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西北太平洋气候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750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 项目参与者:
    施宁; 胡景高; 马静; 邓洁淳; 张乐英; 李智玉; 黄娇文;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Air-sea interactions along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fronts over the mid-latitudes in association with Kuroshio and Gulf Stream, together with their impacts on the overlying atmosphere,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However, besides the Kuroshio-related mid-latitude SST front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a well-organized subtropical SST front exists along 25°N. Until now, how this subtropical front varies at different (e.g., seasonal/interannual) time scales and impacts on the overlying atmosphere have been seldom mentioned in literature. Our preliminary study clearly demonstrates that this subtropical SST front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has marked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the eastern China and eastern Asian subtropical upper tropospheric jet. Therefore, in term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reanalysis and CMIP5 historical datasets, together with regional climate and high-resolutio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this proposal will focus on the variation of this subtropical SST front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at different (e.g.,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time scal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overlying atmosphere and regional climate in the eastern Asia-Northwest Pacific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Underestim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is subtropical SST front in GCMs probably is one of major reasons why most state-of-art GCMs have difficulty in simulating East Asian and Northwest Pacific climate.
与黑潮和墨西哥湾流相联系的中纬度海洋锋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对大气的影响已有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然而,在西北太平洋地区除了上述与黑潮相联系的中纬度海洋锋以外,还存在一明显的副热带海洋锋,其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的影响如何,气象科学家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涉及。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已经清楚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在年际尺度上其对我国东部降水以及东亚副热带急流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本项目拟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和多种再分析资料以及CMIP5历史数据集,结合区域气候模式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系统研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季节、年际)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对流层大气以及东亚-西北太平洋区域气候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可能途经和机理,并试图揭示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严重低估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的作用可能对模式模拟东亚-西北太平洋气候的影响。

结项摘要

与黑潮和墨西哥湾流相联系的中纬度海洋锋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对大气的影响已有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然而,西北太平洋地区副热带海洋锋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的影响如何,气象科学家到目前为止几乎还很少涉及。本项目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和多种再分析资料,结合高分辨率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系统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对流层大气以及东亚-西北太平洋区域气候的影响,取得以下有意义的结果。1)春季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并显著影响其上的东亚急流的强度变化。春季强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可显著地增强东亚高空急流,反之亦然。进一步研究表明,春季副热带海洋锋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其上的东亚急流强度:一方面,春季副热带海洋锋通过改变大气的斜压性和瞬变涡动活动,另一方面,春季副热带海洋锋通过其上的与降水有关的大气热源,从而对东亚高空急流强度产生影响。2)发现春季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的年际变化对后期冬季ENSO存在影响。对应于春季强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锋,在副热带海洋锋的南北两侧对流层低层分别出现了异常反气旋性和气旋性环流。与异常反气旋性相联系的东北风异常在东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通过增强东北信风并通过风-蒸发-海温反馈机制导致海温降低。以上的海温和风场扰动在随后的夏季由副热带地区向南传至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并通过Bjerknes反馈机制最后导致冬季La Nina事件的发生。3)揭示了北太平洋海洋锋当年10月至次年2月不断增强并维持的原因。10月到12月的海洋锋的锋生主要由海面净热通量起主导作用,而随后的1-2月,海流的经向温度平流开始显现并与海面净热通量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海流的经向温度平流主要与阿留申低压季节变化引起的海表面风应力的变化有关。因此,在整个海洋锋的锋生过程中,海面净热通量和阿留申低压等大气过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terann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and Atlantic Storm Track in Spring Modulated by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大西洋数十年涛动调制下的ENSO与春季大西洋风暴路径的年际关系
  • DOI:
    10.3390/atmos9110419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Atmospher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ao Chenfei;Xu Haiming;Deng Jiechun;Zhang Leying
  • 通讯作者:
    Zhang Leying
Assessment of the Capability of ENSEMBLES Hindcasts in Predicting Spring Climate in China
ENSEMBLES后报预测中国春季气候的能力评估
  • DOI:
    10.1007/s13351-019-8131-0
  • 发表时间:
    2019-04
  • 期刊: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Lin Yitong;Xu Haiming;Ma Jing;Li Haijun
  • 通讯作者:
    Li Haijun
Different evolution features for two types of El Nino and possible causes for these differences
两类厄尔尼诺现象的不同演化特征及可能的原因
  • DOI:
    10.1002/joc.547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Huimin;Xu Haiming;Li Zhiyu;Deng Jiechun
  • 通讯作者:
    Deng Jiechu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sea surface tenerature frontogenesis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atmosphere above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面温度锋生及其与大气的联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Earth System Dynamics
  • 影响因子:
    7.3
  • 作者:
    Zhang Leying;Xu Haiming;Ma Jing;Shi Ning;Deng Jiechun
  • 通讯作者:
    Deng Jiechun
Contributions of the North Pacific Meridional Mode to Ensemble Spread of ENSO prediction
北太平洋经向模态对 ENSO 预报集合传播的贡献
  • DOI:
    10.1175/jcli-d-17-0182.1
  • 发表时间:
    2017-10
  • 期刊:
    Journal of Climate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Ma Jing;Xie Shang-Ping;Xu Haiming
  • 通讯作者:
    Xu Haim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年多尺度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旱涝急转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童金;徐海明
  • 通讯作者:
    徐海明
低剂量Aroclor 1254和BDE-209单一和复合暴露的甲状腺干扰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10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海明;王宏伟;颜世帅;秦占芬
  • 通讯作者:
    秦占芬
雷达反射率因子在中尺度云分辨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学报,已过一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红亚;徐海明;胡志晋;薛纪善
  • 通讯作者:
    薛纪善
冬季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长期升高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晓璐;徐海明;邓洁淳
  • 通讯作者:
    邓洁淳
一次梅雨期暴雨与中层锋生、中尺度小高压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治英;王慧;沈新勇;徐海明
  • 通讯作者:
    徐海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海明的其他基金

北美大陆不存在大范围季风区的成因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中国海黑潮在东亚区域气候及其变化中的作用
  • 批准号:
    4127509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我国东海和黄海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97502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南半岛中尺度地形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0575045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