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草属(广义)植物的分类修订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7021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1.植物分类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Hedyotis s.l. belongs to the tribe Spermacoceae of the family Rubiaceae. It included about 600 species worldwide and distributed broadly but with high endemism. In China, there are about 75 species, taking up approximately 50% of the total Asian Hedyotis species. Many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e taxonomic confusion and dispute over the genus has been existing since it was established in 1753. Moreover, many taxonomic nomenclature, type designation,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species delimitation criteria, etc. are also involved in this genus. On basis of our previous preliminary work, the present project will begin by literature consultant, field investigation, herbarium specimen examination and population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and combine the morphological, palynological and flora developmental observation methods and molecular DNA barcoding technique, so as to clarify the confusion of the type status and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reveal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the type specimen and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pattern of each species, especially the complex species.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the above data will help define the principle and criteria of species delimitation so that we can apply them to deal with the taxonomic problems and finish the taxonomic revision of Chinese Hedyotis species.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is projec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ot only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es biodiversity of Hedyotis in China but also can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biogeography in future. In addition, it can be a solid basis for expanding the work to the adjacent regions.
广义耳草属隶属茜草科钮扣草族,全世界约600种,分布广泛且特有性高。我国目前有耳草属植物75种,约占亚洲地区总数的一半。本属植物的分类学问题从其1753年创立至今就一直存在争论,并且本属物种的命名、模式指定、形态描述、物种划分等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项目在前人对耳草属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拟通过文献资料整理、标本查阅测量、野外调查采集等工作,结合形态学、孢粉学、花发育等特征观察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以澄清耳草属种类在模式状态和特征描述方面存在的混乱,揭示每个物种(特别是复合群)的居群变异式样。在综合分析以上数据的基础上,确定物种划分的原则和标准,从而解决我国广义耳草属的分类学问题并完成其分类学修订。本项目成果可为全面了解我国广义耳草属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深入开展耳草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等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并为进一步拓展对周边国家相关类群的研究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广义耳草属(Hedyotis s. l.)是茜草科最大的类群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是耳草属植物分布中心,曾记载有70余种。本项目研究人员查阅了国内外10余个标本馆有关中国和东南亚地区1600多份模式标本和5600多分本属其它植物标本,调查和采集了240余个野外居群,观察了30种1变种的叶表皮和50种2变种的种子微形态,建立了耳草属植物数据库,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照片,对广义耳草属的形态性状及其变异幅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重新评价了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目前共发表研究论文13篇,包括台山耳草Hedyotis taishanensis、铜鼓岭耳草H. tonggulingensis、毛叶耳草H. puberulifolia、毛茎耳草H. pubirachis、宽昭耳草H. howii、断节耳草 H. interrupta、短柄藤耳草Dimetia brevipetiolata、石生耳草Involucrella lithophila等8个新种;合叶耳草属 Parainvolucrella一个新属;记录了小耳草H. pumila在我国的新分布;修订了长期误用的纤花耳草 Hedyotis tenelliflora 学名;归并了Hedyotis dinganensis、H. bodinieri, H. assimilis, H. mellii,H. shiuyingiae 等5个分类学异名;提出一个保留学名H. caudatifolia等。本研究结果支持将广义耳草属植物分为Dimetia、Debia、Hedyotis s. str.、Involucrella、Leptopetalum、Oldenlandia s. str.、Oldenlandiopsis、Parainvolucrella和Scleromitrion等9个小属。另外,项目主持人还开展的国际合作,参与了新加坡植物志中有关耳草属的编写。初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耳草属植物已达93种,为目前亚洲地区种类最多的国家。通过项目的开展,培养了3名硕士研究生,并有3名研究助理和1名博士生得到了分类学的培训。项目研究成果对于开展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以及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edyotis taishanensis (Rubi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Guangdong, China
泰山白花草(茜草科):中国广东一新种
  • DOI:
    10.11646/phytotaxa.367.1.4
  • 发表时间:
    2018-08
  • 期刊:
    Phytotaxa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Wang Gang Tao;Zhang Ying;Liang Dan;Chen Yu Qiang;Wang Rui Jiang
  • 通讯作者:
    Wang Rui Jiang
(2727) Proposal to conserve the name Hedyotis caudatifolia against H. hui (Rubiaceae)
(2727) 针对 H. hui(茜草科)保护 Hedyotis caudatifolia 名称的提案
  • DOI:
    10.1002/tax.1217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Taxon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Wang Ruijiang
  • 通讯作者:
    Wang Ruijiang
Two new species of Hedyotis L. (Rubiaceae) from Hainan, China
中国海南白花草属(茜草科)二新种
  • DOI:
    10.1111/njb.02934
  • 发表时间:
    2021-06-01
  • 期刊: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Jiang, Guo-Bin;Wang, Rui-Jiang
  • 通讯作者:
    Wang, Rui-Jiang
香港茜草科植物新记录
  • DOI:
    10.11926/jtsb.413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瑞江;江国彬
  • 通讯作者:
    江国彬
Morphology and molecules support the new monotypic genus Parainvolucrella (Rubiaceae) from Asia.
形态学和分子支持来自亚洲的新单型 Parainvolucrella(茜草科)属
  • DOI:
    10.3897/phytokeys.180.6762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PhytoKey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Xu YD;Yuan MD;Wang RJ
  • 通讯作者:
    Wang R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西藏冈底斯巨型斑岩铜矿带勘查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地质2007,34(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有业;多 吉;王瑞江;程顺波
  • 通讯作者:
    程顺波
胶西北丛家花岗闪长岩体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耿科;王瑞江;李洪奎;梁太涛;张玉波
  • 通讯作者:
    张玉波
1995-2004 年广州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飞鹏;杨鹏;王瑞江;陆宏芳
  • 通讯作者:
    陆宏芳
我国南方表层岩溶带及其对岩溶水的调蓄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岩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忠诚;王瑞江;裴建国;何师意
  • 通讯作者:
    何师意
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登红;王瑞江;孙艳;李建康;赵芝;赵汀;屈文俊;付小方;江善元;黄华谷;冯文杰;徐平;李胜苗;黄新鹏;周辉;朱永新;涂其军;李新仁;方一平;周园园
  • 通讯作者:
    周园园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瑞江的其他基金

螺序草属(茜草科)植物的分类学修订
  • 批准号:
    3107017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野丁香属(茜草科)植物的分类学修订
  • 批准号:
    3077015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