳
Test Case Generation for Boolean Expressions by Cell Covering
通过单元格覆盖生成布尔表达式的测试用例
  • DOI:
    10.1109/tse.2017.266918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EEE} Trans. Software E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an Yu;Wei-Tek Tsai
  • 通讯作者:
    Wei-Tek Tsai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high-performance permissioned blockchains
高性能许可区块链的系统架构
  • DOI:
    10.1007/s11704-018-6345-4
  • 发表时间:
    2019-12-01
  • 期刊: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Feng, Libo;Zhang, Hui;Sun, Simeng
  • 通讯作者:
    Sun, Sim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本体的面向服务业务流程快速生成方法(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通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维德;刘正;陈俊亮;彭泳
  • 通讯作者:
    彭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