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消化对城市污泥中典型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效果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0705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3.大气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huge amount of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with seriou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pullution in China. Anaerobic digestion, which is widely used currently, 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reduction, stabilization and harmless of sewage sludge. However,limited information was availble on the PAHs degradation during the sewage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until now due to its extremely complex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previous study indicated that PAHs in the anaerobic digested sludge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the undigested sludge. Therefore, the role of the electron acceptor, heavy metals, co-metabolism materials, and surfactant materials on the bio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 of PAHs in the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system will be investigated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 factors and impact mechanisms of the PAHs biodegration.Then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biodegradation of PAHs during the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will also be acqurired. After that, stable isotope and high-throughput metagenome sequencing technique will b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biodegradation pathway of the typical PAHs, and reveal the driving mechanism by the microorganism in situ.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treatment.
城市污泥的产生量大且其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严重,迫切需要科学、妥善的处理方式,厌氧消化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及无害化的常用手段之一,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污泥厌氧消化体系极为复杂,至今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PAHs的降解缺乏深入的研究。本项目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从前期城市污泥泥质调查中发现厌氧消化污泥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未消化污泥这一现象入手,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电子受体、重金属、共代谢底物及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等因素对PAHs降解的作用,积极阐明厌氧消化过程中PAHs降解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厌氧消化对污泥中PAHs降解的调控措施;最后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及高通量测序手段,揭示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参与降解典型PAHs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代谢途径,为污泥的厌氧消化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通过研究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电子受体、共代谢底物等因素对PAHs降解的作用,阐明厌氧消化过程中PAHs降解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并获得厌氧消化对污泥中PAHs降解的调控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获得了城市污泥中PAHs含量种类及分布特征,污泥中多环芳烃多以2-3环为主,70%以上存在于污泥的生物絮体中,且PAHs的含量及组成主要与污水的来源有关。(2)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污泥厌氧消化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超声和热处理均能促进污泥产气效率;厌氧消化对多环芳烃(PAHs)中的菲、蒽、荧蒽、苯并荧蒽及苯并芘均有降解作用,降解效果:热处理>超声处理>空白组。(3)研究了不同pH值对养殖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发现当厌氧消化体系pH=7.0时,养殖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速率最高,中性处理条件下,细菌主要以螺旋体属、Ruminofilibacter xylanolyticum和拟杆菌属为主,产甲烷古菌以甲烷粒菌属为主。(4)阐明了厌氧消化过程中电子受体、共代谢底物的含量和组成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电子受体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污泥厌氧发酵产气量及产气速率,对不同的电子受体添加量下的污泥中的多环芳烃的量的研究发现,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与产气量具有相似的特征,共代谢底物葡萄糖及乙醇类碳源添加后厌氧消化对菲和苯并[a]芘的降解有促进作用。(5)获得了污泥中典型PAHs厌氧消化过程中降解的微生物驱动机制,采用GC-MS 测定菲的降解中间产物,研究发现在污泥厌氧消化样品中分离检测到菲的降解中间产物对甲酚和酚,并结合文献推断对甲酚的甲基组分是发生羟基化后再生成酚,随后对甲酚的甲基组分再发生羟基化作用,生成对羟基苯甲醇或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接着再进一步转化为对羟基苯甲酸和酚,最后经由一系列的水合作用和水解作用发生脱羧反应,将菲彻底厌氧降解;并通过PCR-DGGE技术研究了该体系中的可能对菲进行降解的功能性微生物,研究发现该污泥混合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菌、反硝化菌及产甲烷菌共存。(6)集成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污泥厌氧消化中试示范工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ffect of steam explosion pretreatment on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rice straw
汽爆预处理对稻草厌氧消化的影响
  • DOI:
    10.1039/c6ra15330e
  • 发表时间:
    2016-09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Yang, Z. H.;Jia, H. H.;Jiang, M.;Wei, P.
  • 通讯作者:
    Wei, P.
Ultrasonic and Thermal Pretreatments o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Petrochemical Sludge: Dewaterability and Degradation of PAHs.
石化污泥厌氧消化的超声波和热预处理:脱水性和 PAH 降解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36162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ou J;Xu W;Wong JW;Yong X;Yan B;Zhang X;Jia H
  • 通讯作者:
    Jia H
生物膜反应器中添加载体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现代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俊;刘晓宁;吴美荣;郑涛
  • 通讯作者:
    郑涛
Effects of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characteristics on sewage sludge dewatering and moisture evaporation.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特性对污泥脱水和水分蒸发的影响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8159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ou J;Liu F;Pan C
  • 通讯作者:
    Pan C
汽爆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结构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雍晓雨;陈怡露;刘晓风;郑涛
  • 通讯作者:
    郑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聚乙二醇沉淀法提取关节液来源外泌体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安民;陈谱;周俊;张晓哲;张栋;张家豪;马玉峰;彭浩轩;杨统杰;王庆甫
  • 通讯作者:
    王庆甫
废水同步脱硫脱氮关键工艺参数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勇;周俊;张雪英;董泰丽;袁月祥;李东;闫志英
  • 通讯作者:
    闫志英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物运移模拟软件的适宜性评估
  •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8.08.0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小茅;周俊;熊小锋;齐硕;施小清
  • 通讯作者:
    施小清
植被恢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 DOI:
    10.13869/j.cnki.rswc.2017.06.02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磊;周俊;张文辉;崔红标;刘海龙;刘创慧;梁家妮;周静
  • 通讯作者:
    周静
基于连续时隙探测的防碰撞算法研究
  • DOI:
    10.16157/j.issn.0258-7998.18039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子技术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帆;任守纲;郝水侠;周俊;袁培森
  • 通讯作者:
    袁培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俊的其他基金

生物电刺激强化畜禽粪污厌氧产甲烷机制及稳定共生多细胞体系构建
  • 批准号:
    3237153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纳米材料介导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机制
  • 批准号:
    2177706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