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维度的中国国家公园文化景观特征识别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90823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02.城乡规划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landscape of National park has a distinct diversity and uniqueness since it not only presents the first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reflect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land use process. As the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just started, how to define and interpret the National Park selecting criteria "landscape representative" becomes a current issue urgently probed into. In this projec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Park a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cultural landscape respective, taking Wuyi mountain National Park system experimental region as an example, which i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fusion area. Firstly,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the evolution stage characteristics for Wuyi mountain National Park’s cultural landscape forming are summarized. Secondly, the elements of identific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for Wuyi mountain National Park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HLC and Grey Model. Finally,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for Wuyi mountain National Park are identified and assessment.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 Park selecting criteria and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integrity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国家公园的景观除表达第一自然的特征外,还反映人类对土地的各类使用过程,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刚刚起步,如何界定准入标准中的“景观代表性”,是目前亟待研究的内容。本项目以文化景观为突破口,以自然文化高度融合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以时间尺度为研究视角,首先梳理总结武夷山文化景观形成的驱动因子以及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其次参考历史景观特征评估方法(HLC),借助专家问卷及灰色统计分析模型,构建中国国家公园文化景观特征识别的要素体系;最后借助ArcGIS平台,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文化景观特征进行识别与评价,为未来中国国家公园准入标准的构建以及景观资源的整体性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国家公园的景观除表达第一自然的特征外,还反映人类对土地的各类使用过程,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刚刚起步,如何界定准入标准中的“景观代表性”,是目前亟待研究的内容。本项目以文化景观为突破口,以自然文化高度融合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以时间尺度为研究视角,对国家公园文化景观特征进行识别。首先,通过文献史料及田野调查,明确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文化景观形成及演变的6个典型历史阶段,明确各历史时期下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范围和聚集中心,并划分区域与场地两个研究尺度。借助因子探测器(Factor_Geodetector)筛选特征指标,确定区域尺度的特征因子为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高程、河流水系,场地尺度的特征因子为土地覆盖、高程DEM、地貌类型、距河流距离。其次,采用两步聚类方法分别对区域尺度、场地尺度进行文化景观特征聚类,形成特征单元,并基于高清遥感影像和田野调查对边界进行验证优化,最终形成5大类、33小类的识别结果,并进行特征单元的命名和描述。通过比较分析6个历史阶段下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提出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化资源整体性管护策略:1)明确国家公园重要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2)实施自然要素与人文景观关联性监测和评估;3)构建国家公园文化景观空间廊道和景观序列。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适用于我国自然保护地自然文化交融共生的景观特征识别方法,具有客观性强、文化特征明显等特点,可以推广至我国名山类型自然保护地的风景资源基础数据库构建工作中,为保护地风景资源保护、建设与管理提供相对科学客观、针对性强的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城市与自然共生的新理念——伦敦国家公园城市建设的启示
  •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08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乐;章政;张婧雅
  • 通讯作者:
    张婧雅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家公园规划对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自然保护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泽桢;涂宇倩;叶雅慧;张婧雅
  • 通讯作者:
    张婧雅
论国家公园“管控-功能”二级分区规划划定方法——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雅慧;张婧雅
  • 通讯作者:
    张婧雅
明清泰山地区营建与治理考析
  • DOI:
    10.14085/j.fjyl.2022.01.0135.0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风景园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婧雅;张玉钧
  • 通讯作者:
    张玉钧
历时性视角下武夷山国家公园文化景观时空特征及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涂宇倩;张婧雅
  • 通讯作者:
    张婧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柱面近场声全息的植物病害胁迫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秀清;王尹超;杨世凤;赵继民;张婧雅
  • 通讯作者:
    张婧雅
作物病害胁迫声发射信号与环境因子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秀清;刘玉良;杨世凤;游国栋;张婧雅
  • 通讯作者:
    张婧雅
致密油地质研究现状及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喆;柳广弟;柳庄小雪;袁云峰;王朋;牛子铖;张婧雅
  • 通讯作者:
    张婧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婧雅的其他基金

国家公园边界地带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滞后性影响及优化调控模式
  • 批准号:
    3237194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