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实砂土蠕变的颗粒运动特征与微观力学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724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5.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lthough the creep of sand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clay, it still can cause harm and reduc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infrastructures. The phenomenon, such as creep sliding of slope, settlement of foundation, deformation of tunnel and pile tip sinking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reep of sand. In this study, the improved experimental test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will be carried out on dense sand samples to examine the underlying mechanics involved during creep.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movement, micro mechanism and the induced structure variation during creep will be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ree different creep stages (primary creep, secondary creep and tertiary creep) will be explored, and then the law of creep from quantitative change to qualitative change will also be dug out. Further, from the point view of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movement and micro mechanism,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creep and shearing in dense sand will be examined, which can help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during creep.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creep in sand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砂土蠕变虽然较黏性土小,但同样会对工程造成危害,降低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工程中常见的边坡蠕滑、建筑物沉降、隧道变形以及高速铁路桩基桩端沉降等现象,都和砂土的蠕变特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密实干砂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密实砂土蠕变三个不同阶段(初始蠕变、稳态蠕变,加速蠕变)的微观特征,揭示密实砂土蠕变的颗粒运动特征与微观力学机制,以及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探求不同蠕变阶段的联系与差别,挖掘砂土蠕变特征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研究砂土蠕变与常规剪切破坏的在颗粒运动特征与微观力学机制上的区别,阐明砂土蠕变的特殊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中解决与砂土蠕变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粗粒土,例如砂土蠕变虽然较细粒土小,但同样会对工程造成危害,降低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工程中常见的边坡蠕滑、建筑物沉降、隧道变形以及高速铁路桩基桩端沉降等现象,都和砂土的蠕变特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密实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自设计的高透明度试验箱、3D打印模拟杆件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模型试验,联合离散元数值模拟,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砂土宏观蠕变的特殊性,阐释了发生蠕变破坏的内在机制。外部荷载主要由颗粒间接触力的强力链承担,变形主要受弱力链控制。颗粒间接触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宏观蠕变变形的贡献不同,法向接触变形(与颗粒滑动相关)使得砂土体积减小,切向接触变形(与颗粒滑动相关)使得砂土体积膨胀,接触滚动与“颗粒对”刚体转动对宏观变形的贡献相对较小,即,内部颗粒的滑动控制宏观蠕变压缩变形。高蠕变应力下,蠕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弱力链比例增加,土内部颗粒运动能够产生类似剪切作用下的应变集中与应变条带状分布,该条带与剪切作用下的剪切带分布一致,进而形成蠕变破坏。中低蠕变应力下,蠕变过程中土内部颗粒运动相对均匀,未产生应变集中,蠕变变形相对均匀,蠕变最终稳定,不产生破坏。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s of fabric correlation in 2D rod assemblies subjected to biaxial shearing
双轴剪切下二维杆组件中织物相关性的实验表征
  • DOI:
    10.1080/19648189.2020.1814874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Yuan Quan;Gao Yan;Li Zhaofeng;Wang Yu-Hsing
  • 通讯作者:
    Wang Yu-Hsing
密实砂土剪切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庆;高燕;袁泉;余骏远
  • 通讯作者:
    余骏远
钙质砂颗粒特征及其对压缩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泉;李文龙;高燕;张洪宇;武志毅
  • 通讯作者:
    武志毅
DEM Simulations of Energy Dissipation in Sand under Static and Cyclic Loading
静态和循环载荷下沙子能量耗散的 DEM 模拟
  • DOI:
    10.1520/jte2019082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Tong Liwei;Gao Yan;Wang Yu-Hsing
  • 通讯作者:
    Wang Yu-Hsing
The correlation of macro deformation and micro kinematics for dense granular material subjected to shearing
致密粒状材料剪切宏观变形与微观运动学关系
  • DOI:
    10.1016/j.compgeo.2021.104523
  • 发表时间:
    2022-01
  • 期刊: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Qing Chen;Yan Gao;Quan Yuan;Yu-Hsing Wang
  • 通讯作者:
    Yu-Hsing W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氮磷输出风险控制的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兴修;李建华;刘前进;吴元芝;孙棋棋;高燕
  • 通讯作者:
    高燕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医药研究应用及安全评价现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金;高燕;丁晓彦;赵渤年
  • 通讯作者:
    赵渤年
电沉积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现状及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表面技术 2006, 35,1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立平;高燕;胡丽天;薛群基
  • 通讯作者:
    薛群基
红茶延长秀丽线虫在环境氧化应激中寿命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茶叶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燕;彭雨轩;龚雨顺;刘仲华
  • 通讯作者:
    刘仲华
重组IL-33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蛋白表达及纯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泸州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年四季;张金平;高燕;杨燕;向丽;袁青
  • 通讯作者:
    袁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高燕的其他基金

钙质砂蠕变的内部结构特征与微观力学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2072295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