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表面修饰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7307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905.电能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Li-excess layered oxides are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 due to their high capacities over 250 mAh g-1 resulting from the unique oxygen loss process during the first charge. However, the irreversible surface structural transition, and the tedious side reactions between the active material and the electrolyte seriously hinder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In this project, we propose to use "Inpregnated Surface Modification" to re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ith this novel technique,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Li-excess layered oxides can be modified by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layer at the atomic level, which enables more effective Li+ intercalation and depresses the harmful side reactions. The research majorly involves: (1) preparation of the inpregnated surface modified Li-excess layered oxides; (2)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materials; (3) effects of impregnat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excess layered oxides; (4)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inpregnated surface modified Li-excess layered oxides. Based on this work,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excess layered oxides such as discharge capacity, rate capability, and capacity retentio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the impregnated surface modification, which will promo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Li-excess layered oxides in Li-ion batteries.
富锂层状材料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高比容量特性源于首次充电过程中特殊的氧气释放机制。然而,由于氧气释放导致材料的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并且与电解液发生复杂的表面/界面反应,严重影响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项目拟采用浸入式表面修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修饰层与主体材料之间的结构耦合,实现在原子尺度上对材料表面结构的调控,使其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可逆插入与脱出,同时有效抑制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表面/界面反应,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浸入式表面修饰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2)浸入式表面修饰富锂层状材料的成份与结构表征;(3)表面修饰对富锂层状材料电化学反应机理的影响;(4)浸入式表面修饰富锂层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等。通过研究,获得具有高放电容量、并且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优良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为实现应用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富锂层状材料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高比容量特性源于首次充电过程中特殊的晶格氧释放。然而,由于晶格氧释放导致材料的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并且与电解液发生复杂的表面/界面反应,严重影响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项目采用浸入式表面修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修饰层与主体材料之间的结构耦合,实现在原子尺度上对材料表面结构的调控,使其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可逆插入与脱出,同时有效抑制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表面/界面反应,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针对上述思路,我们分别采用锂离子导体Li3PO4、硼氧化物Li2O-LiBO2-Li3BO3和新型包覆物质BiOF对富锂层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同时在材料表面构筑了层状-类尖晶石异质结构。一方面,表面包覆层可以为锂离子在表界面的传输提供顺畅的通道、隔绝活性材料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另一方面,表面尖晶石结构可以起到类似“晶核”的作用,调控材料在充放电循环中的结构相变,使材料的结构相变沿着更稳定的方向发生,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类材料电压降低、比能量衰减等问题。在获得性能优良的富锂层状材料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动该材料的实际应用,我们还开展了适配电解液的相关研究,采用LiDFOB新型锂盐和BN掺杂的PVDF-HFP基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替代目前LiPF6基商用电解液,前者极大地改善了材料在高温下的循环稳定性能,在材料表面形成了稳定的SEI膜;而后者则构建了安全性极高的高比能型金属锂电池,奠定了基于富锂层状材料的金属锂电池体系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此外,我们还采用具有锂源补充剂和电极稳定剂双重作用的Li3N作为富锂层状材料的电极添加剂。发现2 wt% Li3N即可使富锂/石墨全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提高10%,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也显著提高。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获得了具有高放电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优良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为实现其实际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Hybrid graphene@MoS2@TiO2 microspheres for use as a high performanc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杂化石墨烯@MoS2@TiO2微球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DOI:
    10.1039/c6ta10216f
  • 发表时间:
    2017-02-21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11.9
  • 作者:
    Pang, Qiang;Zhao, Yingying;Chen, Gang
  • 通讯作者:
    Chen, Ga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of Ti2N and Ti2NT2 (T = O, F, OH) Monolayers as Potential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Beyond
Ti2N 和 Ti2NT2 (T = O, F, OH) 单层作为锂离子电池及其他电池潜在阳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DOI:
    10.1021/acs.jpcc.7b0305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g Dashuai;Gao Yu;Liu Yanhui;Jin Di;Gogotsi Yury;Meng Xing;Du Fei;Chen Gang;Wei Yingjin
  • 通讯作者:
    Wei Yingjin
Water soluble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and sodium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 binder for ZnFe2O4 anode electrodes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锂离子电池ZnFe2O4负极用水溶性丁苯橡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合剂
  • DOI:
    10.1016/j.jpowsour.2015.03.100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影响因子:
    9.2
  • 作者:
    Zhang Rongyu;Yang Xu;Zhang Dong;Qiu Hailong;Fu Qiang;Na Hui;Guo Zhendong;Du Fei;Chen Gang;Wei Yingjin;Na Hui;Chen Gang;Wei YJ
  • 通讯作者:
    Wei YJ
Copper-Doped Titanium Dioxide Bronze Nanowires with Superior High Rate Capability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具有卓越高倍率性能的铜掺杂二氧化钛青铜纳米线
  • DOI:
    10.1021/acsami.5b1076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Zhang Yongquan;Meng Yuan;Zhu Kai;Qu Hailong;Ju Yanming;Gao Yu;Du Fei;Zou Bo;Chen Gang;Wei Yingjin
  • 通讯作者:
    Wei Yingjin
Co9S8/Co as a High-Performance An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with an Ether-Based Electrolyte
Co9S8/Co 作为醚基电解质钠离子电池的高性能阳极
  • DOI:
    10.1002/cssc.20170133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emsuschem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Zhao Yingying;Pang Qiang;Wei Yingjin;Wei Luyao;Ju Yanming;Gao Yu;Chen Gang;Zou Bo;Chen Gang;Wei YJ;Gao Y
  • 通讯作者:
    Gao 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ladder compound NaV2O4F
梯形化合物NaV2O4F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英进;Chen Gang;Huang Zu-Fei;胡方;王春忠;Hu Fang;明星;范厚刚;Fan Hou-Gang;Ming Xing;Wang Chun-Zhong;陈岗;黄祖飞;Wei Ying-Jin
  • 通讯作者:
    Wei Ying-Jin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0.86)V_(0.8)O_2的水热合成及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英进;王春忠;杜菲;陈岩;胡方;陈岗;明星
  • 通讯作者:
    明星
Li_3V_2(PO_4)_3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09-02
  • 期刊:
    电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岗;魏英进;范厚刚;王春忠;姜涛
  • 通讯作者:
    姜涛
Chang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Based Nanometer Scale Coil Growth T
碳基纳米级线圈生长T的Chang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菲;杨旭;魏英进;王春忠;陈岗
  • 通讯作者:
    陈岗
铜掺杂五氧化二钒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英进;詹世英;王春忠;李旭;陈岗
  • 通讯作者:
    陈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魏英进的其他基金

正负极兼顾的锌离子电池分子拥挤电解液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正负极兼顾的锌离子电池分子拥挤电解液
  • 批准号:
    2227904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属锂在MXene集流体上的密排六方结构沉积及其抑制枝晶生长的作用机理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钠镁双盐二次电池的构建及电化学储能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1773091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SO4F的掺杂改性研究
  • 批准号:
    5127208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锂离子电池氮化物负极材料Li2.6Co0.4-xMxN的研究
  • 批准号:
    50702024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