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健脾解毒方通过Bcl-6/Blimp-1轴调控滤泡性T细胞功能促进慢性乙肝HBeAg转阴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403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08.中医内科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 loss is one of the decisive indicators of competent immune control on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revious clinical trials had confirme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iaoGanJianPiJieDu" (TGJPJD) formula on HBeAg loss in CHB patients, the mechanism is to be investigated. Latest literatures suggests functions of follicular T cells, which regulated by Bcl-6 / Blimp-1 axis, are essential for the immune control in chronical virus infections. Inspiringly, we observed regulated Bcl-6 & Blimp-1 expression alongside increased follicular T cell frequency and elevated downstream cytokin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received TGJPJD formula.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rapeutic outcomes of TGJPJD formula is partially dependent on follicular T cell behaviors, which was potentially regulated by Bcl-6 / Blimp-1 axis. Herein, we will confirm the hypothesis by inspecting Bcl-6 / Blimp-1 expression and follicular T cell frequency / phenotypes / functions among CHB patients by flow cytometry, multi analyte profiling,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results would be cross-analyzed with clinical assessments. Thus,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s of TJGPJD formula along this regulatory pathway.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clues on the targets of TGJPJD formula and further establish a foundation to optimize the composition.
乙肝e抗原(HBeAg)转阴是慢性乙型肝炎(CHB)获得免疫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既往研究证实“调肝健脾解毒方”可提高CHB患者HBeAg转阴率,但机制未明。当前的研究发现Bcl-6/Blimp-1轴调控的滤泡性T细胞功能改变对慢性病毒感染的免疫清除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调肝健脾解毒方可调节CHB患者外周血Bcl-6/Blimp-1轴,并促进滤泡性T细胞频率与下游效应因子的增加。由此提出该方基于Bcl-6/Blimp-1轴调控滤泡性T细胞功能以实现HBeAg转阴的假说。本项目将依托临床队列,通过流式细胞分析、血清多因子检测、RT-PCR及免疫组化等手段分析该方对CHB患者外周血与肝内Bcl-6、Bl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滤泡性T细胞表型、功能的调控作用。结合临床指标,探讨调肝健脾解毒方基于该调控通路的疗效机制。为阐明该方的作用靶点,进一步优化处方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背景:乙肝e抗原(HBeAg)转阴是慢性乙型肝炎(CHB)获得免疫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既往研究证实“调肝健脾解毒方”可提高CHB患者HBeAg转阴率,但机制未明。当前的研究发现Bcl-6/Blimp-1轴调控的滤泡性T细胞功能改变对慢性病毒感染的免疫清除有重要作用。.方法:基于临床队列,通过流式细胞分析、血清多因子检测、RT-PCR分析调肝健脾解毒方对CHB患者外周血Bcl-6、Bl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滤泡性T细胞表型、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调肝健脾解毒方可以提高CHB患者外周血Tfh细胞频率及表面分子ICOS、Tfc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CD8+CD127+T细胞的表达水平,组内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D8+T细胞在第24周具有组间差异(P<0.05)。调肝健脾解毒方可以上调CHB患者Bcl-6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96周,P<0.05);调肝健脾解毒方可以明显抑制CHB患者Blimp-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144周,P<0.01)。.结论:我们推测调肝健脾解毒方早期可能调控HBV特异性CD8+T细胞,通过细胞杀伤机制产生抗病毒效应;治疗中后期调控Bcl-6和Blimp-1表达,促进CXCR5+T细胞分化增殖,激活机体免疫应答,促进HBeAg的清除;而在治疗后期也能促进干扰素分泌,抑制病毒复制,并激活下游的免疫细胞分化,通过非细胞毒机制清除感染细胞。研究结果揭示了调肝健脾解毒方促进慢性乙肝HBeAg转阴的机制,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逆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硕;李小科;甘大楠;张嘉鑫;梁亦骏;叶永安
  • 通讯作者:
    叶永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赤芍治疗黄疸的作用机制
  •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4.17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硕;李小科;叶永安
  • 通讯作者:
    叶永安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苦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斌;曹旭;糟小宾;李硕;陈贺宁;朱顺;李小科;叶永安
  • 通讯作者:
    叶永安
阿司匹林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癌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顺;李志国;李硕;曹旭;李晓斌;李小科;叶永安
  • 通讯作者:
    叶永安
The mechanism of TiaoGanYiPi formula for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verification.
调肝益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
  • DOI:
    10.1038/s41598-021-87812-9
  • 发表时间:
    2021-04-16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Cao X;Zao X;Xue B;Chen H;Zhang J;Li S;Li X;Zhu S;Guo R;Li X;Ye Y
  • 通讯作者:
    Ye 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小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