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药剂学特征指示性的中药复方(二至丸)质量评价新方法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0285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303.中西医结合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harmaceutics contains plenty of ingredients with various chemical struct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control (QC) level of TCM pharmaceutics, the QC markers have to be selected reasonable. For screening the marker, the activity and bioavailability have to be considered to reflec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ERZHIWAN is selected as the model drug of the subject. The estrogen-like activity of the ingredients in ERZHIWAN as well as the biopharmaceutical properties (Dissolution, Stability, Permeability, etc.) are screened and evaluated rapidly by using in-vitro method. 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is established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 after standardization and mathematization of all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advanced analytical method is utilized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with biopharmacy-indicating property. The multi-ingredients determination, biopharmaceutical characters, mathematic model are integrated by the subject to establish a precise and reliabl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TCM pharmaceutics. The method provides a new scientific idea and methodology of TCM QC research.
中药复方制剂中包含化学成分种类多样、结构各异,建立指标合理和科学内涵丰富的质量评价方法是提高中药制剂质控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指标成分的筛选,现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大多缺乏对其活性和体内利用程度等属性的考察;选择的指标成分往往不具备活性或不能被机体利用,不能反映和保障药物临床疗效。本课题以中药复方制剂二至丸为模型药物,首先基于临床疗效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雌激素样活性快速筛选;进而建立(溶出度、稳定性、渗透性等)生物药剂学属性快速评价模式;将多种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后,利用多元数理统计模型建立的效应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利用先进分析技术构建生物药剂学特征指示性的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拟将多成分含量测定-活性-生物药剂学特征-数学模型构建相整合,形成一种准确、可靠的中药复方制剂(二至丸)质量评价方法。以期提高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精度和合理性,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验范例。

结项摘要

中药复方制剂中包含化学成分种类多样、结构各异,建立指标合理和科学内涵丰富的质量评价方法是提高中药制剂质控水平的重要途径。吸收是药物发挥疗效的前提,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多样,对活性成分进行体内吸收研究难以逐一进行,课题以中药复方制剂二至丸为模型药物,建立一种体外快速评价药物体内吸收行为的生物药剂学分类评价方法,并将方法予以改进,使之适用于中药复方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评价。本研究BCS分类结果及生物药剂学属性各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较好,符合口服制剂生物药剂学评价一般规律,为中药口服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及吸收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科学依据。吸收是药物发挥疗效的前提,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多样,对活性成分进行体内吸收研究难以逐一进行,课题以中药复方制剂二至丸为模型药物,建立一种体外快速评价药物体内吸收行为的生物药剂学分类评价方法,并将方法予以改进,使之适用于中药复方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评价。采用三种体外方法及两种计算机软件模拟的方法对二至丸代表成分进行生物药剂学属性的评价,采用平衡溶解度法测定代表成分的溶解度,应用外翻肠囊法、Caco-2细胞模型和油水分配系数考察代表成分的渗透性,并利用绝对生物利用度考察药物真实的体内吸收程度,以经典BCS为依据,结合以上溶解性和渗透性两个指标对二至丸代表成分进行经典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在药物溶解度、透过性的基础上增加溶出度及稳定性的考察,建立改良的生物药剂学分类方法(Mod-BCS)。二至丸中代表成分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和女贞苷均为BCS Ⅲ药;木犀草素实测值和预测值为BCS Ⅲ/Ⅰ药;而齐墩果酸在酸性介质中,被归为BCS Ⅱ/Ⅳ类药。以此结果为基础,判断中药口服制剂二至丸可归为BCS Ⅲ药物,透过性为其吸收的限速因素。增加加权方法的Mod-BCS分类方法结果与经典BCS结果基本一致,可知溶出度和稳定性对其产生影响。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适于中药复方口服制剂的体外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其与经典评价方法相关性较高,证明了体外评价及计算方法可用于中药制剂体外评价的合理性。本研究为中药口服药物体内过程研究、中药制剂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服务于中药制剂产业化奠定技术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女贞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亭亭;王萌
  • 通讯作者:
    王萌
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辽宁中医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萌;任晓亮;刘虹
  • 通讯作者:
    刘虹
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辰翔;谭乐俊;王萌;朱彦
  • 通讯作者:
    朱彦
Stability-indicating Method of Specnuezhenide in Bulk Drug and Its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Degrad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
原料药中特女贞胺的稳定性指示方法及其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和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Medicinal Pla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 ZHU;Xiumei GAO;Xiaoliang REN;Meng Wang
  • 通讯作者:
    Meng Wang
橙皮苷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萌;任晓亮;刘虹
  • 通讯作者:
    刘虹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 novel 2D-3D conversio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maximum strain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ment in pile-supported embankments
计算桩基路堤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最大应变的新型 2D-3D 转换方法
  • DOI:
    10.1016/j.geotexmem.2019.01.011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张振;王萌;叶观宝;韩杰
  • 通讯作者:
    韩杰
设置低屈服点钢材“结构保险丝”的延性钢框架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 DOI:
    10.14006/j.jzjgxb.2017.0633
  • 发表时间:
    2020-01
  • 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萌;毕鹏;杨维国;吴照章
  • 通讯作者:
    吴照章
磷酸钙对缓解准东高钠-富铁混煤结渣倾向的影响
  • DOI:
    10.19666/j.rlfd.20210303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热力发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良钰;王毅斌;王萌;周上坤;谭厚章
  • 通讯作者:
    谭厚章
日间手术模式开展超声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 DOI:
    10.3760/cma.j.cn441217-20210429-0014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肾脏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珂慧;党喜龙;严森辉;何荃;刘华;高菊林;王萌;薛瑾虹;魏萌;陈蕾;孙凌霜;刘雯雁;刘小敏;蒋红利
  • 通讯作者:
    蒋红利
荷叶药材中荷叶碱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71023.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珺睿;任晓亮;王萌
  • 通讯作者:
    王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萌的其他基金

基于对偶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整合生物药剂学的“丸者缓也”中药制剂理论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873191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