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青枯拉尔氏菌Rs-T02编码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6045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1.植物病理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Plant bacterial wilt, caused by Ralstonia solanacearum,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soil-borne disease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Plant antibacterial substances provide important inspirations to study modern pesticides. In the screening of antibacterial substances using R. solanacearum as a target bacterium, we found that methyl gallate (MG) from Toxicodendron sylvestre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pathogen growth in vitro and in planta and had great potential as a bactericide.Arginine deiminase(ADI)was a extra protein of R. solanacearum upon MG treatment . It was possibly deduced that ADI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of MG against R. solanacearum. In this project, a recombinant ADI (rADI) will be cloned by PCR and be expressed in Eseheriehia eoli. A arcA deletion mutant ΔarcA will be constructed by homologue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The function of arcA gene encoding ADI in R. solanacearum will be elucidated by analyzing the phenotype of △arcA and complemented strain and studing the proteomics of arcA deletion mutant ΔarcA. Moreover, the studies can hopefully delineate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site of MG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novel and efficient bacteriacide.
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植物青枯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虽然植物抑菌物质对研究现代农药具有巨大启发价值,但筛选到的高效抑菌物质种类少且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的前期工作已证实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G)具有开发为杀菌剂的潜力,青枯病菌受MG作用后产生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是影响MG抑制病菌的关键酶之一。本项目拟在获得病菌编码ADI的基因(arcA)序列基础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arcA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以及功能互补,分析arcA基因缺失突变体和功能互补菌株的表型,并对MG作用下的arcA基因缺失突变体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将初步明确茄青枯拉尔氏菌MG-Rs-T02 新增蛋白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功能,进一步揭示MG对R. solanacearum的抑菌机制,为植物青枯病新型高效特异杀菌剂的开发提供基础。

结项摘要

茄科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番茄青枯病是非常难以防治的植物病害之一,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G)对该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我们的前期研究初步认为青枯病菌受MG 作用后产生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可能与MG 抑菌相关,但没有克隆出病菌编码ADI 的基因(arcA)。为进一步揭示MG 对R. solanacearum 的抑菌机制,本项目对RT-02菌株的全基因组和MG作用下Rs-T02菌株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挑选MG处理菌差异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基因进行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分析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并对基因缺失突变菌株进行蛋白质组和转录组分析组。研究结果发现,与菌株GMl l000的基因组序列比较,RT-02菌株的基因组序列有968 个差异表达基因,但没有发现有精氨酸脱亚胺酶的编码基因。MG处理Rs-T02菌株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037个,下调的基因有1135个。其中,与细胞结构相关的肽聚糖水解酶基因表达上调,编码蛋白YeaQ和外膜蛋白W的基因下调表达;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和苹果酸合酶基因等下调表达;与T3SS相关的hrpY和hrpB基因、与T2SS相关的gspG基因以及编码未知蛋白的RSc2169下调表达,推测MG 抑制Rs-T02 菌株的机制与MG 影响病菌的细胞结构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同时,MG 影响病菌T3SS 和T2SS 相关基因以及RSc2169的差异表达,从而影响细菌的致病力。缺失RSc2169后,Rs-T02菌株的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以及对番茄的致病力下降,证实了R. solanacearum的RSc2169基因是与该病菌对番茄致病相关的一类基因; 与病菌运动性相关的flgC和flgE基因以及与T3SS分泌系统的hrp B、Ysc R和hrp E等相关的基因在缺失RSc2169后的Rs-T02菌株中表达下调,推测该基因主要是通过调控细菌运动性和T3SS分泌系统相关的基因来影响其致病性。以RSc2169基因为靶标,20种药物作用Rs-T02后,用qRT-PCR方法测试该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苯甲羟肟酸处理的菌株RSc2169基因下调表达(-0.57),室内测定该药物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47.25%。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茄青枯拉尔氏菌Rs-T02在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作用下的转录组分析
  • DOI:
    10.13926/j.cnki.apps.000287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锴豪;邹承武;袁高庆;林纬;黎起秦
  • 通讯作者:
    黎起秦
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Ralstonia solanacearum Strain Rs-T02, Which Represents the Most Prevalent Phylotype in Guangxi, China.
代表中国广西最常见系统型的青枯雷尔斯顿菌 Rs-T02 菌株的基因组序列草图
  • DOI:
    10.1128/genomea.00241-16
  • 发表时间:
    2016-04-14
  • 期刊:
    Genome announcement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ou C;Wang K;Meng J;Yuan G;Lin W;Peng H;Li Q
  • 通讯作者:
    Li Q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水稻穗腐病菌强致病力且高产伏马菌素菌株筛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磊;王玲;刘连盟;侯雨萱;黎起秦;黄世文
  • 通讯作者:
    黄世文
柑橘砧木材料对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
  •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18.06.00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金玲;陆秀红;张禹;李秋捷;刘志明;黎起秦
  • 通讯作者:
    黎起秦
狭叶十大功劳抑菌活性及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室内防效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植保导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黎芳靖;陈媛媛;周荣金;袁高庆;黎起秦;林纬
  • 通讯作者:
    林纬
水稻/拟南芥防御病原细菌入侵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以华;黎起秦;刘连盟;王玲;丁新华;侯雨萱;黄世文
  • 通讯作者:
    黄世文
噻唑蓝法和刃天青法检测植物成分对两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植物保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高庆;黎起秦;秦健;叶云峰;林纬
  • 通讯作者:
    林纬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黎起秦的其他基金

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抑制茄青枯拉尔氏菌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060236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生防细菌B11拮抗蛋白基因的克隆、鉴定及抑菌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30260003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