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域批评话语分析的当代中国建筑国际评价认知模式与传播机制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87845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801.建筑学
- 结题年份:2022
- 批准年份:2018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9-01-01 至2022-12-31
- 项目参与者:张晓春; 王凯; 周鸣浩; 黄居正; 朱剑飞; Eduard Kögel; 莫万莉; 张子岳; 江嘉玮;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As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could unravel the trend, hot topics and discursive mechanism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Since the 1990s,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has provoked tremendous discussions and appreciations in publications, exhibitions, and awards on a global scale, from which,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discursive materials and theoretical terms have emerged. Based on the relevant fields comprised of these terms, the research will us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 as a tool to examine, label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se existing discursive data in various media including journals, publications, exhibitions, awards, websites,etc. The analysis will develop into an international reception and appreciation database.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wo categories of relevant fields – architecture projects and appreciation discourse, a genealogical atlas could be visualized to uncover the otherwise invisible discursive 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reception and appreciation. The research will further focus on the relevant field of appreciation discourse. By quanti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analyzing frequency, media type and semantics, a set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discourses will be summarized. Based on this and the case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odel, a multi-media trans-platform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or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will be proposed. With critical discourse generation, system design, institution setting, and specific 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will promote an equal dialogue betwee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world.
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作为传播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能够揭示传播过程中的热点、趋势及话语机制。九十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建筑在国际出版、展览和奖项等方面引发了大量讨论,积累了丰富的话语数据与理论术语。基于这些理论术语所构成的关联域,本研究将以批评话语分析法为研究工具,对国际期刊、著作、展览、评奖和网络传媒等不同媒介中的既有话语数据进行识别、标记和统计,建立当代中国建筑的国际评价认知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进行基于建筑作品和评价话语两大类子项目关联域的定量分析,绘制国际评价认知的关联域图谱,将隐性的国际评价认知模式可视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针对评价话语关联域,通过频次、媒介类型和语义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炼有效传播话语,并通过对其他国家当代建筑的国际传播模型的分析,为当代中国建筑构建多媒介、跨平台的传播机制。通过批评话语生成、系统设计、机构设置和具体传播方式,该机制将有力推动当代中国建筑与世界的平等对话。
结项摘要
19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建筑在国际出版、展览和奖项等方面引发了大量讨论,积累了丰富的话语与图像数据。本课题通过对国际期刊、著作、展览、评奖等不同媒介中既有数据的识别与统计,建立当代中国建筑国际评价认知话语和图像数据库。借助话语关联域分析方法,对文本、图像与展览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凝练高频次话语关联域,分析单个话语关联域的生产机制与意义演变以及不同话语关联域之间的关联机制,进一步基于现象诉求、操作框架、话语工具、实践策略四个层面,初步建构由24个当代中国建筑话语关联域所构成的话语体系,识别当代中国建筑的国际认知模式。在此基础上,课题借助国际展览、学术研讨会、出版物等多元传播途径,围绕上述话语体系展开实践,在国际传播中进行验证,并通过国际交流收获反馈,形成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良好互动。课题已较好地完成既定研究计划,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7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组织国际国内研讨会4次,培养已出站博士后1名,已毕业博士与硕士分别2名与3名。话语体系的初步建构与国际传播的交流互动,明晰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国际评价认知,并进一步基于全球视野下不同国家建筑文化及现代性之间的互鉴,为未来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体系的建构与自身现代性的建构探明方向,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瓦罗鸟舍想象复原史:建筑图像的观念性重构
- DOI:10.19819/j.cnki.issn0529-1399.202204018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建筑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雪睿;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王澍与李承德 :杭州中国美院校园设计比较 研究及西方批判地域主义论述之检讨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建筑师
- 影响因子:--
- 作者:朱剑飞;孙成;张璐
- 通讯作者:张璐
18世纪中国外销壁纸中的岭南园林:建筑文化的他者想象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建筑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雪睿;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互动事件为动能的社区艺术与地方营造——以应天齐的芜湖古城改造计划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建筑与文化
- 影响因子:--
- 作者:兰迪;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远读“第五代” 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状况与话语生产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时代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凯;陆地
- 通讯作者:陆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建筑展览中建筑再现的媒介与技术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城市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建筑展览:当代建筑文化的推动器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城市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理性精神与同济实践 米兰三年展之从研究到设计同济建筑师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时代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刊;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作为抵抗的建筑学王澍和他的建筑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世界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螺蛳壳里的道场 解读五维茶室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时代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翔宁
- 通讯作者:李翔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翔宁的其他基金
我国建筑博物馆创制、博览模式及信息保存与再现技术研究
- 批准号:51078266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37.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