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中基于条带检测器的新束流诊断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57518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802.加速器技术及应用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aims to research new beam diagnostic technology based on stripline monitor in accelerator. The non-intercepting stripline monitor can measure more beam parameters. This research project mainly includes the research of the beam transverse size/emittance and beam energy spread diagnostic technology based on stripline monitor in injector, the research of the beam transverse size/emittance and beam energy spread diagnostic technology based on stripline monitor in storage ring, and the research of a new resonant stripline monitor in FEL.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calculation for the eight axis symmetric eight electrodes stripline monitor, a new kind of four axis symmetric eight electrodes energy spread monitor i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For the online measurement of the beam emittance and energy spread in storage ring, the diagnostic technology using the stipline monitors in the non-dispersive section and dispersive sect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beam position resolution in FEL, a novel resonant stripline monitor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beam position on the quadrupole component measurement for the stripline monitor, a new log-ratio method for extracting the quadrupole component of the stipline monitor is proposed. I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 of some experiments will be carried out, which will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ccelerators. The achievements in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the HLS and the infrared free electron laser light source,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other similar accelerators.
本项目旨在进行电子加速器中基于条带检测器的新束流诊断技术研究。条带检测器作为非拦截式检测器,可以进行多束流参数的测量。本项目研究主要包括注入器和储存环中基于条带检测器的束流横向尺寸和发射度及能散的非拦截诊断技术研究以及FEL装置中新型谐振条带检测器的研究。在对现有用于注入器能散测量的八轴对称八电极检测器分析和模拟计算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四轴对称八电极能散检测器,可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和精度。为了在线测量储存环的束流发射度和能散,提出了在消色散和色散段安装条带检测器的诊断技术。为了提高FEL装置中束流位置测量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谐振条带检测器。为了减小条带检测器中束流位置对四极分量测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数比提取条带检测器四极分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为提高加速器性能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可应用于合肥光源和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中,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同类加速器中。

结项摘要

本项目进行了电子加速器中基于条带检测器的新束流诊断技术研究。条带检测器作为非拦截式检测器,可以进行多束流参数的测量。本项目研究主要包括注入器和储存环中基于条带检测器的束流横向尺寸和发射度及能散的非拦截诊断技术研究以及FEL装置中新型谐振条带检测器的研究。在对现有用于注入器能散测量的八轴对称八电极检测器分析和模拟计算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四轴对称八电极能散检测器,可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和精度。为了在线测量储存环的束流发射度和能散,提出了在消色散和色散段安装条带检测器的诊断技术。为了提高FEL装置中束流位置测量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谐振条带检测器。为了减小条带检测器中束流位置对四极分量测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数比提取条带检测器四极分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为提高加速器性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外杂志和国际会议在发表了23篇标注该基金资助的高水平论文(1篇SCI检索和10篇EI检索),申请发明专利7项(3项已授权),指导毕业博士3名和毕业硕士3名,指导在读博士4名和在读硕士3名。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可应用于合肥光源和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中,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同类加速器中。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0)
专利数量(7)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M020 cavity bunch length monitor
TM020腔束长度监测仪的设计与仿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uoJiang;Zhou Zeran;Luo Qing;Sun Baogen
  • 通讯作者:
    Sun Baogen
Bunch current measurement using high-speed photodetector at HLS II
使用 HLS II 的高速光电探测器进行束电流测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T.Y.Zhou;Y.L.Yang;B.G.Sun
  • 通讯作者:
    B.G.S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采用对数比处理技术的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辉;卢平;孙葆根;林顺富
  • 通讯作者:
    林顺富
单谐振腔束团长度监测器的设计与仿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岍;罗箐;孙葆根
  • 通讯作者:
    孙葆根
HLSⅡ干涉法测量储存环横向尺寸与发射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凯;王季刚;孙葆根;唐雷雷;卢平;杨永良;程超才;李皓
  • 通讯作者:
    李皓
HLS横向反馈系统研制中的关键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物理C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凯;马力;王筠华;周泽然;孙葆根;岳军会;李为民;刘祖平;黄龙君;曹建社;叶恺容;王琳;陈圆博;刘德康;杨永良
  • 通讯作者:
    杨永良
合肥光源相空间测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祖平;孙葆根;王琳;刘建宏;杨永良;郑凯;周泽然;王筠华
  • 通讯作者:
    王筠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葆根的其他基金

电子储存环中束流纵向特性和不稳定性的测量和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储存环中快速束团横向尺寸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批准号:
    11175173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腔式束流位置监测器和对数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 批准号:
    10875117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同步光位置测量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1067511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交流K调制的基于束流准直技术的研究
  • 批准号:
    10275062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