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驱动与充电系统一体化拓扑优化控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U1610120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5.矿山开采工程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present mine battery electric locomotive and its charging system, such as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small capacity of journey, short service life of battery, and battery electric locomotive motor drive system and the storage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for separating. This project proposes a new research of "Mine electric locomotive driving system and hybrid topology of integrated super capacitors charging equipment ". It is using the hardware structure of driving system of mine battery electric locomotive traction newly makes the 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leted motor driven, high power factor charging, harmonic suppression, and other functions, This research propose a new hybrid topology structure of motor drive and batteries charging, aiming at the mine super capacitors electric locomotive with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 The project plans to design efficient charging device with single-stage high power isolated PFC and ripple suppression, to establish the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tegrated hybrid topology, to reveal the multi-objective interaction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mine electric locomotive driver, high power factor charging of super capacitors and ripple governance, to design multi-objective interaction control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experimental system of motor drive and batteries charging mixing topology structure, use the method of theor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and carry out exploratory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in order to make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results to provide new theory and new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ne super capacitors electric locomotive.
针对目前矿用蓄电池电机车及充电系统存在能耗/体积大、续航能力小、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以及电机车电机驱动系统和蓄电池充电装置分离的应用现状,提出研究“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驱动系统与充放电一体化混合拓扑”,即利用矿用电机车牵引驱动系统的硬件结构重新构成充电装置,分别完成电机驱动、高功率因数充电、纹波抑制等功能。本项目将以具有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为研究对象,提出驱动与充电一体化混合拓扑结构;研究设计具有单级大功率隔离PFC及纹波抑制的高效充电装置;建立一体化混合拓扑的动态数学模型,揭示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驱动、高功率因数充电与纹波治理的多目标控制交互作用机理,设计多目标协调控制策略。在构建实验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和仿真方法,开展探索性和创新研究,形成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驱动系统与高效充电一体化混合拓扑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为发展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提供新理论与新技术。

结项摘要

该项目研究计划为以超级电容器为储能装置、以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矿用电机车为研究对象,对电机车一体化车载充电拓扑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构建矿用电机车永磁同步电机一体化车载充电拓扑结构,在不额外增加充电硬件设备的情况下,将驱动电机的三相绕组和逆变器的电路进行重构,变换成混合储能车载整流、逆变、电机驱动的一体化拓扑结构,获得了高功率因数的快速充放电、输入电流纹波小等功能,解决矿用蓄电池电机车充电设备庞大、充电质量效率低、能效转换比低、续航能力差等问题。. 进而研究了矿用电机车超级电容器和铅酸蓄电池的混合储能方案。提出以蓄电池组输出静态功率、超级电容器组输出动态功率的互补式输出功率分配方案。采用了一种双向三电平DC/DC变换器,来实现超级电容器组的电流和功率控制。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混合储能系统能很好地实现电机车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功率需求,满足了电机车的瞬态功率需求;由于超级电容器能及时回收制动和减速时的电能,使电机车的续驶里程比传统蓄电池电机车增加了20%。.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课题为矿用蓄电池电机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储能方案、以及车载充电与驱动高效一体化拓扑结构,为矿用蓄电池电机车的技术升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为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项目研究进展顺利,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项目资助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0篇(EI检索2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4)
应用于矿用电机车的并联交错DC/DC变换器研究
  • DOI:
    10.13272/j.issn.1671-251x.201901008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工矿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龙记;吴忠岚;郑昌陆
  • 通讯作者:
    郑昌陆
一种矿用电机车混合充电与驱动一体化电路
  • DOI:
    10.19614/j.cnki.jsks.20181103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金属矿山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龙记;王琦
  • 通讯作者:
    王琦
Research on Double Coupled Inductor High Gain Boost Converter with Absorption Circuit
带吸收电路的双耦合电感高增益升压变换器的研究
  • DOI:
    10.1109/icems.2019.892178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IEEE Xplor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龙记;王国平
  • 通讯作者:
    王国平
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热失效的分析
  • DOI:
    10.19535/j.1001-1579.2019.05.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龙记;潘乐平
  • 通讯作者:
    潘乐平
全桥LLC变换器的混合控制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电测与仪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保珍;祝龙记
  • 通讯作者:
    祝龙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