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囊泡循环及突触可塑性的细胞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083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503.细胞感应与环境生物物理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As a basic signal connection between neurons, synaptic transmission directly regulates the function and plasticity of the neural system. Glycine, a traditional inhibitive neurotransmitte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pain and epilepsy. According to recent studies, glycine receptors are widely expressed in the presynaptic terminals of many brain regions. However, the presynaptic regulation of the synaptic connection remains unclear, as well as its mechanism. Since the presynaptic terminals are extremely small, researches merely speculated the glycine presynaptic mechanism of action via its effect on the postsynaptic function, thus lacking studies directly on the presynaptic regulation mechanism. The applicant found glycine may regulate presynaptic vesicle recycling and postsynaptic plasticity using the calyx of Held synapse located in the auditory pathway which has a huge presynaptic nerve terminal. This project will use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patch clamp technique at the calyx of Held synapse to study the presynaptic mechanism of glycine in regulation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We will focus on 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which regulate vesicle recycle kinetics; 2) the mechanisms of postsynaptic and presynaptic plasticity. Our study would provide with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glycine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esynaptic processes, and offer novel idea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to neurological disorders.
突触传递作为神经元间最基本的信号联系,直接调控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可塑性。甘氨酸作为一种传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疼痛和癫痫等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甘氨酸受体在许多脑区的突触前神经末梢都有表达,但是甘氨酸对突触联系的突触前调控及其机制并不清楚。由于神经末梢极其微小,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只是通过甘氨酸对突触后功能的影响来推测其突触前机制,缺乏直接的突触前调控机制的研究。申请人利用大鼠听觉通路花萼状突触的巨大突触前神经末梢,发现甘氨酸可以调控突触前神经囊泡循环及其突触后可塑性。本课题将以此突触为标本,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膜电容膜片钳技术,研究甘氨酸调控突触传递和突触后可塑性的突触前机制。包括:1)对神经囊泡循环动力学的调控和分子细胞机制;2)对突触后可塑性的调控及其突触前机制。本课题的研究将为甘氨酸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突触前机制提供全新的认识,为相关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结项摘要

甘氨酸(glycine)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除了作为基本氨基酸构成蛋白质外,其在突触传递和可塑性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甘氨酸及其受体主要通过介导氯离子流动,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甘氨酸受体(glycine receptor, GlyR)在突触前膜也有分布,但对其调控突触传递的作用和机制并不清楚。.本课题以花萼状突触和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为标本,利用高精度的膜片钳技术和实时荧光标记手段,探究突触前甘氨酸受体对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调控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1) 在花萼状突触中,甘氨酸轻微去极化突触前神经末梢,提高胞内整体钙水平,抑制囊泡回收的效率。利用膜片钳模拟甘氨酸的轻微去极化,可以对胞吞产生类似的抑制效果。2) 激活突触前甘氨酸受体抑制囊泡回收。通过改变胞内氯离子平衡电位,使突触前甘氨酸受体即使被激活后同样不存在氯离子流动,特异性阻断突触前甘氨酸受体可以消除甘氨酸对胞吞的抑制作用。3) PKC是甘氨酸抑制胞吞的关键分子。在花萼状突触和培养海马神经元上,阻断PKC反转甘氨酸对胞吞的抑制作用。.我们进一步探究了甘氨酸调控胞吞动力学的分子机制,发现钙信号对胞吞具有双重调控作用。一方面,突触前甘氨酸受体提高胞内整体钙浓度,激活PKC抑制胞吞速率;另一方面,更强的瞬时钙内流能够加快胞吞速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 1 μM 胞内钙抑制弱刺激诱发的慢速胞吞,而对强刺激诱发产生的快速胞吞没有影响。2) 通过动态改变整体钙水平和瞬时钙内流的大小,可以恢复或阻断对胞吞的抑制效果。3) 阻断PKC能够反转胞内整体钙水平对胞吞速率的抑制效果。.综上,本课题的研究表明,激活突触前甘氨酸受体促使细胞内氯离子外流,使突触前膜轻微去极化,从而激活部分电压门控的钙离子通道。内流的钙离子提高胞内整体钙水平,通过激活PKC抑制突触前囊泡的回收速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阐明甘氨酸调控突触传递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治疗甘氨酸受体相关的神经疾病例如惊跳症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Facilitate Vesicle Endocytosis by Increasing Presynaptic Calcium Channel Expression at a Central Synapse.
极低频电磁场通过增加中央突触的突触前钙通道表达来促进囊泡内吞作用
  • DOI:
    10.1038/srep21774
  • 发表时间:
    2016-02-18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un ZC;Ge JL;Guo B;Guo J;Hao M;Wu YC;Lin YA;La T;Yao PT;Mei YA;Feng Y;Xue L
  • 通讯作者:
    Xue L
Dynamics of transitions from anti-phase to multiple in-phase synchronizations in inhibitory coupled bursting neurons
抑制耦合爆发神经元从反相同步到多个同相同步的转变动力学
  • DOI:
    10.1007/s11071-018-4279-x
  • 发表时间:
    2018-08-01
  • 期刊:
    NONLINEAR DYNAMICS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Jia, Bing;Wu, Yichen;Xue, Lei
  • 通讯作者:
    Xue, Lei
Propofol reduces synaptic strength by inhibiting sodium and calcium channels at nerve terminals
异丙酚通过抑制神经末梢的钠通道和钙通道来降低突触强度
  • DOI:
    10.1007/s13238-019-0624-1
  • 发表时间:
    2019-09-01
  • 期刊:
    PROTEIN & CELL
  • 影响因子:
    21.1
  • 作者:
    Liu, Qing-Zhuo;Hao, Mei;Xue, Lei
  • 通讯作者:
    Xue, L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微晶硅锗薄膜作为近红外光吸收层在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宇;薛磊;周静;王义军;倪牮;张建军
  • 通讯作者:
    张建军
P2P持久存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数据维护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晓光;薛磊;郑东;武腾
  • 通讯作者:
    武腾
博弈论框架下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领导者选择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控制理论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磊;王庆领;孙长银
  • 通讯作者:
    孙长银
基于Reed-Solomon编码的容灾存储系统性能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天彤;薛磊;郑东;童天浩
  • 通讯作者:
    童天浩
等速肌力运动在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4x.2021.02.01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志豪;李乾;胡刚峰;薛磊;李柳炳;金志高;董启榕;谢宗刚
  • 通讯作者:
    谢宗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薛磊的其他基金

中枢神经系统钙和张力双重调控的过量式胞吞动力学过程及其分子细胞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17068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枢神经系统钙和张力双重调控的过量式胞吞动力学过程及其分子细胞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麻素调控中枢神经突触传递及可塑性的突触前细胞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97115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Synapsin III偶联突触前囊泡释放回收的双重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77090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对基础突触传递的动力学调控及机制
  • 批准号:
    3137082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